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刚认识程勋那年,我十五岁,他十六岁,初三。那时,我随做生意的父母移居到那个陌生的城市里,进入了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一个转学生,我没有任何的朋友。我带着格格不入的乡音和孤僻安静的性格来到初三七班,坐在了教室的最后一排。
那时候,程勋坐在我前面,整日里似乎都不务正业,即使在上课也还是在看着自己喜欢的书。可尽管如此,老师们却都不太管他。后来我才知道,他舞蹈跳的极好,代表学校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前景已经明了,老师们便对他再不上心。可不管他在老师心中是怎样形象的存在,他在我的心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毕竟在那个旁人都为了中考埋头学习无暇顾及我这个闯入者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还肯帮着我。我们喜欢相同种类的书,都喜欢历史课,甚至在很多事情上的想法都很一致,我们的友谊也出现的顺其自然。我还记得,当年的他就已经又瘦又高的了,单眼皮有着阴郁气质还会跳舞的男生总是校园里独特的存在。那时,我父母忙着做生意早已习惯了独来独往。班级里很少有人注意到我和他之间的友谊,只是闲暇时间,他会带着我到各种书店和图书馆里消磨时光,带着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吃特色的小吃。我跟随在他的身后,穿梭在拥挤的异乡。他是不羁却有灵性的男子,我们同样冷漠,同样锐利,却彼此相互吸引。
他甚少在我面前提及他和母亲独居的生活,但却愿意在我面前展现自己偶尔脆弱的一面。他信任我,我也信任他,彼此珍惜,心中欢喜。他是双鱼座的男生,天性浪漫。升到仍旧是寄宿制的高中以后,在一所学校的我们虽然不在一个班级,但是彼此重要的日子都坚持互相陪伴。过生日的时候,他总会给我买一个小小的生日蛋糕,在晚上的间食时间我们一起跑到操场的主席台上,他陪我吹蜡烛。我们并肩坐在主席台上,他坐在我的身边,靠得那样近,近到我闻得到他身上的青草味,看着微风将他的头发吹起,心里莫名地踏实。我还记得他曾经问我,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想了一会对他说,我想要一个安定的家,过安稳不再颠沛流离的日子。或许是看到了我眼里转瞬即逝的失落与伤感,程勋轻轻揉了揉我的头发,一定会有的,笑容淡淡,夜空下他的眼睛里似有星河山川流转,一丝丝一点点地融进了我的心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不自觉地看着他的侧脸便流露出笑意,贪恋他眼神里的温柔,喜欢看他的舞蹈表演。我感觉得到,我对他的感情好像一点点产生了变化,而那时候,我们都还那样年轻。常说,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自己会感到自卑,原来真的是这样。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他一直在我身边,可我总觉得他不知何时就会离开,他是那样地优秀,那样地独立自由,我没有把握,总觉得他是我握不住的人。
在他为去北京艺考之前做准备的那些日子里,我每天放学后陪他去舞蹈教室看他跳舞,哪怕我对跳舞一窍不通,只是因为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时光。他不知何时学会了抽烟,手指上渐渐有了烟草的味道。可是,他开始把自己身上所有黑暗的一面小心翼翼地收起,只在我面前温暖微笑,可那股烟草的味道却在我心上久久无法散去。有一次我尝试着问他发生了什么,他在沉默半响后,才对我说道,若初,等到有一天我累了扛不住的时候,你逃不掉的。虽然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但我选择相信他的决定。那段时间,他常常在休息的时候就睡着了,可即使在睡梦中他的眉头也舒展不开。我好像猜到了一点,却不愿戳破。我知道他家里的经济一定出了问题,而我只能用我自己的方式,给他最后的依靠。高考前,我和他约定好一起考去北京,可结果却是他成功了,我失败了。
我在高考中发挥失误,虽然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但失败的是,那座城市离北京很远很远。其实,我自己对于大学考去哪所城市本来是无所谓的,只是私心想着能和程勋近一点,只要能近一点,去哪里都是好的。可看到录取结果的时候,我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感觉,就像是你得到了一个明明已经很好的礼物,但却不是你最想要的那一个,面对着别人的祝贺,只能佯装笑脸,可心里的滋味却只有自己知道。为什么我会那么难过呢,那么窒息的难过呢。我很害怕,如果我追不上他的步伐,也许从今以后,我就永远只能看着他的背影了。有多少人,从熟悉到陌生,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谈,都是因为生活圈子不同,经历不同,不知不觉间已经越来越远,渐渐便走出了对方的世界。
