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完 ...
-
小时大约是少年心性,看的大都是金庸和古龙,到得高中把古龙弃了,只偶尔看看金庸,开始细读张爱玲和红楼梦。
把红楼和张爱玲放在一起,一是我要凑十个最爱之数,二是因为他们确实有些相像。
她们写女性,不同的是红楼女子如水,爱玲笔下的女子市侩。都写的精致,红楼草线绳灰,伏线千里,那么多个人物,从不曾写乱过,爱玲笔下女子的心理描写,也是极好的。
它们都还是不长大绝对读不懂的书。
初读红楼和爱玲都是在初一。(小时候红楼是我家禁书,初中时候还是偷着看的)
红楼读完了,为着里面的家具食物神仙世界,爱玲的只读了一篇霸王别姬,再看五四遗事的时候就放下了,看不懂。
后来再读红楼,一遍比一遍有趣,我承认我是个俗人,对比那些诗词歌赋来,我更喜欢看众人的对话,看凤姐道美人灯与不管事的,再看贾母道戏文里的俗套问题。情节,因性格的关系,更爱探春断事,湘云炙鹿,还有尤三姐的自刎,道是“玉山倾倒再难扶”,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哭一次,看书的时候仍然是情难自禁,错过的感情方是美的,因没触到各自的弱点。
红楼不敢多说,到此搁笔。
再说爱玲,最喜欢的应是倾城之恋,现在又重温十八春,也爱。
倾城算是我真正开始看爱玲的第一个短篇,都道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始终爱我第一个看的,不管是三毛的倾城,还是这个倾城。
我喜欢倾城这两个词
北方有佳人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再难得
每个女生都有倾城倾国的梦想,但那只是梦想,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于是,很多人暗慕一场倾城之恋,已期刻骨铭心……所以很多人喜欢民国,许多人喜欢三国,唯时代之动荡,方显命运之单薄,方显人之渺小,而其中的爱情,便越发动人。
又跑题了,来说倾城之恋。
爱玲的短篇有一个特点,便是架构极其精致,再加上旧上海的背景,小市民的日常家事,人物细致到极处的心理描写,便能让你展卷如观画,直如人物深处。上海、香港的繁华于她,只是背景,人物的命运,方是真正要写的东西。这自给她的作品营造了一个气场,许多小资为其中的气氛爱她,实在是买椟还珠之举
以四爷的胡琴声为起,亦以此为结。全文以流苏的心理为脉,层层深入,直写一出荒唐往事。
常说爱玲笔下的女子多少有些小家子气,流苏亦如此,怕人多,怕人看不起她,她也是极聪明的,方有了欲擒故纵之举,也才有了对柳原的茫然无措。文中亦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自私,亦是真实。
尤爱流苏独自住进大房子里那段,她将灯打开,映的屋子里满满的,只有这样,方觉得有些人气。平时她嫌众人吵,等真就她一个人时,方觉得有些孤单……以场景传心声,这段写的经典,纵很多年后我仍记得,仍感动。
《十八春》是长在对话和心理描写,写的很细,世钧那时看曼祯一件件的将他的衣服放入箱中,竟有些恍惚。于那时,他已情动,方知爱情原是这样,是自觉主动的吸引。
贴几段经典对话。
他们很久很久没有说话。这许多年来使他们觉得困惑与痛的那些事情,现在终于知道了内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现在这时候,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多大分别了。——不过——对于
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分别,至少她现在知道,他那时候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
她一直知道的,是她说的,他们回不去了,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那么迷惘,他是在和时间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却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一样。
《十八春》与《半生缘》是不同的,上面来自半生缘,下面来自十八春。真的是不同,一个已是想开了,另个却还在纠结:)
其实名字上就早说了,十八春,十八春夏,这名字还是带着些不甘的。而半生缘,则已表明缘尽半生,终世无缘了,也就没有什么可纠结了,反而是祝福。But, on my personal opinion, I prefer the last one.
最后想说,红楼和爱玲都在写女子,但我却觉得,红楼写的都是形象,经典的形象,可以进教科书的。而爱玲是在写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