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无忧无虑 ...

  •   任冉出生在北方小镇,是一个极易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的普通女孩。她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孩童与现在孩子相比,物质上虽然贫乏,却拥有最宝贵的无比自由与轻松快乐。孩子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光,每一天都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尽情玩耍。父母们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为了让家里的生活更好,他们早出晚归,勤奋的工作着。在现在“补课”成为孩子最重要日常活动的时代,那时的“补课”还意味着这个孩子基础不好,学习差,需要额外加强学习,即所谓的补课。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会进行补课!
      那时的坏人好像没那么多,学习也没那么重要。小伙伴们放学后就结伴回家,一路玩耍到天黑,然后在家长们此起彼伏的呼唤声里各自归家吃饭。饭菜多是粗茶淡饭,对孩子本没有什么吸引力,但饿着的时候有得吃就行,吃什么也无所谓了!偶尔家里改善生活,包顿饺子或者做鱼炖肉,那真是另孩子们垂涎三尺,小家伙们早早回家等着吃饭。等着好饭菜上桌的时间好漫长啊,“饺子要蒸二十分钟才能好”。于是孩子眼巴巴的盯着时钟一下一下的移动;当听到“好了”的时候,更是一阵欢呼雀跃……吃过饭后,待母亲收拾干净饭桌,孩子就着灯泡发出的橘黄色光芒,开始一笔一划的写作业---作业也不多,通常是一页田字格或者几道算术题,基本上一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所有作业!如果作业完成的早,常常还能跟着大人看会儿电视剧,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一天又一天就在这样甜美的梦中度过!
      任冉的家乡坐落在古时被称为塞外的广袤平原上,一个叫东乡的地方。那是北方一个普通乡镇,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便利,沃土养育着这里的人们,人们却不只依存于土地。所以这里的生活舒适安逸。大部分人家的生活水平相差不多,每家侍弄田园之余,都会有点其他营生,衣食无忧,邻里间也没有什么攀比之风,心不累,日子就过得舒坦。
      那里的大人们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养育孩子就是给孩子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吃饱穿暖,自然成长。大人们对孩子没有太高的要求,周围也没有各种特长班,补课班。所有的人还没有那么苛求分数。大人们认为学习好坏就是孩子自己的事,考试成绩好不好关键是看这个孩子是不是学习“那块料”。任冉父母采用的也是放养政策,任冉和哥哥的成绩都还不错,小学时从未感受过学业的压力!
      东乡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鲜明的气候特色,孩子们的四季也充满了不同的乐趣!春天,孩子们会自己用报纸糊风筝,找来竹片做骨架,做成自己喜爱的样式,然后将白面熬成浆糊,再把刷了这种“自制浆糊“的报纸贴在骨架上,穿上适合放风筝的线,长长的风筝线会被缠在小木板上,然后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的跑到旷野里去放!通常是一个人拿着风筝,另一个人拽线,风筝飞得”跌宕起伏“,孩子好像并不在意风筝一定要飞多高,即使在旷野里不停地放飞,捡起,再放飞,也乐此不疲。看着自己亲手做的风筝,即使只能飞一小会儿,孩子们也是特别开心!
      夏天的欢乐可多了!任冉会和伙伴们一起去水塘挖菱角,每人都能带回一袋子。有人会把菱角洗干净放到锅里煮熟吃;有人则把菱角放到灶膛里烧熟吃。菱角的味道一般般,挖菱角的过程更吸引人。水塘底部的湿泥很有粘性,所谓的粘土-----类似于现在孩子们玩的橡皮泥。任冉最喜欢把湿泥带回家,然后做成锅碗瓢盆各种形状,放到阳光下面晒,形态各异的烹饪工具就诞生了。然后女孩子们就会拿着这些“陶器“制品,玩起过家家。经常一玩起来就忘记时间,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这样过去了。
