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长安事 ...

  •   等汉武帝赞叹一番,随后卫皇后便附和起来。

      细君看着高位上的两人,他们拥有超于常人的冷静和自制力,当她还沉浸在惊心动魄之中,无法思考时,这二人便能泰然自若的讲起场面话。

      汉武帝的目光投向乌孙使者,阿元对着军须将他的话翻译出来,乌孙使者一番恭维,汉朝人才济济云云。

      在汉武帝和乌孙使者斡旋的空当间,细君吐了口气,才从刚刚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只觉口干舌燥,她拍了拍玉儿,让她斟酒。

      一杯酒下肚,细君平静下来,抬头见一侍女捧盘而来。

      “翁主,这是我们公主赐您尝尝的西域的葡萄酒”。

      细君顺着侍女的视线看了眼石邑,朝她微笑的点点头,端过酒杯,刚刚那杯酒也没解渴。

      她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却抵挡不住口中怪异的味道,一口吐了出来。

      平乐馆里歌舞声已停,细君发出的声音格外醒耳,目光顿时集到她身上。

      酒杯是石邑送过来的,细君想了一下,未等汉武帝开口她便跻身跪到汉武帝座位之下。

      “刚刚石邑公主赐细君一杯葡萄酒,细君喝不惯,一时失仪,请陛下赐罪”。

      这话分寸到位,并未有指责石邑之意,可是处处让别人一时不好怪罪谁。

      “没错,父王,这酒是女儿给细君翁主的”,石邑站起来说道,然后她端起酒杯一饮杯中的酒,“可是这葡萄酒甘甜芳香,一般喝过的人无不赞不绝口,翁主这般吐出又是何意?”

      两国建交,细君自然是不能说人家酒不好喝,这罪名她担不起。

      “方才细君喝下的酒味却是苦中带酸,难以下咽,请陛下责罚”。

      石邑听着冷哼一声,端起酒杯又斟满,走到细君面前,“你再喝喝,我都能喝,翁主为何如此陷害石邑毁坏两国邦交”。

      石邑先发制人,细君微台头接过她的酒杯,抿了一小口。

      微微皱眉,这味道不是刚刚的酸苦的味道,明显她刚刚那杯她喝完了的酒是石邑加了料的,那杯酒她喝完了,现在是有口难辩。

      “乌孙的葡萄酒确实是甘甜芳香,细君有罪”,细君头磕地,她只得先认错,再作纠缠只怕汉武帝不会高兴,现在正是讨乌孙欢心地时候。

      汉武帝深沉的看了底下的石邑和细君两眼,嗯了两声。

      “细君翁主殿前失仪,责......”

      “璧下!”

      汉武帝转眼看向起身走到中央的军须,译者阿元紧随其后。

      军须向汉武帝行了乌孙之礼,朝着身后的阿元说了一通。
      阿元听毕连忙道,“陛下,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不同,根据温度和葡萄的品种有关,在我们乌孙,酿酒失败就会造成酸涩,这也常常发生”。

      “哦?原来如此”,汉武帝看着目光垂落在地的细君和她身旁的军须,一笑,“看来是朕误会了”。

      “父皇,细君翁主只是喝了一杯酿造的温度和葡萄品种不合适的酒”,刘据起身拱手道。

      细君抬头看了眼刘据,随即又垂下目光。

      军须朝细君偏头示意,见她微微摇头,军须便和阿元回到座位上。

      汉武帝打量了细君片刻,笑道,“刚刚你的师父李延年编排的舞曲堪称一绝,你学的如何?”

      “回陛下,细君不及师父皮毛,尚入门”。

      见细君语气如此谦逊,汉武帝又道,“那也无妨,今日看了你师父的功底,和有感触?”。

      四周寂静如夜,并没有人再给她解围,刘据的目光转向卫皇后,阿元则在军须耳边小声翻译着。

      她只得慢声道,“细君方才见那白衣女子舞到动情处,便想起了孟姜氏哭倒秦墙的故事”。

      众人深吸一口气,刘据紧握手中的酒杯,暗自向细君摆头,只见汉武帝慢慢放下酒杯:“哦?你是说朕像始皇那样残暴,不顾百姓死活,修筑那血流成河的秦墙?”。

      细君一听,心里一个哆嗦,勉力支撑着身子不至瘫软,汉武帝要这样理解,她无法左右。

      她却不知该如何回话,因为汉武帝依旧也在修筑城墙。

      一旁的卫皇后收到刘据求助的目光,扶住汉武帝的手臂柔声道:“细君只是在暗示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希望他们与陛下合作,结成友好的关系,将那胡人赶出我大汉边界,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在有白发送黑发或者是家破人亡的事情发生!”

