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 ...

  •   八荒四海,天地广阔,英雄辈出,凡被人称颂,或自立名号者,不下千万,其中自有不服者,口诛笔伐或手刃武斗,为一个名利争得头破血流、身首异处,结果还是落得个闻此不闻彼的下场,但一定有那么几位威震寰宇,无人匹及,先天圣人是也,不周山的圣姑亦是。

      但不周山乃天之柱所在,是洪荒之脊骨,何人有此能耐称圣?

      话说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力尽身陨,一气化三清,成就三位先天圣人,血肉身躯更是化作山峦河流,泽被苍生,成就无量功德。但盘古自混沌中孕育四万八千年,开天辟地四万八千年,纵然是应天数而生也有了眷恋之情,这丝情意来不及消散,随着盘古头颅化作不周山,一起埋在了泥土里,经年累月,得五行真元、先天灵气滋养,长出一棵琼树,又经一万八千年,始修成元胎。
      时光流转,一万八千年转瞬即过。

      忽一日,空中祥云瑞气、异香袭袭,又闻笛声悠扬、鸾凤和鸣,四道身影自九天冉冉而下,为首是一白衣道人,须发皆白,手持竹杖,凌空踏虚,面容古朴,造型素真,仙风杳杳兮道气昂然,一团清气裹周身,五行宝光自头顶倾泻,氤氲成一个光团,宝气庄重凛然,空空乎如有无如无有。

      道人身后跟着三少年,居左骑青牛者看起来约莫十四、五岁,头顶现出一团玄玄黄云,少年老成,发白如雪,以南华巾束起,身着青灰七星道袍,手持蒲扇,腰间还别着一支短笛,方眉厚唇,面蔼容和,却有包罗万千之气。居中驾青鸾者约莫十三、四岁,生得红唇玉面、眉清目秀,头顶红色庆云,金冠束发,大红祥云法衣加身,手捧一柄三宝玉如意,面色冷峻,不露言笑,气势恢恢惶惶,隐有圣人之相。居右骑奎牛者最幼,也生得最美,飞眉凤目,薄唇凉凉,尽显孤傲之色,头顶五色金光,黑发束于脑后,一袭紫色八卦仙衣配上一柄青萍宝剑衬得愈发高贵不可欺。

      若是有人在场定能认出这是大道至尊、天地至圣鸿钧祖师,及他的嫡传弟子、盘古化身,神宝、天宝、灵宝三位真君,但这起伏绵亘的沙丘之上除了这师徒四人再无活物。

      四人停在沙丘之上,但见骄阳当空,烈焰炙地,无边无际的黄色沙丘静止沉默亘卧在天地间,黄沙卷天,天连黄沙,绵延弗远,浩瀚无边,没有尽头,看着眼前景象,竟生出一种无量无极无生无有的寂灭之感来!

      “心无所心,空无所空,无无既无,湛然常寂。”鸿钧祖师捋须叹道。

      三位弟子当下默然,各自领悟老师教诲。

      天宝君沉吟片刻,开口作了一首偈:“杳杳冥冥清静道,昏昏默默太虚踪,体性湛然无所住,色心都寂一真宗。”

      鸿钧祖师笑着点点头,表示满意。

      灵宝君不甘人后,朝老师作揖道:“秉老师,师兄所言为其一,弟子还有看法。”

      鸿钧祖师笑着允诺。

      灵宝君道:“夫初得清静,正慧不生,六尘易远,内观难定,常执着于清静,反生觉念,前念刚灭,后念又起,万年不息,无有安静,定心不起,则契真常;一念不收,千生之道业逐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空而常用,用而常空,得本元寂,以自然而体道,道自生也。”

      言罢,朝老师望去,只见鸿钧祖师捻着胡须不言语,笑着点头,依旧是满意。
      三位弟子其二发言,只剩惟一神宝君,可神宝君似乎不似两位弟弟伶俐,只是稽首道:“老师带我三人来寻那圣人遗脉,不知时机是否到了?”根本不提论道之事。

      反观鸿钧祖师背过手去,笑意更深,也是满意。

      这下倒是天宝、灵宝二君摸不着头脑了,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不点评他们的体悟,连大哥答非所问也是满意,不过他们知道老师自有深意,也不便多说,便放下此事。

      又说鸿钧祖师带着三人来到流沙畔,这看似安静无害的沙丘之下,却潜藏着流动的漩涡,任何活物只要一不小心踏入便会被吞噬得尸骨全无,除了天上的流云和飞鸟的影子,没有什么能在这成片的沙丘上停留,犹如静美之中潜伏的野兽,隐藏起爪牙伺机而动。