最初的时候,我们频繁地写信,打电话,我心里知道我是喜欢着他的,可我始终不敢说出口。我天生就不是一个主动的人,但除了他以外,这些年来,我从未对其他男子上过心。我有时候甚至会想,如果这一生无法与他在一起,那便和此生无爱没什么区别。可后来,我们之间的通讯渐渐地少了,他开始被一些导演挑选去拍广告,做平面模特,接一些小角色,他开始在业内变得小有名气,变得忙碌,而我却在一个远离他的城市里过我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活。那时候最喜欢的一个女作家在小说里写着:我一开始就做好了和你过一辈子的打算,却也做好了你随时要走的准备。深情而不纠缠,这是我所能给你的最好的爱情。可是,可笑的是,我和他之间连爱人都算不上,即使是这样的决心,也只是我一个人的决定。
后来,他正式出演的电视剧一炮而红,虽然还算不上一线当红的男星,但已经足够为自己在演艺圈铺下了很好的一条路。虽然在闲暇无事的时候,我们仍会通电话,可很多的时候,电话就会因为各种原因中断了,每次我都只是笑着和他说没关系。最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很好奇地问他关于演艺圈的很多问题,他也总是耐心地跟我讲着今天认识了哪位导演,明天认识了哪个演员。可后来有一天,当我放下电话后,却发现自己不知何时早已泪流满面。在我的心里,不断地有一个声音在说着我们快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好像只有我是那个厚着脸皮不肯放手强拉住他的人。每次和他聊完天,我总会一个人伫立在昏黄的走廊里,望着窗外很久。算一算,我已经很久没有和他像以前那样,两个人在嘈杂的饭馆里,满头大汗地对着吃面。如今我所能抓住的,只有他的声音而已。听他说起哪个缤纷世界里的经历,一切都像是梦一场。
童年时分,父母经商辗转各地,我转了好多的学校,他们也没什么时间陪着我。印象中,似乎一直在路上漂泊不定,也因此我一直想要一个安定的生活。我承认,我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曾经最大的愿望不过是跟自己所爱的人在一个平静的城市里白头偕老,看子孙满堂,过平淡却安稳的日子。所以其实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北京这座城市,对于我来说,它太残酷,太喧闹,太功利,但我却不能否认,这里也有着更多的机会。还记得曾经我问他想考去哪里的时候,他只跟我说了北京。可我知道他无法放弃这座城市,不是为了机会,只是因为他的父亲在那里。他的父母很早就分开了,他一直跟随母亲生活,但他的父亲却对他一直很好。尽管他们分隔两地,他却一直在牵挂着他的父亲。一个男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影响不可替代,不管曾经父母的分开给他带去过怎样痛苦的回忆,他都会无条件地选择原谅他。所以他执意要考到北京,哪怕只是为了距离父亲更近一点。
我一直是周围人眼中标准的好学生,话不多,一直默默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稳定地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有时候回过头想一想,也许我做过最叛逆的事情就是认识他,最勇敢的事情就是妄想能一直陪在他的身边,无论何时何地。
他二十五岁那年在D城拍戏的时候,得知父亲病重,希望能见他最后一面,他向剧组请了假,不顾一切赶回北京,却在匆忙赶到后,发现父亲已经重度昏迷。其实他父亲患病已久,只是家里人怕他担心才一直隐瞒。在亲人面前,他没有表现出一丝软弱,只是沉默着忙里忙外,那天半夜,他在医院的楼下给我打了电话,电话那边一直没说话,我心急如焚,却听见那边传来了啜泣的声音。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一遍遍地对他说,我在,没事。过了很久,才听见那边强忍着哭泣的低沉声音对我说:“我爸他快要不行了,现在进了手术室抢救,他要是醒不过来怎么办。我恨自己,我真的恨我自己没在他身边。”电话那边的他已经语无伦次,我听出了他声音里的醉意,半夜的学生宿舍里,我躲在卫生间,也早已泪如雨下。这是他第一次哭到慌乱地像一个孩子,我的心竟然也跟着慌了起来,我只能一边不停说着,“不是你的错,没事的。”