      夏天盛开一种叫“鸡草花“的花,有红色,粉色,桔色几种花色,它的花汁可以染色,是“美甲”佳品。女孩儿们都爱美,她们会摘来一些”鸡草花’的花瓣,放到小碗里,然后放点明矾,一起用擀面杖捣碎,就成了接近泥状的“染料”。通常是两个女孩子“合作”,一人帮另外一个人包指甲。包的人会捏一小撮“染料”放到手指甲盖上,然后压平在整个指甲面上,并小心的用豆角的绿色大叶子将一个个指甲包起来,系上棉线,十个手指和脚趾都包好后,就只需耐心等待了。手指不灵活不能玩什么玩具的时候,女孩子们就叽叽喳喳的聊天了,时间虽然漫长,但她们有足够耐心等待,因为她们将迎来最美丽的“芊芊玉手”。几个钟头后,拆掉“叶子包”,手指甲脚趾甲就都变成红色了,如果选的桔色花多些,指甲就会变成橘红色。这种纯天然的染料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而且颜色会持续很久不褪色。染了色的指甲,就容易观察到新指甲一点点长出的进度。有时候整个指甲都快长出来了,“鸡草花”的颜色还在。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任冉家里也有几块玉米地,每年国庆假期,全家人总要忙碌几天,收割庄稼。那些日子,一家人早早起床,到地里把玉米棒子带着叶子掰下来,堆成一堆,然后雇车拉回家。忙里偷闲,爸爸居然能采集到一束五颜六色的野花送给任冉。淡淡的芳香沁人心脾,枯燥的劳动也显得不那么沉重了!不久,院子里就会堆出一座玉米小山。玉米棒子都收集到院子后,就要手工去掉外面的玉米皮,然后装到玉米仓里储存起来,玉米的水分散发掉一些后,父亲又会雇车把玉米送到“粮库”去,那里的工人会根据玉米的质量确定级别和收购价格。因为父母白天还在上班,有时夜晚也要劳作。秋天的夜晚,繁星满天,那满天的星星像一颗颗深嵌在无边夜幕里的宝石,各种形状的星座清晰可辨。一家人边剥着玉米皮,边聊天。妈妈会让孩子们猜各个星座的名字,还会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深蓝色的夜空,淡白色的天河边,任冉发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爸爸说那是牛郎挑着他的儿女在赶路,要去见织女。任冉听得入神,仿佛真的看到了董永挑着扁担,扁担两头挂着箩筐,前面坐着女儿,后面坐着儿子,一家三口急急赶路;美丽的织女穿着飘逸的白色纱衣,在银河的对岸翘首企盼……浩瀚的星空,无边无际,每颗星星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吧一家人说说笑笑,辛苦的日子里充满欢乐!
      东乡的冬天无比寒冷。哥哥会把放了冰糖的水装在铝饭盒里,然后放到外面冻一宿,第二天早晨,任冉就能吃到”冰糕“了,凉凉的,甜甜的!北方的冬天经常漫天飞雪,任冉喜欢那皑皑白雪。一场大雪刚停,家家户户就会开始扫雪,扫完自家院子后,还会扫掉马路上的积雪,看着身后扫出来的路,成就感油然而生!扫雪的时候邻居们就相遇了,大家就凑在一起聊聊天,“瑞雪兆丰年”,人们心里都充满了喜悦与期待!孩子们会在院子里堆起大大的雪人,互相邀约着欣赏各自的杰作!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就会畅快淋漓的打一场雪仗,打疼了也没有人哭,每个人都飞快的用双手“制造”着雪团弹药,瞅准机会,大力反击!
      在萧瑟的冬季里,最艳丽的日子就是春节了!进了农历腊月,妈妈就开始一天比一天忙碌。她抓紧时间给孩子们置办新衣新鞋,春节要穿新,这样新的一年便会欣欣向荣。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年味就越来越浓。那一天妈妈会买来“灶糖”让任冉兄妹吃,让他们嘴巴吃得甜甜的,不要乱说话,免得惹恼“灶王爷”去天宫汇报说自家的坏话!当然,这只是千古流传下来的习俗,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的日子,那就从这一点一滴做起吧!接下来的几天,任冉和哥哥一起除尘打扫房屋,任冉主要负责擦玻璃,她站在凳子上认真的擦着,让每一块玻璃都变得清晰明亮。因为站得高,视线就可以越过院墙看到邻居家。好朋友刘青青居然也在擦玻璃,于是他们互相打着招呼,边聊天边干活儿!大家的心情都是愉悦的,美丽的新衣,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欢腾热闹的秧歌表演,还有渴望已久的压岁钱。。。。。。春节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快乐的节日啊。哥哥还会用纸糊成灯笼,里面放上点燃的蜡烛,任冉就和伙伴们一起,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到街上“巡游”了。冬天的夜晚寒冷而黑暗,但孩子们没人感到害怕,点点灯光照耀着前方的路,他们手拉着手,感受着自己在黑暗中创造的光明与温暖…….这样的日子会陆续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随着鞭炮声渐渐稀疏零落,日子才会慢慢安静下来。
      任冉的记忆力好,这是她自己的认知和周遭人的认可!可回想起儿时时光,好像只是在小学五六年级才有了连贯记忆!在那之前,每天的日子都差不多,因为作业留的不多,下课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就是玩耍,所以已经没有什么特殊记忆了。当年北方八岁上学,五年级,任冉十二岁。这一年,任冉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恩师佟老师出现了。之前几年的校园生活,也许是因为年纪小,也许是因为频繁更换老师,亦或是老师教授方法的原因,除了学习成绩好些,任冉一直在懵懂状态!亦或结束这种懵懂状态是因为那个叫施展的男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