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二十七章 ...
-
——贞观十五年冬末——
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走后,唐僧师徒继续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黑水河。河水宽十数里,岸边又没有渡船。他们正为度河为难时,河中突然划出一小船。唐僧与猪八戒登上小船,没想到风浪突起小船沉入河底。
渡船人其实是妖精所变。他弄翻小船将唐僧二人抓进洞府。沙僧入水去打探消息,得知妖精请客送请柬。经过河神的告知,知道了妖精的来历。原来他与西海龙王有亲。孙悟空去西海见龙王,途中打死送信的小妖得到请柬。他手持请柬去龙宫问罪,得知妖精是泾河龙王的小儿子。最后龙王派太子捉住了妖精,唐僧师徒继续西天取经。
……
师徒四人来到黑水河,唐僧听见水声大惊失色,孙悟空用多心经开导唐僧。
原文——
《行经一个多月,忽听得水声振耳,三藏大惊道:“徒弟呀,又是那里水声?”行者笑道:“你这老师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们一同四众,偏你听见什么水声。你把那《多心经》又忘了也?”唐僧道:“多心经乃浮屠山乌巢禅师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个字。我当时耳传,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那句儿?”行者道:“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悟空对这六贼做出了解释。在西天路上,他为唐僧讲解多心经的例子有很多,这一回只是其中的一处。
我们推测多心经就是三藏真经。而且还是三藏真经的总纲。孙悟空灵台山学艺时,应该听佛祖讲过三藏真经。他在这一回的讲解,足以证明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要不然他怎么如此精通佛法呢?
这六贼的解释,让我想起孙悟空打死的六个毛贼。
我们推测六贼是观音故意安排的。如今悟空对这六贼的解读,恰恰证明以前的推测是正确的。
……
唐僧师徒来到黑水河边,十多里宽的河面就难住了他们。众人焦急之时一条木船出现了。唐僧见有船出现,如困倦见到枕头一般。八戒为躲懒坐上了渡船。没成想度船刚划到河心,就一声巨响沉入水中。
原文——
《师徒们在河边,正都商议,只见那上溜头,有一人棹下一只小船儿来。唐僧喜道:“徒弟,有船来了。叫他渡我们过去。”沙僧厉声高叫道:“棹船的,来渡人,来渡人!”船上人道:“我不是渡船,如何渡人?”沙僧道:“天上人间,方便第一。你虽不是渡船,我们也不是常来打搅你的。我等是东土钦差取经的佛子,你可方便方便,渡我们过去,谢你。”那人闻言,却把船儿棹近岸边,扶着桨道:“师父啊,我这船小,你们人多,怎能全渡?”
三藏近前看了,那船儿原来是一段木头刻的,中间只有一个舱口,只好坐下两个人。三藏道:“怎生是好?”沙僧道:“这般啊,两遭儿渡罢。”八戒就使心术,要躲懒讨乖,道:“悟净,你与大哥在这边看着行李马匹,等我保师父先过去,却再来渡马。教大哥跳过去罢。”行者点头道:“你说的是。”
那呆子扶着唐僧,那梢公撑开船,举棹冲流,一直而去。方才行到中间,只听得一声响亮,卷浪翻波,遮天迷目。这阵风,原来就是那棹船人弄的,他本是黑水河中怪物。眼看着那唐僧与猪八戒,连船儿淬在水里,无影无形,不知摄了那方去也。》
西游记妖精捉唐僧的情节,一般都是出场就交代妖精的来历。即便个别章回不交代清楚,也是先写明孙悟空的怀疑。可这次妖精的出场却非常特别。唐僧被妖精抓走后,才开始交代妖精的来历。事件来的如晴空霹雳一般突然。
作者这样的写法有什么用意?难道只是他一次另类的写作手法?
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是有玄机的。
西游记每一回都透着谜团,这一回当然也不会例外。
那这一回有什么谜团让大家猜测呢?
我认为,妖精精心设计抓唐僧,是作者故意的写法。唐僧所经历的这次劫难,其实是妖精故意设的局。但他这次设局并非针对唐僧,而是针对高高在上的玉帝。
妖精一出场就欲擒故纵,他是坐等唐僧入局上船。
他对答巧妙可以说毫无破绽,就连孙悟空都没看出端倪。直到唐僧被妖精抓走了,孙悟空才说感觉船夫不像好人。
原文——
《行者道:“不是翻船。若翻船,八戒会水,他必然保师父负水而出。我才见那个棹船的有些不正气,想必就是这厮弄风,把师父拖下水去了。”沙僧闻言道:“哥哥何不早说,你看着马与行李,等我下水找寻去来。”》
沙僧下水寻找唐僧,找到妖精的洞府。他与妖精打斗半天不分胜负。沙僧想诈败要引妖精出水,可这妖精表现的却相当冷静,他直接识破的沙僧的诡计。
原文——
《他二人战经三十回合,不见高低。沙僧暗想道:“这怪物是我的对手,枉自不能取胜,且引他出去,教师兄打他。”这沙僧虚丢了个架子,拖着宝杖就走。那妖精更不赶来,道:“你去罢,我不与你斗了,我且具柬帖儿去请客哩。”》
从妖精划船引诱唐僧师徒上当,到他识破沙僧诈败并具请柬。作者将他描写的既冷静又从容。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这个妖精非常的精明。
可如此精明的妖精,为什么他当着沙僧的面,三次说送请柬请客呢?
