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章 ...
-
“我和你,不会再有任何关系了。”
听到这话,邱枫不免觉得有些好笑,他也确实笑了出来:“那还真是谢谢了。”
对面的人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对邱枫的一切都不再有任何感觉似的,没有再给他任何反应,就那么一步步远离他。
邱枫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认识过他,或者他曾认识的并不是他。他整个人都像陷进了漩涡中,而那个人连看他一眼的简单施舍都不愿。
他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挺好的,不是么。
建平二十三年,皇城的雪开始落的时候,荣国建国以来最年轻的将军带着凯旋之师踏马归城。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居民,裹着棉衣想凑近又不敢凑近地探头看大将军的英姿。马蹄踩在雪上发出“咯嚓咯嚓”的声音,为首的年轻人意气风发,纵观整个荣国,怕是也再难找到几个能匹得上他的青年才俊了。
荣国自开国以来,自元、惠二帝开国之后已历百余年,至顺帝时已经隐有衰颓之相,四方藩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蛮夷虎视眈眈窥视中原,四方烽火狼烟,顺帝却懦弱无能,难成气候,眼看荣国气数将尽。然武帝登基后,灭南蛮收东海,削藩收权,战无不胜,算是多少解决了先皇留下来的这个烂摊子,因武帝善战,多次与武将共征沙场,同生共死,因而朝内尚武,战功封公封侯者也不在少数。
武帝在位时,唯有北方益国与之相抗,久攻不下。武帝当时年事已高,虽于朝堂上威仪不减当年,却难再亲自征伐。益国时任国主是能征善战之人,武帝对其运兵作战能力称赞有加,年轻时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然而益国现任国主完全不能与之匹敌,继位十余年,却未有建树。
虽然荣国新皇登基的时候已不再需要四处征战,也更推崇文治,但感恩前朝功勋,二十余年来先皇封下的武将风头依旧不减,其中以镇国公邱家为最。老镇国公邱焱高寿七十有四,老当益壮,邱家三代单传,镇国公世子身体不佳,三十余岁便因病去世,留下世孙,单名一个枫字,深得邱焱喜爱,现年一十九岁,然而自小便在老镇国公身边,颇有镇国公年轻时的风韵。
这镇国公世孙本就自小得祖父栽培,又是这些公侯小辈中颇有名的练武奇才,因而十四岁便受封偏将军随老镇国公出征益国,两年后邱焱称病回京养老,随他征战立下战功并无有过错的邱枫便顺理成章地升为大将军,战事又持续了三年,邱枫率大军一路过关斩将,益国国主抵不住压力,大军压入王城之前便弃城逃跑,荣国大胜。
现在这载誉而归的将军便是邱枫,知情的人都知道,这是老镇国公趁着自己还能打的时候为自己的孙子铺了一条康庄大道,将所有的功劳全给这个小辈,既不会因为自己功高盖主而被皇上找到借口打压,也为邱枫顺利进入朝廷打下了基石。
虽然邱枫本身也是有真本事的人,但是却缺乏立足的根本,老镇国公一旦离世,便少不得被有心人搓圆捏扁。然而有了这一大功,皇上若做出兔死狗烹的事来便会招致骂名,想找由头对付他的人也会难以下手,这足以在至少十几年内保证邱枫仕途坦荡,和平安顺,老镇国公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邱枫自己当然也知道这些,看着两边民众探头探脑议论纷纷的模样,他面上要摆着大将军威严沉稳的模样,内心里却觉得这阵势无聊至极。不过是平了个已经没了主心骨的益国,说实在的,没有上任国主的用兵如神,现在的益国有如一盘散沙,随便去个将军都能收复。之所以前后打了五年,只不过是为了做给皇上看,一来初开战时邱枫年纪太小,邱焱需要时间为他打点好军营上下;二来这益国是先帝久攻不下的地方,如果战事结束太快,难免会被人说些什么;三来这其中还有些连老镇国公都不知道的缘由。
大军凯旋,这一天,邱枫最闲的时候怕是就在这段没进皇宫的路上了,进了宫便要注意那些繁复的礼节,还要报告已经在折子里写过的各类事项,接受皇上的封赏和朝臣们带着或艳羡或嫉妒或巴结的各种装模作样的恭维与祝贺,之后还得参加皇上为了表示对军士们和他这个大将军的关心问候的盛大宴会。一天下来,要比在战场上累得多了。
“文远,你说这次,皇上到底能给我个什么官当当。”实在是闲极无聊,邱枫问着同样骑马跟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军师。
“这可不像你会关心的事情,”文远看了看头也没回的人,“无非是封个二三品的将军,平时分你些闲差,有事了再派出去。”
“说的也是。我今天啊,只管听着等着,到了晚间席上,吃便是了。”
“你当真这么想?”
