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武恒传 ...

  •   一

      天凉了,梧桐黄了,金色的叶子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把土地埋藏,天地间似乎只剩下这一种色彩。远处的几棵矮矮的小枫树正红艳着,一团火似的,点燃了这金色世界。

      地上的血暗红暗红的,像燃尽了的火。

      武恒倚在一棵梧桐下,静静地望着前方。

      她快死了。

      她静静地凝视着远处的枫树,浓艳已极,似在燃烧。

      她的双目阖上了,仿佛她也是这里的一棵枫树一样,寂静无言地燃烧,又最终在这里熄灭。

      二

      武恒幼年时住在山脚下。家中五个孩子,数她最皮,男孩似的,总是到处跑,尤其喜欢跑到山上去,家里人说多少遍都没用。好在阿恒也不是什么坏孩子,天黑之前总会记得回家,时间久了,家人也索性随她去了。

      阿恒家隔壁是姑母一家。姑父是个戏子,平日走南闯北,逢年过节也不着家,把父母儿女全抛给姑母照顾,所幸公婆对姑母还算满意,不怎么刁难她,孩子们也懂事听话。靠着二亩薄田,替人缝补浆洗,还有阿恒一家偶尔的接济,日子总算还是过得去。

      姑母家三个孩子,二子一女,女儿叫平潞,小阿恒三岁,生得秀气,性子也温柔文静,却和阿恒很是谈得来。平潞五岁那年追着自家小猫跑上了山,迷了路,姑母晚饭时分发现人不见了,急得四处哭求,本村和邻近村落的壮丁齐齐出动,半座山上火光明亮,却楞是没找到。却是阿恒这个小丫头找到了躲在树洞里抱着小猫瑟瑟发抖的平潞。阿恒和平潞各回各家,各被娘骂。一个是身为小孩竟然天黑了还往山上跑,另一个则是小小年纪就敢独自跑上山。

      两个小姑娘就这么结了缘,只要不是农忙时节,阿恒上山时,身边就常常缀着个小尾巴。

      三

      阿恒和平潞都最喜欢半山坡上的梧桐树林,春天的时候,淡紫色的花簇一串串挂在枝头,真真像是云间雾里,只是味道难闻些;夏天的时候分外阴凉,巴掌似的叶子一片一片地把酷暑挡在了外边,些许阳光没被瓜分尽,铜钱似的洒了一地;秋天最漂亮,果子簇生着,淡黄色的叶子像蝴蝶一样翩翩的飞舞下来,映着从稀疏光斑时尤其美艳惊人,林中的几棵矮枫树也红的紧。冬天时便要等着下雪了,白雪黑枝分割云天,别有一番雄浑意境。

      平潞略大一些就开始跳舞了,阿恒记得她八岁那年,村里来过一个疯女人,阿恒娘可怜她,给了她几个馒头,她就在阿恒家院子里跳了一支舞。

      那真是美极了,阿恒找不出任何可以形容的词语。平潞也痴痴地看着,眼睛一眨也不眨,那种澄澈的美丽征服了她,她痴痴地盯着那疯女人,直到她舞毕离去,直到她消失在她的视野中。

      没有人教过平潞,她也只在阿恒面前跳过舞。她害羞,怕被人家笑话。

      姑母默许了平潞的舞蹈,反正家里已有两个男丁,女儿爱跳舞,就让她早早随她父亲出去卖艺,家中少一张嘴也轻松些,也能给她那两个哥哥挣下些彩礼钱。

      四

      阿恒却喜欢舞刀弄枪,几个哥哥竟都没她力气大,农忙时她也下地割麦,一镰一镰比她的哥哥们割得快多了,挑着比自己还重的担子,走得和哥哥们一样快。爹娘都说她是错投了女胎。

      阿恒可不喜欢被这么说,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就活该天生弱小,女孩子就不能做大事么?

      就这么想着,大嫂子进门了。

      大嫂乳名穗儿,刀枪都会耍,和大哥是娃娃亲,娘家开武馆发迹之后全家迁到了城里。穗儿进门之后就开始操持全家家务,一闲下来就总被阿恒缠着教些武艺。穗儿是个女中豪杰,剑术有成,十四五岁时兴冲冲跑去剑术大会,门房见她是女子,就认定是外行来看热闹,不许她进去,她守在入口处,一有人要进去她便与他单挑,竟没人打得过她,大半天都没人进场,主事闹得好大的没脸,只得亲自出面请她进去,她却不干了,提着剑就回了家。

      村里的三姑六婆都说武家来了个惹不得的主,孩子们却不这么想。大嫂刚进门,家里一得空就挤满了来看漂亮新媳妇的小孩子。大嫂不许别人叫她“武龙家的”,孩子们便都叫她穗儿姨。孩子们叫一声穗儿姨,她一高兴,就挥着树枝耍了几个剑招,孩子们央着她教两招,她却只肯教女娃,叫孩子们立誓路见不平方可动武。穗儿姨说男孩子学了武也只会好勇斗狠,只准远远地看。