明显这是个低级错误。
就是这个低级错误,才导致孙悟空请来了龙太子。最终结果是唐僧肉没吃成,他自己却被抓回了西海。
原文——
(1)《正走处,只听得有人言语。沙僧闪在旁边,偷睛观看,那壁厢有一座亭台,台门外横封了八个大字,乃是“衡阳峪黑水河神府”。又听得那怪物坐在上面道:“一向辛苦,今日方能得物。这和尚乃十世修行的好人,但得吃他一块肉,便做长生不老人。我为他也等够多时,今朝却不负我志。”教:“小的们!快把铁笼抬出来,将这两个和尚囫囵蒸熟,具柬去请二舅爷来,与他暖寿。”》
(2)《那怪喝道:“是甚人在此打我门哩!”沙僧道:“我把你个无知的泼怪!你怎么弄玄虚,变作梢公,架船将我师父摄来?快早送还,饶你性命!”那怪呵呵笑道:“这和尚不知死活!你师父是我拿了,如今要蒸熟了请人哩!》
(3)《沙僧暗想道:“这怪物是我的对手,枉自不能取胜,且引他出去,教师兄打他。”这沙僧虚丢了个架子,拖着宝杖就走。那妖精更不赶来,道:“你去罢,我不与你斗了,我且具柬帖儿去请客哩。”》
而且妖精当着沙僧的面,曾两次说要蒸熟唐僧。显然他又犯了一个错误。他传达孙悟空紧急的信号,意思是不赶快行动,唐僧就要没命了。
妖精为什么三番两次犯低级错误呢?
我认为他的做法是有意的。
他的真实用意不是想吃唐僧。如果他真想吃唐僧肉,肯定不会这样讲出来。通常的做法是,紧闭大门封锁消息。
可妖精却不是这样。他不仅不关门躲避,还三番两次的说请客吃饭,而且还是当着沙僧的面说。
妖精奇怪的做法,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他是做给玉帝看的。
这一点我们一会在说。
......
孙悟空得知妖精送请柬要请客,可他不知道妖精请的是哪一位?正在孙悟空困惑之时,河神来给他报信了。河神说妖精请的人是西海龙王。
原文——
《那妖精旧年五月间,从西洋海趁大潮来于此处,就与小神交斗。奈我年迈身衰,敌他不过,把我坐的那衡阳峪黑水河神府,就占夺去住了,又伤了我许多水族。我却没奈何,径往海内告他。原来西海龙王是他的母舅,不准我的状子,教我让与他住。我欲启奏上天,奈何神微职小,不能得见玉帝。今闻得大圣到此,特来参拜投生,万望大圣与我出力报冤!”》
妖精是西海龙王的外甥。妖精要请的人就是西海龙王。而且他霸占黑水河神府,西海龙王也是明知道的。河神曾告过妖精抢洞府,可龙王不仅不理河神的诉求,还要他将神府让给妖精住。
......
妖精来黑水河是为了唐僧。
原文——
《又听得那怪物坐在上面道:“一向辛苦,今日方能得物。这和尚乃十世修行的好人,但得吃他一块肉,便做长生不老人。我为他也等够多时,今朝却不负我志。”》
那问题来了?
既然这个妖精如此的精明,他为什么大张旗鼓的请客呢?
我认为妖精这样做是故意的。他就是要孙悟空去西海请救兵,并且还要龙王把他抓回西海。
有读者会说,这不有病吗?
那他为什么要演绎这样一个事件呢?
我们先看书中的情节。
孙悟空去西海打死了送信的妖怪,他拿到请柬找到龙王兴师问罪。龙王见孙悟空来问罪,这才将妖精的来历说出。原来妖精是泾河龙王的九儿子鼍龙。
原文——
《龙王见了,魂飞魄散,慌忙跪下叩头道:“大圣恕罪!那厮是舍妹第九个儿子。因妹夫错行了风雨,刻减了雨数,被天曹降旨,着人曹官魏征丞相梦里斩了。舍妹无处安身,是小龙带他到此,恩养成人。前年不幸,舍妹疾故,惟他无方居住,我着他在黑水河养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恶孽,小龙即差人去擒他来也,此乃第九个鼍龙,因年幼无甚执事,自旧年才着他居黑水河养性,待成名,别迁调用,谁知他不遵吾旨,冲撞大圣也。”》
从龙王的话语中能发现,龙九子是他故意派到黑水河的。龙九子抢占河神水府,西海龙王也是默许的。显然龙王参与黑水河事件。
......