      一旁的军须对阿元说了一会儿,阿元又道:“我们远道而来,便是表达我昆弥与陛下合作的意愿,自然不会辜负像细君翁主这样千千万万的汉人的想法”。

      有人帮着说话,细君便跟着顺着说道:“细君相信,西归大河,列郡祁连的冠军侯的英魂会一直矗立在祁连山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理想一定会有人继承并且实现”。

      汉武帝眉头并未松开,喝了杯酒也没纠结于此,只是淡淡一问:“如果你能,你愿意做冠军侯吗?”

      全场哗然,女子怎能……并列诸侯。

      直到细君飘乎乎的回到猗兰殿,才完全相信自己逃过一劫,她脚步漂浮,脑子里全然记不得平乐馆里其它的演出。她脑子里一直回荡着的是她掷地有声对汉武帝的回答,一如她曾回答段宏的,“会!”。

      段宏如果知道她有这样舍小取大的觉悟,不知该作何感想,欣慰或者是心疼呢。

      虽然她明白汉武帝不会真的让她去打仗,可是临走前汉武帝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却又让她隐隐不安。

      晚上细君睡的也不安稳,白日里发生的事情想想还是后怕,现在她方能体会伴君如伴虎。

      第二日清早,细君准备先赶往椒房向卫皇后请安谢昨日搭救之恩,再去乐府找她师父李延年。

      椒房殿内,细君叩谢昨日卫皇后撘言相助,卫皇后悠悠拂起细君,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细君道:“据儿相求,他甚少那样看着本宫,当然本宫打心底里也是很喜欢你,自然会为你说上几句,只是,下次不要如此莽撞了”。

      细君微微点头,心里明白这卫皇后是让她承刘据的恩。

      告退之后,她领着玉儿一路疾步走至乐府,玉儿一边追随细君的脚步一边连连好笑道:“从没见翁主如此急迫的想要去乐府”。

      细君盯着不远处的乐府大门,知道玉儿是在嘲笑她之前躲避乌孙人,细君眼睛一笑道:“我也不知李延年如此有才,从前我只认为那协律都尉的职位只是他妹妹的荫蔽而已,如今想来,也不尽然。”

      走至门口,细君突然觉得空手而来有些不好,又有所求。

      她环顾周围,见那粉色月季开的正好,便采了几朵,玉儿一旁劝道“翁主,咱们还是下次备好礼物在来吧!”

      “下次是下次,这花是我的心意”。

      二人捧着花迈进乐府大门,遥遥一看远处是李延年和军须,每次她来乐府总能瞧见二人在一起,细君诡异一笑,和玉儿各自抱着些月季走向他们。

      一只手拿着玉儿去了刺的月季绕到李延年胸前,李延年看着面前月季脸色一青,不解的望着她。

      细君柔柔一拜:“师父,这粉色月季开的正艳,此花与师父的气质极配”。

      李延年也不接过花,看了一眼花,幽幽道:“无事献殷勤!”。

      细君想学他的当家本事,自然不和他刁难的话计较,她又把花往前一送:“纵观全国,哪个人能担得起这粉色,只有师父你了。”

      李延年看了她一眼脸黑黑的接过花,并未说什么。

      细君察觉一旁的军须也在瞟她,随即转头却发现他正在看别处。

      她拿过玉儿手中包着的剩余的月季,放到军须怀里,“这花是谢谢大人昨日为细君说情”。

      细君拿着开花的一头,军须本能的抓住花茎,他才握住,手便一阵刺痛。刚刚玉儿怀里的花是用手帕包着的,并未来得及去刺。

      细君有些难堪的看着军须,只听他道,“翁主在乐府门口采花送乐府的主人是什么意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