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符与玉玺 ...
-
吾辈孙坚,孙文台是也。
-
当今黄巾起义大乱天下,江山四分五裂,步步难行。时吾奉天子之命,任佐军司马,随朱儁剿灭黄巾军。怎知那张角奸诈,命人列奇诡八卦阵拦路,大军难以前行。
装神弄鬼的把戏罢了,怎会有那多人深信不疑。
我等正愁,此时营外一少年来访。
周公瑾……
好。
少年人才。
(注:此时的孙坚作为军事政治上冉冉上升的新星,周瑜奔着光亮就来了。只是后来的迁府一事却不是来找老英雄叙旧,而是,请老英雄救命。不得不说这是周瑜的先见之明。当他第一眼看到孙氏父子,就知道这几人终有一天会平定乱世。所以此时的来访和以后的迁宅,不能说周瑜对孙策是没有目的性的,也说不清楚他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只是历史上,孙策和周瑜已经是分不开的两个名字了。)
-
今于战场拾得一物什,白玉作身,见纹饰似虎,心下一惊。定睛一看,那是半边虎符。
兵符在手……可号令三军。
不远的水井里,有东西熠熠生辉。
玉玺。
-
我儿孙策今行冠礼,吾取字“伯符”。
征战沙场,符为信物。今刻字与半边兵符携策于身,愿其战场得志,杀伐果断。无大功,无大过,不生恨,无怨憎。
-
今儿风吹的猛,落了孙氏大旗,隐隐有不祥之感。
又破一州,将士欢呼士气高昂。
吾领兵,欲归营。猛地,冷箭一支呼啸而来,那力道竟极大,吾跌落下马。
……
呵。
意外,意外。
意外获得玉玺,又蒙其而逃一大难。此中定有真意。
欲匡扶汉室,欲还于旧都,欲将玉玺交还于真命天子。吾孙坚之路还长。
-
吾子初次带兵便攻下一州,其天赋吾等无法相比。
伯符,伯符。
呵--
吾的权策之心--终要靠汝完成罢。
-
今儿公瑾来访,称是拜访老英雄。
经年一去,瑜竟早行了冠礼吗?
得知周家近况,心中不免遗憾。想吾往日与那周异也算有几分交情,竟不知其在朝中早已摇摇欲坠,不复当年。迫不得已竟让公瑾当家。
吾知,公瑾聪敏的很。此次前来,定是知吾已出兵,为结识策儿而来。
思衬甚久,吾叫来权策二人。
这日早该来的。
-
伯符,近来眼神总是很复杂呢。
-----自是与公瑾同在之时。
-
寿春一别,许久未见了。
愿策儿还好罢。
近吾奉袁术之命,征荆州,击刘表。
……
风又吹的猛。
罢了罢了。
将伯符交于公瑾……
哪怕涉险啊,也得以安心了。
-
旗杆折了。
如我所料。
吾回不去了。
-
……
吾见到了公瑾。
见到少年的未来。
何?烽火满天。瑜自观望,不见伯符。
……呵。
伯符啊。
为父,可知你心意。
只恨天不假年,恨啊。
“玉玺,江山。”
“兵符,天下--”
“应归伯符。”
那东风,那烈火。瑜自独入深处,似清醒决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