直到等到他情绪稍微稳定一点的时候,我问了他医院的地址,和他说了句“等我”就放下了电话。第二天一早我就买了当天去北京的火车票。在第二天凌晨的时候,我终于到了北京,那时天还没亮,我夹杂在拥挤的人群中走出火车站,在街边打出租车去医院。初秋的北京,空气已泛着凉意,我穿的衣服因为走的匆忙,走在北京的街头,感受到阵阵的凉意。在黄昏路灯投影下,我看到了那个许久未见却格外熟悉的身影,坐在长椅上手指上夹着尚未熄灭的烟头,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那一刻,明明离他距离已经很近却又觉得这条路走了这样久,我不知道我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他的身边坐下,只记得他看见我时那一瞬间的神情,疲惫的双眼,肆虐的胡渣,扔掉快燃尽的烟头,一把将我抱住,那样紧,那样地用力,我感觉得到他身体的颤抖,我双手回抱住他,轻轻地在他耳边说,我会陪着你的。是啊,那一刻,我的心在对自己说,等你的世界荣耀圆满的时候,也许我会知难而退,可现在,就再让我陪着你吃苦吧。
他父亲最后的心愿,是希望他能过得安稳幸福。他向来不是一个自怨自艾的人,从那以后,他更努力地拍戏,却也从此更加沉迷寡言。研究生毕业后,我留在了那所城市的一家杂志社做了编辑,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日子倒也悠闲自在。有时候,打开电视看看他演的角色,思绪却总是不经意间就飘向少年时我们之间的回忆。他的笑容,他身上的味道,一起在图书馆度过的周末,仿佛遥远得是前世的记忆了。他越来越红,他开始不再用博客了,他很少有机会和我打电话了,他的经纪人开始阻止我和他的见面了。我开始习惯在广告牌上,在电视里看见他,甚至习惯于像个小粉丝一样靠他发的微博来了解他的近况。而我身边的同事不曾有一人知道,我曾与他那般交好。
大学的时候,我一直单身,如今已经工作了两年,仍旧单身,我不知道我在等待着什么,是在等他吗?可又怎么可能呢,他从未给过我任何承诺,真地挺可笑的,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我的执念在作怪。身边的朋友家人开始催着我找男朋友,可我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我所有的青春时光里都是他,我已习惯了他的存在,我所有的勇敢都给了他,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接纳别人。曾经沧海难为水吧,我想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从此,每天我都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自己从一个胸无大志想着结婚过小日子的女青年熬成了成了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人。我不知道,这样疯狂工作室为了填满自己的时间,还是为了那个人想要努力变得更优秀。
那天,他到我所在的城市宣传新电影,打电话说给我留了前排的位置,我沉默了一会,却鬼使神差地对他撒谎说我有一个很重要已经订好的会议必须要去,我听得出他语气里的失望,因为那时我们已经整整一年没有见过面了。
其实那次的宣传会我还是去了,举办那场宣传会的大学负责人里有我的大学同学,她一直以为我是他的粉丝,所以带我进了会场。那天,我特意打扮的很学生,夹杂在大学生里也并不显得突兀,坐在观众席里,我的心竟然有了一丝忐忑,我,是真的想念他了。
他们出场的那一刻,现场的学生全部都沸腾了,而我在那一瞬间竟模糊了双眼,原来舞台上的他那么耀眼,那么耀眼。舞台上的他面对着主持人和观众侃侃而谈,比从前多了一份自若,也多了一份幽默。一身西服穿得笔挺,渐渐地和我头脑里那个当年穿着一身洗的发旧的校服的少年的样子合为一体,原来时间真的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请问您的初恋在什么时候,能给我们讲一讲经历吗?”在提问环节的时候,突然,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在现场引起了一阵轰动。我怔怔地注视着他,我突然意识到我并不曾知道他喜欢过谁,我似乎也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他的答案。