      穗儿姨说阿恒有天赋的很,可惜起步晚了,阿恒就练得更刻苦,山上去时也不忘,挥着桐枝给平潞看。阿恒的年纪越来越大,武艺也越来越精,十一岁那年村子里来了几个拐子,麻翻了两个孩子正要离开,又想拐带走迎面撞见的阿恒,被阿恒一顿好打扭送官府。那时农忙,壮丁多在地里,拐子们认定能轻松捞一票,结果却不够这个小丫头揍一锅的。姑娘媳妇们拥着阿恒回了村子,暗地里也叹这姑娘凶名一出去怕是不好嫁人了。

      五

      平潞也渐渐大起来,也跟着穗儿姨学了点武,她天分不高,只会点防身术。舞却越来越好看,阿恒说她穿红衣裳在梧桐林里跳舞最好看,平潞总是飞红着脸,说自己可没有师傅,哪里跳的好。

      她的师傅是大自然,观众是阿恒和一众鸟兽,当她起舞的时候,鸟儿为她伴奏,树叶随她起舞,阿恒和松鼠刺猬一道挺直了背脊呆看着。

      这一年平潞的爷爷生了场恶病,死了,奶奶也伤心过度病倒了,她不再起舞,而是在家中帮着母亲操持家务,照顾奶奶,家里开始欠债,两个兄长也快到娶媳妇的年纪,彩礼是总要一大笔钱的。

      平潞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看懂了母亲和哥哥们的目光,自己应该早点跟着父亲出去闯荡,而不是留在家中待嫁,多个人就多口饭,家里耗不起了。

      那一年平潞刚满九岁。

      阿恒记得那天她抓着平潞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开,两个小女孩都哭着,平潞先擦干了眼泪,最后为阿恒跳了一支舞。没有鸟儿伴奏,没有梧桐叶起舞,有的只是平潞父亲的催促。

      平潞走了,载着她的车渐渐地远了,远了,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消失在山的另一边。

      六

      不久之后,阿恒也离家了。

      穗儿姨说阿恒留在这里会埋没了才能,要送她去娘家习武,阿恒爹娘百般不乐意,他们觉得女儿就该在家里帮忙做些活,年纪到了就嫁出去,她一年前抓拐子一事传开去本就不利她议亲,再去学武那还得了。阿恒和穗儿姨都觉得女子也可以做一番大事业,女子何处不如男。

      穗儿姨和阿恒大哥闹翻了。穗儿姨早看不惯这里人对女子的轻视,一怒之下,一封休书把丈夫休弃,带着阿恒就走了,有人给穗儿姨的娘家报信,想叫他们管管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伦理纲常的女子,可是人家不但不抓,反倒亲自去迎。阿恒父亲领着一群壮丁去找穗儿姨要阿恒,阿恒死活不走,她爹最后叹了口气,只说了句“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女儿。”领着众人无奈地离开了。

      阿恒的确是有天赋,又刻苦。有个高手来踢馆,穗儿姨与他平手,阿恒却打走了他。穗儿姨的父亲平时就喜欢这个聪明又灵巧的孩子,心里一高兴,就认阿恒做了义女,把家传绝学都教给了阿恒。

      阿恒十六七岁开始跟着穗儿姨走江湖,出发那天胡铁匠的儿子专程给阿恒送剑,穗儿姨看着他的红脸膛,若有所思地笑了。

      七

      阿恒很快就闯出了名堂,有人说她这样的天才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

      阿恒听了,却想着穗儿姨也是个天才,大概一百年也只出她一个。

      阿恒转眼就快二十了,穗儿姨有时问她打算什么时候嫁出去,她说不想嫁人。

      穗儿姨说小胡铁匠也还没有娶媳妇,他家里逼得再紧也没有用,就是不肯娶。

      阿恒也不是不知道小胡铁匠喜欢她,可她不喜欢他,更不喜欢嫁人。她觉着,女人一旦出嫁,命就是丈夫的了,可她的命是自己的。

      穗儿姨也不好再说什么,提过几次就不提了。

      八

      阿恒在二十岁生日那天和平潞重逢了,她身着盛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美地优雅空灵,却她的华服,和布置华丽的舞台格格不入。

      平潞一开始竟没有认出阿恒来,倒是先认出了穗儿姨。

      平潞与阿恒又惊又喜,平潞出落的犹如云中仙子,清丽秀美不食人间烟火,阿恒的相貌也变了不少,小时候看起来有些愣头愣脑,现在俊眼修眉,英气逼人。

      平潞牵着阿恒的手,说起自己这些年的境遇来,她出门不久奶奶就死了,丧礼要钱,哥哥守完了丧就该成亲,成亲要一大笔钱,父亲狠了狠心,要将她卖作商人妾,幸而班中有一老旦心中不忍,偷偷将她托给商队的朋友带走,辗转漂泊,又被卖作舞伎,现下终于稍稍安定。

      阿恒听罢,把自己的金镯子塞给了她,穗儿姨告诉她有麻烦就去投奔她家武馆,平潞向她们打听自己家的境况,才知道阿恒和穗儿姨离家的事情,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听着阿恒讲她这些年的冒险经历。