摩昂太子带兵来到黑水河,他与龙九子在黑水河大战,最后太子擒住了龙九子。
原文——
《那怪叩头不住道:“大圣,小鼍不知大圣大名,却才逆了表兄,骋强背理,被表兄把我拿住。今见大圣,幸蒙大圣不杀之恩,感谢不尽。你师父还捆在那水府之间,望大圣解了我的铁索,放了我手,等我到河中送他出来。”摩昂在旁道:“大圣,这厮是个逆怪,他极奸诈,若放了他,恐生恶念。”》
龙九子被擒立刻跪地求饶,他要亲自入水把唐僧救出来。龙太子说他太狡猾。结果是龙九子被押回了西海,
从结果上看,龙九子的布局成功的完成了。
有些读者可能不明白真相。
龙九子为什么要演绎这样一个闹剧呢?
真相就是他要替父泾河龙王鸣冤昭雪。
泾河龙王能被玉帝斩首,原因是佛教要布局唐王入地府。而唐王入地府复状的起因,又是泾河龙王的状告唐王。唐王入地府游历了一圈还阳了,可泾河龙王的冤情却却没人管问。
我们知道泾河龙王触犯天条,是因为他中了佛教的圈套。这一点龙王的亲人很清楚。于是龙九子就想为父明冤昭雪。
从龙九子的表现看,他是一个极有胆识的人。他来到唐僧的必经之路黑水河,并抢占水府慢慢等候。最后是精心设局将唐僧抓住。
他抓住唐僧就开始布局。三次当着沙僧的面说送请帖,目的就是要沙僧把信息传出去。而原来的河神知道唐僧来了,肯定也会找孙悟空报信。结果是孙悟空找到西海龙王派兵。
龙九子目的并不是吃唐僧,他抓唐僧其实给玉帝看的。他布局黑水河事件,就是要提醒玉帝,泾河龙王的事还没完呢?
别以为小人物就好欺负,兔子急了还咬人呢?逼急了大家来个鱼死网破。小人物被逼急了也能产生巨大能量,一样能改变世界格局和走向。
他这样做是想告诉玉帝和佛祖,虽然你们不把泾河龙王当回事,但他还有儿子,而且还不止一个儿子。而且有一个儿子还是个狠角色。
作者写黑水河事件,也是要告诫统治阶层和官员们,不要随意的摆布小老百姓。平庸的父母也可能会生出狠儿子。
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当官的顺便欺负老百姓,指不定哪天伸出一双小黑手,抱着你家孩子往井里扔。
可以这样说,这一回龙九子抓唐僧,就等于抱着玉帝的孩子在井边走了一圈。
龙九子的做法是有天大的风险。因为在道教失去金丹的虚弱期,玉帝的逆鳞真是无人敢触,唐僧是很多势力不愿触碰的。
当玉帝知道黑水河事件后,他会是个什么表情呢?
我估计玉帝会惊出一身冷汗。他会庆幸龙九子没把事情做绝。他会亡羊补牢的对其他龙八子进行安抚。无形之中,玉帝就欠下龙九子一个大人情。
再说儿子为父报仇,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先不说佛教诡计陷害龙王,单唐王不讲信用许救又杀,龙九子杀唐王钦差也是公平合理。
再说了,就允许杨戬劈山救母,龙九子就不能为父鸣冤吗?在公理面前玉帝并不完全占理。所以等唐僧取经成功后,泾河龙王会有一个不错的结局。
……
龙九子导演了这样一个闹剧,孙悟空看没看出来呢?
当然看出来了!
孙悟空知道了龙九子要请客,又从河神口中得到真相。当他得知龙王包庇妖精时,孙悟空就有了一些疑惑。他来西海兴师问罪。当龙王说了泾河龙王的事,他决定不追究龙九子了。
原文——
《行者道:“我才心中烦恼,欲将简帖为证,上奏天庭,问你个通同作怪,抢夺人口之罪。据你所言,是那厮不遵教诲,我且饶你这次:一则是看你昆玉分上,二来只该怪那厮年幼无知,你也不甚知情。你快差人擒来,救我师父!再作区处。”》
大家看到没有?
龙王说完泾河龙王的事,只说一句冲撞大圣的话,孙悟空就绕过龙九子的罪过。而且他对强占河神府的事只字未提。这说明孙悟空猜到了真相。
......