“哪儿能啊,我就说说。”
“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的吗?”
“记得记得,你这几年话越来越多了。”
不在意地摆摆手,邱枫看着越来越近的宫墙,想到自己在外的这五年,露出了一个意味不明的笑。
大军凯旋,当今皇帝为表嘉奖,率一干大臣亲临宫门迎接,邱枫下马跪拜,身形硬挺,容貌俊朗,神情庄肃,在场之人无不叹其年少英才,司礼监大公公宣皇上谕旨,因世子身份并无继续封爵,官位也只是拜了二品护军将军,随领军将军共掌禁兵,黄金白银各类奇珍珠宝药材倒是赏了远超过平时的份额。大臣们岂能看不出皇上的意思,这是被老镇国公的手段逼得不得不赏,却也不心甘情愿,镇国公世子本就封无可封,护军将军一职也只是二品,如此战功得此官职算是低了,只是这护军将军名义上又掌管禁军,说来又是帝王的体恤和信任,旁人也说不得什么,更何况又有大量的财物赏赐,纵使邱家有所不满,也是不好表现出来的。
邱枫果然也没表现出什么,恭恭敬敬地领了旨谢了恩,跟着皇帝在一群大人的簇拥下到昭和大殿内述了职,听完了旁人的恭维和帝王的称赞,之后随着众人退朝,到晚上庆功宴开始前,都没他邱枫什么事了。
毕竟是个未及冠的小子,有官品位阶的老臣们拉不下脸去巴结,余下年轻的有那么些个嫉妒的、吃味的、不屑的也不会来跟邱枫搭话,少有想和这个少年将军打交道的,也被邱枫寥寥几句敷衍了过去。只有也刚获封兵部侍郎,掌武选司事宜的文远走在邱枫的旁边,文远和邱枫同为武将之后,不过却只是平安侯世孙,父亲也还健在,家里一时也不需要他做什么大事,倒是比邱枫要轻松很多。
文远和邱枫从小一起长大,本人并不擅武,却有武将世家难得的好文采,此次镇国公出征便也带上了他,等邱枫掌管兵权后便让他从旁辅佐,因着两人的关系,当着邱枫这个大将军的面,文远也更敢说话些,里外帮了邱枫不少。这次凯旋,文远也得了个正四品下的兵部侍郎位置,虽然远不及邱枫,但他本就不甚在意这些,这职位在平安年代算是个闲散差事,白拿一份俸禄又不用每天忙,倒是不错了。
“不过,”文远看了看旁边没什么表情的邱枫,压低了声音说,“总感觉老镇国公这次,该是挺不开心了。”
“老头子应该早想到了。”
“说的也是。那你呢,我觉得你也没多在意这个,亏得你还装模作样的板着脸。”
邱枫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我要表现的太无所谓就会显得城府太深了,这不是你之前说的吗。”
“实话说看你这样挺好笑的。”
邱枫明显不想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我一会儿要回府上看看老头子,今天一天光听别人叨叨,耳朵都要起茧了,你就少说几句吧。”
“好好好,那我不烦你了,我过会儿也得回去一趟,回见了。”
出了宫门,与文远道了别,坐上回府的轿子,邱枫这才撤掉脸上不爽的表情。窗外有不同于边疆小城的喧闹和嘈杂,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些不适应这个从小生活的皇城了。这里好像没有任何能够吸引他的地方,他知道自己为什么回来,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