“十七岁。”舞台上的他似乎是沉默了那么一会儿,轻轻地说出了三个字。台下口哨声,尖叫声纷纷响起,我的心却像被撞击了一下,原来,我真的竟不知道吗?我想转身离开,却听见他的声音重新响了起来。“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以前上学的时候还是有些内向自卑的,那时候常常觉得自己没有资格爱一个人,也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但我真的想要感谢她,如果没有她一直的陪伴,也许我也不会走到今天。虽然她今天不在现场,但我还是想说,如果她愿意,我心里一直都留着给她的位置。”听到他的话之后,也许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从地狱瞬间到天堂的喜悦感,夹杂在他众多的小女生粉丝中,我怎么也无法静下心来,我不知道此时的我究竟应该是欢喜还是难过,原来那么多年里,我们一直在互相暗恋。在我明明已经被时间磨去了憧憬,准备好了放弃的时候,这个人却突然又给了我无限的希望。我心里混乱地不得了,终于还是在现场的灯光与喧嚣中默默退场,满眼雾气,足够了,知道他的心意就已经足够了。
我本不是一个热衷于追星的人,即使工作在娱乐杂志社,见到那些娱乐圈中的大明星已是常事,可在我租住的小公寓里,我还是留出了一小面墙,贴着他出演过的每只广告,每部影视剧的剧照或是我截图洗出的照片。如果,如果有一天,我们会失去联系,就算我们在最单纯的时光里为对方付出了最炽热的感情,却也终究会失散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他从未做过任何伤害我的事情,他很好,是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在工作的时候,我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总能尽我所能地完成所有任务,我从一个小编辑坐到主编,慢慢从长发的样子变成了如今剪了短发雷厉风行的样子,我把笑容留在白天,只有在夜晚的时候,才会坐在窗前,喝着酒听歌一个人流泪。在这座远离故乡的城市里,我早已经习惯不依赖任何人,我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游刃有余,唯独在他面前,我一直慌张逃避,我拿他无可奈何。
那场发布会上他自爆初恋的事情成了微博上的热搜话题,大家都在讨论着当年那个幸运的女孩会是谁,可我只是看着那些粉丝们各种脑洞极大的幻想哑然失笑。当年所经历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但绝不是这种少女心满满的偶像剧剧情。他讲出了这件事,其实和我们之间挑明了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在后来的几次联系中,我都选择了逃避这个话题。说来也奇怪,等了那么多年,却在紧要关头成了缩头乌龟,我到底在害怕着什么呢。
今年,我三十岁的生日恰好是中学的六十周年校庆,初中的班主任一直和我有着联系,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回去看看,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便答应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对这所学校有着特殊的情感,也许是因为这里,有我最为珍贵的回忆。
我请好了徦,在生日那一天便飞回了小城,我走进校门口的那一刻仿佛又想起了当初那个做为转校生第一次踏进这里时的感觉,想着自己当年青涩的模样,我竟然淡淡地笑了。走在学校的走廊里,年轻的学生们在忙碌着,看到我时一声快速含糊不清的“老好”,却那样的熟悉。看着他们,我突然想起了一个青年作家的一句话:我们不会永远年轻着,却永远会有人年轻着。校庆活动结束后,天已经擦黑,学生们放学回家,我在得到允许后,进入了我当年的教室。其实一切都变了,毕竟那么多年已经过去,桌椅不再是当年的木质桌椅,窗户也换了,一切的一切都和从前不同了。我坐到当年的位置,望着窗外残余的夕阳,闭上了双眼,伏在桌子上,感受着温暖,恍惚间想起了他身上的味道,想起他单眼皮微微下垂的眼角,想起我们无话不说的时光。
突然,很想去看看当年的舞蹈教室,不知道那里是否有了变化。站在舞蹈教室熟悉的大门口,我却迟疑着不敢推开门,所谓的近乡情怯,大抵缘由与我相同。
而推开大门,打开灯的那一个瞬间,我却是彻彻底底地愣住了。
眼前,从屋顶垂下许许多多的丝线,每条丝线的末端都夹着一张不同的照片,有我参加演讲比赛的,有我在教室里自习的,有我参加运动会的,有我在图书馆角落里看书的……这些照片里的每一个场景,我都那么熟悉,所有的回忆都一起向我涌来。是程勋,我知道一定是他。可这么多年来,我竟从不知道他为我拍下过这些照片。我下意识地想要寻找他的时候,舞蹈教室的大屏幕突然亮起来了,耳畔猝不及防地响起了他的声音。
我转过身来,看到他的脸出现在屏幕上,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能呆呆地站在那里。