      在成片沙丘边缘,天地间,独立一棵琼树,高逾万仞,树干大三百围,浑不惧毒日烈焰,枝舒叶展,绿意盎然,张弛之间浑然一股傲气与不屈,仔细观看隐有白色小花掩于叶下,细小似玉屑,淡幽清雅,卓然不凡。

      灵宝君暗忖道:乖乖,这酷热干燥之地竟有如此大一棵树!他的奎牛偷偷靠近树枝想偷食那花叶,却不想刚伸出舌头舔了一口,那树枝便乱颤了起来,像被挠了痒痒,还发出咯咯似女孩笑声。

      灵宝君见座下畜生出了丑,不由面皮一紧,直斥这畜生无礼,要回去剥了它的皮,吓得那奎牛两股战战险些失禁。

      众人莞尔,权当一乐,讶异的是那棵琼树也跟着咯咯直乐!

      灵宝君奇道:“乖乖!这树成精了!”

      听罢此言,神宝君掩嘴笑道:“师弟此言差矣!这琼树乃盘古圣人所化,你我同宗,她要是精怪,你我又是何?”

      灵宝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此行的目的便是这棵爱笑的琼树!

      “诚如大师兄所言,这琼树乃我三人之手足,我三人自出生便可化肉身,为何她仍是草木身?岂不怪哉?”灵宝君问道。

      神宝君笑曰:“那此事惟有问过老师方能知晓,为兄愚钝推测不出。”

      说罢,三人朝鸿钧祖师作揖,请求解答。

      鸿钧祖师负手而立,蔼声道:“尔等三人乃盘古真气所化,感应天意而生,”又扬手指了指琼树,曰:“她乃盘古陨落刹那生出的眷恋之情,后天所成,不为天数,是以不能得享天福,需后天演化。又因生于甲寅,属木,此地属金,少阴之气,润燥流律,故无水生水,利木生长,方才成就此身。”

      原来如此,三君点点头。

      灵宝君看着琼树,不由生出许多怜惜,他朝鸿钧祖师作揖道:“还请老师指点如何点化此树,教它早日超脱!”

      鸿钧祖师笑道:“莫急,为师既然带尔等来此,自是顺应天机,修行一万八千年早就成就元胎,孕育出真身了,不信你看!”

      说罢,扬手一指,那琼树从中间裂开一个大洞,滔滔灵气自洞口向四周散开,霎时间,幽香扑面、祥瑞大作,一道青光冲上天际,感应祥瑞的鸾凤、仙鹤自不周山飞来,引颈长鸣,引得百鸟朝凤绕着青光翩翩起舞,方圆千里俱能感受,走兽妖精行者纷纷出了洞府察看究竟。

      只见青光氤氲中,一个白胖白胖的小娃娃从洞里探出脑袋来,三四岁的模样,身上裹着一大片树叶围成的裤兜,黄黄的头发扎成两个鬏,稀拉松散地垂着,粉腮桃面,银月盘般,一双眼睛又大又圆,黑乎乎滴溜溜的,小嘴吮着白胖的小指,怯生生地朝四人望来,真真是爱煞人也!

      “咦——竟是个妹妹呢!”灵宝君年纪小,见了这么个小人儿早不管许多,伸手就想去抱。

      “诶——师弟不可。。。。。。”神宝君来不及去拦。

      却听铿地一声,从洞中飞出一对精轮,一圆轮金芒大作犹如太阳,一月牙弯轮晶莹柔白似太阴,两枚精轮一碰发出铿锵之声,吓得灵宝君慌忙缩手,险些中招!

      乖乖!这妹妹怎地随便动武呢!灵宝君埋怨道。

      “她又不认得你,怎知你不是要伤她?”天宝君在旁道,虽然他也爱煞这新来的妹妹,但心性使然,没有灵宝君那么冲动。

      鸿钧祖师笑道:“你且退后,为师来。”

      三君齐唱了诺,老老实实退到老师身后。

      只见鸿钧祖师朝那小娃娃慈爱地说道:“乖儿,为师来接你了。”

      说罢伸出手去,小娃娃先是歪着脑袋看看鸿钧祖师,再看看身后翘首以盼的三君,想了一会儿,怯怯地牵住了鸿钧祖师的手,任他将她从洞里抱了出来。
      三君看了俱是欢天喜地,就差弹冠相庆了,围着鸿钧祖师打量新妹妹,新妹妹也窝在祖师怀里怯怯地瞧他们,场面好不有趣!

      “如今妹妹修成真身,重归老师门下,真是可喜可贺,不知老师替妹妹起何名字?”神宝君道。

      鸿钧祖师回道:“幽魂寄情托琼树,万年修行始成胎,太阳太阴光华盛,不周山下显真身,就叫琼华吧。”说罢,低头朝怀中娃娃道:“如何,琼华?”

