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拨乱情丝心异动 ...
-
“格格,奴婢伺候您梳洗吧。今天穿您最喜欢的这套碧蓝色长袍吗?”说着惠兰将衣服拿至莞月眼前。她伸出手,摸了摸这滑如羊脂的绸面,和金丝盘扣,竟想起上次弘历哥哥看着自己的眼神,微笑着冲惠兰摇了摇头。转一会儿静下来,莞月才觉自己竟满心满脑都是弘历,当真是痴了,忍不住叫到,“惠兰,走,去书房。”惠兰听了觉得诧异,她家的格格什么时候这么用功了?菀月却只是摆摆手道“习字静心。”
冬天到了,日头渐短,好像就一眨眼的功夫似的,总管府书房的桐木桌上摆满了手抄的经文。莞月坐在桌前慢慢写着,刚下朝回来的老爷拉着夫人的手坐在旁侧喝着热茶。惠兰站在一旁看着,只觉得说不出的静和美满。
“老爷,”管家王叔急匆匆地冲了进来“老爷,雍亲王突然来访!着急见老爷,刚过了前厅即刻就到。”未等阿玛开口,莞月便惊喜地竟站了起来问:“雍亲王!那弘历哥哥跟着雍亲王一起来的吗?”没等到王叔的回应就听见一浑厚颇具威严的男声道“李荣保,本王来你这儿讨口茶喝!”声落只见一身着金边儿墨蓝褂子,披着狐毛披风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张俊俏的脸。
看见他,莞月又愣了,心下只后悔怎么今日没穿那间碧蓝色的长袍。至额娘提醒,莞月才赶紧俯身请安。雍亲王一面笑着柔声让她起来,一面环视书房,见到满桌皆是抄经文,深感好奇,便信手拿起一张看,不由赞叹,“这字写的不错,精楷庄重,笔力刚劲,竟有大家风范。此笔锋大有欧阳洵之筋,柳公权之骨。是出自谁笔?”李荣保指着挽月说:“是掘女习字。”雍亲王这才看了看莞月,点着头柔声问:“格格,今年几岁,从师何人?”莞月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该不该提及十三爷。她看了看弘历,见他轻摇了摇头,便直视着雍亲王道“回王爷,莞月今年九岁,师从富察福敏。”雍亲王回过头问李荣保,“福敏,是康熙三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吗?”李荣保立刻答道,“是。现他散取在家,又是我族兄,故此请教本族子侄授业。”雍亲王笑着,阳光般的温暖,问道,“格格,读什么书?”莞月只觉这雍亲王也太温柔了些,实在不像他们口中的心狠手辣,便也笑着答“回王爷,师傅已讲过《周易》《春秋》等,莞月近日里在读《史记》。”雍亲王大笑着,说让莞月当面写来。李荣保惶恐道:“您雍亲王乃书法大家,连皇上都赞亲王之楷笔,此童雅幼笔怎敢在亲王献丑。”这话让莞月也疑惑起来了,雍亲王笑着回道:“你乃富察家贤人,怎么也俗套起来了。”语罢,李荣保只得向莞月点了点头。莞月拿起笔看向雍亲王身侧的弘历,看着弘历冲她眨了眨眼睛,才收回精神提笔道,“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这是弘历最喜欢的一首诗。一次他在信中提及,菀月便默默记了下来。雍亲王站在莞月旁边,看着莞月挥笔娴熟,字字流畅,结构严整,于是连声说好,转头又问身侧的弘历“你可知这是出自何处?”弘历点点头恭敬地答道“这是皇爷爷的一首五言绝句,名为《古北口》。”雍亲王没有说话,且问莞月“你可能解圣上诗意?”莞月看着弘历思索了一下回道:“师傅讲过,我才知道‘在德不在险’一句,是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到传》。长城中险固,没有德政,没有明政,雨好天险也是挡不住我满族巴图鲁。只有事理洞明,修仁、修德、修明,才能治理天下。”语罢,雍亲王大笑着点头夸赞莞月的聪明,一旁的弘历也冲她温柔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