若初,生日快乐。今年的生日不能陪着你过了,虽然现在我们不在一个城市,但是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十九岁的程勋在北京舞蹈学院的大门口,少年的脸庞上还透着青涩。那一年,我们考上不同的大学,从此远隔千里。
若初,生日快乐。我好像真的有些想念你了,那你呢?二十岁的程勋在舞蹈教室里,穿着白色的半袖背心,笑容浅浅。而那一年,我在过着自己波澜不惊的大学生活。
若初,生日快乐。我在拍广告,好像还挺好玩的。二十一岁的程勋在广告片场,眉眼间有着喜悦,虽然只是小小广告中的一个不起眼的配角,可我的耳边却不由得响起了当年他打电话给我时声音里掩饰不住的兴奋,而那时我在忙着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考各种证书。
若初,生日快乐。其实,今年想问你,我不在你身边的日子里,你会像我想念你一样想我吗。二十二岁的程勋少了很多当年挥之不去的阴郁。这个时候,他已经接拍过大大小小的几只广告了,面容也更显俊朗,而那时的我忙着学习,准备考研究生。
若初,生日快乐。我想我想清楚了对你的感情,我是喜欢着你的,那你呢。二十三岁的程勋在电视剧片场对着镜头说道,他站在角落里,却还是看得见身后忙碌的工作人员。
若初,生日快乐。二十四岁的程勋在化妆间里,眉眼间有着淡淡的疲惫。那一年,他参演了一部电视剧。虽然不是主演,可是由于电视剧的一炮而红,他也在圈子里开始崭露头角,变得小有名气。
若初,生日快乐。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二十五岁的程勋依然褪去了所有的青涩,常年各地的奔波让他的脸开始呈现出一种和同龄人不符的成熟与深沉。那时他的父亲已经病重,他勉强牵起的嘴角,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却让我又忍不住心疼。
若初,生日快乐。你知道吗,我多想永远看着你的睡颜,多想让你从今以后一直这样,无所担忧地在我怀里沉睡。我真地不能没有你。二十六岁的程勋在体育场的看台上说道,我看着他的眼睛,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一天,那一段时间里,他意志消沉,出演的一部电影因为各种原因遭到雪藏,那天我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步子,想着到楼下的饭馆吃顿好的犒劳一下自己也算给自己庆祝生日了,他却毫无预兆地出现在我所在的城市。那一晚,我们在体育馆的看台上度过了我二十五岁的生日,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十年前,回到了当初我们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那天,我们都喝醉了,稀里糊涂地说了很多话都不记得了,我们相互依偎着在空旷的体院场睡着了,像两个被世界遗弃的人,团聚在一起,互相取暖。
若初,生日快乐。我的工作终于恢复正常了,虽然知道这些录像你现在还不会看到,但还是想在这自己问一句,你心里有我吗?二十七岁的程勋穿着古装,在横店里露出久违的笑容,面容舒朗,潇洒出尘。虽然他的长相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帅,但他的身上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让他在人群中,显得那样独一无二,他的古装,真的很好看。
若初,生日快乐。工作突然增多,和你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听说,你有了相亲对象。我这个工作好像给不了你想要的安稳,可我也真的很想问你,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吗。二十八岁的程勋一身西装在颁奖典礼的后台说道。那一年,他出演的古装戏爆红,他从消沉了几年的二三线演员冲到了一线的位置,他的通告开始变多,开始出席各种重要的活动场合。我们的联系开始越来越少,他的粉丝越来越多,他的身边越来越热闹。我真实地感觉到,我们之间横亘着一道人海。也许他还能记起我,我却注定要随着人潮,目送他离开我的世界边缘。
若初,生日快乐。如今你还单身,可否给我一次机会。二十九岁的程勋在机场的休息室里说道。他的通告排的很满,在各大片场穿梭,成了个空中飞人。而也是在那一年,我剪了头发,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他的经纪人在那一年告诉我,如果我真的把程勋当做朋友,我就应该和他拉开距离,避免给他惹上不必要的新闻。明明知道不是他的意愿,却还是选择了服从的感受,让我冰冷疼痛到忘记了失落是怎样的感觉。