      那娃娃似是听懂了,眉眼一弯,咯咯笑开。

      鸿钧祖师看了,也开怀大笑起来。

      流沙畔不知何时已聚集了许多在附近修行的生灵,纷纷跪地朝拜,高呼天之大幸!

      不多时,八荒四海便传遍了盘古圣人遗留一个女娃、鸿钧祖师喜得爱徒的消息。

      话说鸿钧祖师多了个女弟子,神宝、天宝、灵宝三君多了个亲妹妹,圣人临世,真灵涌动,浩瀚无边,无数生灵得了恩泽,初降临便成就一件功德。

      众人回了紫霄宫,鸿钧祖师赐她先天灵宝混元无极霞衣,又命三君轮流照料,还亲自教化启智。

      年月流转,那小琼华与众人熟稔起来,一扫先前的怯意,尽显顽劣天性,比之灵宝君幼时不遑多让,一大一小正好臭味相投,四处捣蛋,无法无天,闯出不少祸事,第一件便是毁了神宝君的丹房,二人被罚跪在烧毁的丹房前,还敢挤眉弄眼偷打瞌睡,琼华也是胆大,她除了不敢去打扰鸿钧祖师,连不苟言笑的二师兄天宝君也敢捋上一把,被抓了立马扮可怜求饶,叫天宝君看得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更别提宫中那些童子、力士和前来听讲的同门、散修,连日后受三界同朝、尊崇无比的西方二圣、女娲娘娘、火云三圣皇等见了都是避之不及,唯恐遭殃,是谓之:昔年论道紫霄宫,两小无猜小儿女,嬉闹玩乐人伦情,一朝成圣再难了。

      后来众人想了法子,由看起来最老实的接引道人出面告诉琼华紫霄宫外天地广阔、山清水泠,大有可乐,比紫霄宫中好玩多了!加上随着年岁增长,灵宝君逐渐沉稳,不再跟着幼妹瞎胡闹,失了玩伴,琼华便听了接引道人的话,出宫游山玩水去了。

      这下可把四海八荒搅得天翻地覆,她本就有一对先天法宝护身,又身负青木五行之力,年纪虽小却法力高强,哪里还有对手?一时间怨声载道,有不服气的直接把状告到了紫霄宫去,神宝君下来将她带了回去,恰逢鸿钧祖师觉得她灵慧已开,可以传承道统,这才将她拘住,不能随意走动。

      又四万年,女娲得鸿钧祖师面授机要,生出悲天悯人之情怀,取泥土和水,捏出许多小人,吹了仙气,有了生命,放下凡尘,以造人功德成就圣人之名。
      又八千年,一日,鸿钧祖师闭了宫门,单独召三君去听讲,四人闭关三年零八月,出关时,三君面色凝重,似有哀色。

      神宝君把琼华找来,此时的琼华早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娉婷妍丽、秀色无端,非天姿国色、倾国倾城可以形容,乃洪荒之中一等一的大美人。

      此番老师与师兄们闭关许久,不允许她打扰,出关又匆忙找她,叫她好生奇怪。

      “大师兄可知老师找我为何?我好像没闯什么祸啊!”琼华问道。

      神宝君神色黯然,笑道:“老师找你当然是有要紧的事,去了就知道了。”

      琼华看大师兄的颜色愈加不明白,究竟是何事?为何大师兄看起来有些不高兴?

      到了大殿,只见鸿钧祖师端坐正中央的蒲团之上,敛目养神,面容肃穆,无悲无喜,全不似往日慈父严师模样。

      除了天宝、灵宝两位师兄,接引、准提两位师兄,女娲师姐也在,众人脸上俱是亦喜亦悲,好不奇怪!

      今天这是怎么了?她暗自忖度。

      “见过老师,愿老师圣寿无疆!”诡异的气氛让她不敢轻易造次,还算规矩地行了礼。

      听见她的声音,鸿钧祖师缓缓睁开眼睛,那眼中竟看不出一丝波纹,仿若死水,叫琼华吓了一跳!

      “你过去坐下,为师有话要说。”祖师道。

      殿中众人分左右而坐,左侧依次是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还有一个空蒲团显然是留给她的,她立马领命坐好。

      刚坐下,鸿钧祖师又缓缓开口了,“今日召你们前来,想必你们大多数已知晓因由。”

      话音未落,殿中便响起一声轻微的抽泣声,琼华猛一抬头,竟是对面的女娲师姐,正偷偷抹泪。

      殿内师兄弟中,只有琼华道行最浅,是以其他一干人等早就窥得天机,知晓前因后果,唯独她懵懂无知,但看眼前场景怎能不起疑心,也生出许多忧愁来。她望向左边的灵宝君,只见他低眉垂目,默然不语,心中没来由地慌了起来。

      当下也就无心再听祖师说些什么,只是兀自惴惴不安,猜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琼华——”