      这一回是平潞送阿恒走,看着阿恒与穗儿姨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眼泪终于流了下来。

      九

      再见到平潞时,已过去整整十年。

      平潞攒着钱,自赎其身,靠跳舞挣路费想要回乡探母,只是人们大都喜欢浓艳的美丽,平潞的美是空灵优雅的,失去了华丽的包装之后就开始不受欢迎,所幸还有些积蓄。她后来在跳舞时遇到一个流浪乐师,乐师被她的舞蹈感动,情不自禁地为她伴奏起来。平潞知道自己遇到了知音,后来又得知这个乐师穷的连一天一餐都成问题,就当了一支银钗接济了他,乐师深受感动,自愿护送她回乡,两人日久生情,就这样结为了夫妇。

      他们非常恩爱,乐师想和她一起孝顺岳母,想照顾妻子一辈子,但是恩爱的日子没过多久,乐师病死了,平潞含泪埋葬了他,又继续往家的方向走。

      平潞发现自己怀孕了,大着肚子的她不能跳舞了。

      她当掉了自己所有的首饰,连阿恒给的金镯子也当掉了,她终于看到了穗儿姨家的武馆,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晕倒在了门口。

      阿恒和穗儿姨一回来就听说武馆门口有个怀孕的女人昏倒了,一看竟是平潞,长期的颠沛流离使她变得衰弱,孩子出生才三天她就死了,临终前她抓着阿恒的手,央她带大她的孩子,央她帮她看看她母亲过得好不好,阿恒哭着应了下来。

      阿恒给平潞的女儿起名桐儿,她告别了穗儿姨,带着桐儿去往十八年都没有回过的家。

      十

      阿恒爹娘老泪纵横,想不到阿恒能够回家。阿恒娘抱紧了她,阿恒小妹也急匆匆地抱着孩子跑来见她,几个哥哥听说了也放下了地里的活计来了,三个嫂子和几个侄子侄女好奇地打量着她,一阵寒暄,却是打探起了孩子的父亲。

      阿恒问起姑母一家,阿恒小妹叹息道“现在只有姑母一人了,姑爹姑婆都没了,两个表哥也早分了家,姑父十几年没回来过,听人说是在外头又成了家,现在姑母身体也不行了。”

      阿恒无言,只说桐儿是自己的女儿。她抱着桐儿去看了姑母,姑母躺在病床上,面色青白,四肢细瘦干瘪,很是憔悴。姑母见到阿恒,迷迷糊糊地问她是不是又带着平潞上山玩了。阿恒始终不忍心告诉她平潞的死讯。

      阿恒当天就抱着桐儿回去了,临走前只把平潞的事告诉了小妹。

      十一

      穗儿姨和她里人都不介意收养桐儿,但是阿恒还是决定自己亲自抚养她。

      阿恒没想到小胡铁匠还在等她。

      他们都已经上了年纪,小胡铁匠三十四,阿恒也有三十岁了。

      阿恒默默地看着小胡铁匠为她磨剑,那把她第一次出去闯荡的时候他亲手给她打的剑。

      “如果你仍旧想要娶我,你可能会等一辈子的,看看和你年纪一样大的人,哪个不是上有老下有小?”

      小胡铁匠沉默了一会。

      “如果不是你,我宁可一辈子不娶媳妇,看见你,我心里就高兴。”

      阿恒沉默了一会。

      “你知我无心情爱,从前不会心悦谁,今后也不会有。”

      小胡铁匠顿了顿,给磨刀石上又泼了些水,道“我心悦你,是我的事,与你无干,不必愧疚。”

      静默,只剩下磨刀的声音。

      十二

      小胡铁匠再也没有觉得开心过。

      阿恒死了。

      她去给姑母奔丧,半路上遇到一伙强盗,都被她斩尽。

      阿恒一时大意中了两刀,仍像个没事人似的往山下走。

      她最终在半山腰上停下了,现在正是秋天,满地都是金黄的叶子,远处的几棵枫树红的美极了,像是在燃烧。

      她仿佛看见了平潞在远处舞蹈,穿着红衣跳舞,鸟儿为她伴奏,梧桐叶她起舞,自己和松树刺猬挺直了背脊看着,看着,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阿恒身上的旧伤不知什么时候撕裂了,冒着血,把她的衣裳全给染红了。

      她倚在了一棵梧桐树下,金色的树叶渐渐掩埋了她。

      “竟栽在一伙强盗手上,真是坏我一世英名。”

      她静静地闭上眼,没了生息,就像她是独自一人上山玩,玩累之后睡着了一样。

      十三

      阿恒埋在梧桐林里,平潞的坟后来也迁了过来。

      小胡铁匠收养了桐儿,给她起了大名,叫胡持之,桐儿大一点,小胡铁匠就带着桐儿去阿恒坟前祭拜。

      桐儿懵懵懂懂地给生母和义母上了香,叩了头。

      她仰起头来,却见义父脸上清泪两行。
      END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武恒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