若初,生日快乐。你再等等我,我马上就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了。三十岁的程勋在他空旷的大公寓里说道。他终于在北京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是公司的公寓,也终让他在这座城市扎下了根。我替他感到高兴,感到由衷的高兴。
视频播到这里,戛然而止。虽然只是一段几分钟的视频,却跨过了十年的光阴,而这些视频是我从未见过的。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相隔两地,从少年时期的写信到他越来越忙却不曾中断过的生日礼物,我竟从来不知,他曾给我录下过这样的视频,原来那样早以前,他就下定了决心。眼泪,在我最想要微笑的时候涌出了眼眶。
“若初,生日快乐。“正当我蹲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那个我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或许在我的潜意识里,这个声音已经不应该在距离我这样近的耳边响起了。我机械一般地转过身,眼前是好久不见的程勋。
从十几岁的少年时分到如今我们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十几年的光阴已经过去了。我从当初那个沉默寡言的女孩成长为了如今雷厉风行,办事果断的主编,而当初那个沉默格格不入的少年也成了如今宠辱不惊的风云人物,时光让我们变了太多,庆幸的是我们都变得更好了。
“你”我思绪混乱,想说的话太多,反而手足无措了起来,反倒是程勋大步走到我的面前,“若初,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这里的。”说完,脸上竟然露出了孩子般得意的笑容。而我只是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半晌才说道,“所以你一直在这里等我。那我要是不来呢?”“不会的,你一定会来的。”程勋伸手抓住了我的肩膀,继续说道,“若初,你知道的,我最初的梦想不过是做个出色的舞者。可后来,却因缘巧合做了演员,狂热的粉丝和对我放大的崇拜让我觉得不真实。无论是曾经吃的苦还是如今取得的成就,都是我不曾想过的,我迷失过,彷徨过,有时候真的觉得太累了,做一个公众人物的代价太大了。如果要做一个公众人物,就注定会失去你,我还不准备这么大公无私。你也知道,我从小父母就分开了,所以我好像也不懂什么叫做爱,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一直在思考着我对你的感情,到底是友情还是我不曾懂得的爱情,直到父亲过世那一年你独自一人不顾遥远来到我面前的那一刻,我所有的脆弱彷徨都不再无处安放,直到那一刻我确认了我的心。我想和你,走完这辈子。你还记得吗,那时候我问你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你说,是想要一个安定的家,过安稳不再颠沛流离的日子。我真的很害怕,我给不了你想要的。你也看到刚才那个视频了,其实从我们分开以后每年你的生日我都录了一小段视频,可最后却都没敢发给你。我想着,等到有一天,等我有能力保护好你可以实现你的愿望的时候,如果那个时候你还单身,我就再也不要错过你。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年了,可还好,如今还不算晚。所以,宣若初小姐,你愿意嫁给我吗?”说完,竟然从衣服的口袋里掏出了一枚戒指。
我一把搂住程勋,稀里哗啦哭作一团。我想我终于知道了我一直在害怕着什么。曾经少年时期的自卑深入骨髓,成了习惯,即使在后来我有了自己的事业,但那份胆怯却一直在我的性格深处。可是,今天我不想再逃了。程勋轻轻拍着我的背在我的耳边说道,“我知道一直以来你在担心着什么,可从今往后有我在你身边,不要再嘴硬了,不用再那么独立了,我给你一个家好不好。我知道你心里也一定是喜欢我的,对不对。”被他紧紧地拥在怀里,听着耳畔熟悉的心跳声,我嘴硬地说道,“你怎么就这么自信。”“就算你不喜欢我,可你都三十了,再不嫁就成老姑娘了,不如就跟了我吧,啊。”,本来还被感动得不行,可一听到后半句,还是第一次听到程勋说出这样没正形的话,眼泪还没停下,却不由得笑了出来,“你这人也真是的,我还没做过你女朋友呢,怎么上来就求婚啊?”
听了我像小孩子一般赌气的话,程勋轻笑着把我紧紧地抱在了怀里,“傻瓜,为了娶你为妻,我已经赶了十年的路了。”而在那一刻,我终于认定,眼前的这个人,我再也不会转过身逃走,这一次我选择迎接他的拥抱。
两个月后。
我们扯了证,那天,我们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两句话:
谢谢你,程勋,终于等到你。
谢谢你,宣若初,还好我没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