      正当她神游方外之时,忽遭当头棒喝,猛然惊醒,慌忙望向老师。

      “你刚才在想什么?”鸿钧祖师垂目敛容,直直地望她,一股威严迫人的气势压过来,叫人喘不过气。

      她忙俯身一拜,回道:“回老师话,弟子一方面在惴惴不安,猜测究竟发生了何事,让老师如此肃穆,诸位师兄如此悲戚。一方面在悔恨往日未尊老师教诲,认真学习功参造化之法,不能体悟大道,所以只能惴惴不安,而不知天机所归。弟子心中甚为不安,请老师指点!”说罢,又深深伏拜下去。

      祖师的神色稍霁,他是混沌大道的化身,修炼无数年月才成就此形,又耗尽心力化出盘古,悉心教导,开启他的智慧,带他入道法门,终于用四万八千年完成了开天辟地之功德,却不想盘古这孩子秉性太过宽厚,竟在化去刹那对宇宙万物生出眷恋,于是就有了琼华。如果说盘古于他而言,如徒亦如子,盘古所化三君于他是推卸不去的使命,他只是尽教导之责,那么意料之外的琼华便是承载他对盘古思念的寄托,看着她从懵懂无知到学会说话,喊出“老师”二字,从她怯怯地拽着他的袍角到调皮胡闹,他从不刻意拘束她,便是觉得以前对盘古拘束过多,三君已然可传承道统,剩下唯一的孩子便让她自在地活着吧。

      然而,天命已定,该来的终究要来。

      缘分已尽,万事不可再强求。

      思及此,鸿钧祖师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他缓缓开口,“吾自无极而生,历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方至混沌,演出洪荒,炼化地水火风,教化人伦,开启民智,协调阴阳,万物繁衍,生生不息。如今,吾之命已了,当复归无极矣!汝等皆承我道统,自可去立教开讲,传承薪火,可听明白?”

      众人低伏下拜,齐声道:“不敢不尊师命!”

      鸿钧祖师点点头,又对琼华招手,道:“琼华你来。”

      已恍然明白的琼华早已泣不成声,她期期艾艾地起身,走到鸿钧祖师面前,跪下,哽咽道:“弟子在!”

      “汝乃天命之外,吾未算准,是以在外多年,吾怜汝孤幼,是以多有放纵,你可有怪我?”

      “弟子不敢!”

      鸿钧祖师叹道:“原本是不想拘束你,却不想惯成你混脾气,终究是是要害了你,你且好自为之,不可再胡乱生事,可明白?”

      “弟子知道了!”琼华乖乖地趴在地上,泪水顺着脸颊不断流下,虽然老师只是脱去此间化身,真身不灭,来日自有再见时,但只怕从此以后,道成大道,师却不再为师!思及此,她再难自已,大声啜泣起来。

      此情此景,圣人也要动容。

      唉——鸿钧祖师再叹,他伸出手轻抚了抚面前跪着的小弟子的头发,“我本无极大道,明知天意难违,却心存侥幸,不该啊不该!”

      大道无极至圣至尊,三忧弟子可悲可叹。

      说罢,便闭上眼睛,坐化了。

      众人哭着俯身叩首,高呼恭送老师!

      大殿內紫色缭绕,瑞光闪烁,玉磐阵阵,仙乐袅袅,有歌和于梁间: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

      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

      盘古生太极,两仪四相循

      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

      玄门都领袖,一炁化鸿钧。

       却说,鸿钧道祖归于无极后,三君立教,功德圆满,成就圣人,分别被尊为太上道德天尊、太上元始天尊、太上灵宝天尊,合力开辟三十三天,接引道人、准提道人感悟道法,开辟西方极乐世界,创立西方极乐教,也成圣人,然后诸位圣人又如何定三界,开启六道轮回,立天地人三皇,制定三界秩序,完成鸿钧遗愿,其中许多波折故事又是另一番计较了。

      此处只说,道祖离去后,诸位师兄纷纷离开紫霄宫,自立门户去了,只剩琼华,望着偌大宫殿,亭台楼阁,生出许多寂寞。她乃亚圣身份,不在三界五行中,既不入三教,也不入极乐,上不理天皇,中不管人王,下不归地府,自在潇洒,天大地大尽可任她遨游。

      于是,又徘徊了几年之后,她也离开了紫霄宫,至圣之地紫霄宫从此宫门紧闭,隐没在茫茫无边的混沌之中。

      出了宫后,琼华先是一番游历,然后回到不周山西流沙,在那棵琼树中开辟出一番天地,建了自己的洞府,从此,也算修身养性,不枉老师一番苦心!

      三界之中,尊她者敬她,不尊她者怕她,敢直呼名讳者无,是以统统称她为不周山圣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3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