孙悟空担心唐僧的安危,恨不得立即救出师傅,而西海龙王却一点不着急。
原文——
《一壁厢安排酒席,与大圣陪礼。行者道:“龙王再勿多心,既讲开饶了你便罢,又何须办酒?我今须与你令郎同回:一则老师父遭愆,二则我师弟盼望。”那老龙苦留不住,又见龙女捧茶来献。行者立饮他一盏香茶,别了老龙,随与摩昂领兵,离了西海。》
从这段情节上看,龙王知道唐僧无性命之忧,所以他才一点都不着急。如果他不知道事件的内幕,他肯定会立刻去救唐僧。
显然龙王参与了黑水河事件。
龙王劝孙悟空留下赴宴有两层意思:
一是他怕孙悟空把事闹大,二是怕孙悟空不饶了龙九子。
而孙悟空早看出龙王的心思。他告诉龙王不要多心,既然说绕了肯定说话算数,不用另办酒席谢罪。最后摩昂太子抓住龙九子,孙悟空果然没有深究龙九子。
原文——
《行者与沙僧见了道:“你这厮不遵旨令,你舅爷原着你在此居住,教你养性存身,待你名成之日,别有迁用。你怎么强占水神之宅,倚势行凶,欺心诳上,弄玄虚,骗我师父、师弟?我待要打你这一棒,奈何老孙这棒子甚重,略打打儿就了了性命。你将我师父安在何处哩?”》
在黑水河事件之前,孙悟空与东海龙王的关系最好。他有事就找东海龙王帮忙。自从孙悟空绕了龙九子,西海龙王就成了他的死党。
车迟国那一回,当孙悟空再次见到西海龙王时,他还感谢龙太子救过唐僧。
原文——
《行者又谢了敖顺道:“前日亏令郎缚怪,搭救师父。”龙王道:“那厮还锁在海中,未敢擅便,正欲请大圣发落。”行者道:“凭你怎么处治了罢,如今且助我一功。》
龙太子救唐僧的起因,是因为龙九子抓唐僧。西海龙王的行为属于戴罪立功。可孙悟空却对西海龙王格外的尊重。他出言相谢是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孙悟空对龙王帮外甥鸣冤的做法很敬佩。因为这是他最看重的孝义和情义。孙悟空对待有孝心,重情义的人是很敬重的。
……
上一回我们说,红孩儿事件对猪八戒与沙僧触动很大。因为这一回猪八戒被抓走了,这回只有沙僧有这种体现。
原文——
《沙僧道:“莫是翻了船,我们往下溜头找寻去。”行者道:“不是翻船。若翻船,八戒会水,他必然保师父负水而出。我才见那个棹船的有些不正气,想必就是这厮弄风,把师父拖下水去了。”沙僧闻言道:“哥哥何不早说,你看着马与行李,等我下水找寻去来。”行者道:“这水色不正,恐你不能去。”沙僧道:“这水比我那流沙河如何?去得,去得!”好和尚,脱了褊衫,札抹了手脚,轮着降妖宝杖,“扑”的一声,分开水路,钻入波中,大踏步行将进去。》
沙僧是主动下河找妖精的。他这样主动的情节可不多见。
以前沙僧与妖精打斗时,几个回合他就会被妖精抓走。这一回他与妖精打斗了三十回合。而且在得知胜不了时,还想到了引诱妖精出水的办法。
原文——
《他二人战经三十回合,不见高低。沙僧暗想道:“这怪物是我的对手,枉自不能取胜,且引他出去,教师兄打他。”这沙僧虚丢了个架子,拖着宝杖就走。》
沙僧的表现是很卖力。他有这样好的表现,应该是受红孩儿事件影响的。
……
这一回火眼金睛又失效了。
这也证明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因为龙九子对唐僧的确没有恶意。在他抓唐僧时也就没有杀气,所以孙悟空看不出龙九子的变化。
龙九子被太子打败抓住,沙僧和龙太子下水救唐僧时,大家有没有觉的很异常?
异样就是小妖精们都不见了。这样的情节,西游记以前也出现过。在观音收黑熊精时,黑熊精的手下也都不见了。
黑熊精的手下都逃走了,说明他是亲近佛教的妖精。
那龙九子的手下都逃走了,又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龙九子早将后事安排好了。
可以说他把黑水河事情安排的天衣无缝。
他为父鸣冤可称其为孝。
精心设局抓唐僧可称其为智。
敢与玉帝叫板可称其为勇。
事发后不连累舅父,替手下找好退路可称其为义。
龙九子的表现,可以算是有勇有谋、孝义双全。
什么是人才?
这才是人才!
龙九子算是西游记最聪明,最有胆识的妖精!
经过了黑水河事件之后,唐僧师徒又会遭遇哪些劫难呢?
预知后事如何?
请看下回《呼风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