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太子倒台 ...

  •   此刻,战争前线亦是进入最紧张的状态,战争中最重要的便是情报,之前阻挡弩国进攻之时借用了辽国的那支特殊部队作为突袭队,同样的方法自是不能用第二次,这一次这支部队主要作为情报传送力量,他们的能力决定了情报的安全度,获得了第一手情报自是能够自若部署,这一次,歆国不会再让弩国那般轻松地便离去。
      虽战发突然,可在此之前李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接受了李清泫的建议,秘密派出一支部队,潜伏在北境负责囤积粮食,这样倒是省去了长途运送军草的麻烦,以防万一,在距离边境最近的镇中囤积了备用的粮草,一切皆是秘密进行,负责此事的官员和守卫的将士皆是经过精心选拔的,可以足够信任,即便如此,李衍还是暗中安插了监视之人,关乎到国家命运,李衍不得不做到细致谨慎。
      李衍先前派出使臣秘密前往弩国的附属国,向其示好的主要原因是要拉拢其中的一个唤作“策旺”的亲王,他与弩国君王有着深刻的矛盾,矛盾有二:一是已故弩国君王强娶了与策旺有婚约的沙其郡王的女儿曼菲,二是当今弩国君王利兹曾误杀了策旺的弟弟。两点矛盾足以看出策旺的臣服只是虚于表面的,李衍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欲要在弩国发起战争之时,将策旺化作利兹背后的那把刀。
      李衍根据李清让呈上的图样打造了一批杀伤力极大的火铳,这是对抗弩国万马阵的最有利武器,再精湛的马上骑射,也比不上火药爆发时的威力。
      即使有了绝对的优势,亦是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李清泫受伤,反而令众将领反省了一番:过于的自信,便是自负了。
      这一场战争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时间,终是以弩国的败北告终,歆国战术的精准是此次战争胜利的关键,策旺从背后突袭亦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此番战争,李衍亦是觉得自己必须加强朝廷情报组织的综合素质,才能做到不依附旁国,靠人到底是不如靠己。
      可就在即将凯旋回京之时,却发生了一件十分严重的事件:李衍感染了严重的疫症,为防止将士感染,李衍提出将自己隔离在御帐中,静待良方,随军的太医亦是无法找到有效医治的方法。
      “陛下......”随行的太监看着李衍日渐消瘦的面庞,心疼不已。
      “哭什么,这点困难,朕还挺得过去!”李衍倒是显得镇定,病疾同他这传奇坎坷的一生相比,实在算不上什么。
      就在万分焦急之时,一份神秘的方子通过李清泫交到了李衍手中,为防万一,李清泫亲自试药,正是因为他这个举动,令李衍深受感动,虽并未明显表露,却对日后有着决定性作用。这份良方正是裴老先生拜托老神仙研制的,效力自是不差的。对症下药,方能解其疾。
      自古以来,凡事要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与此同时发生的一件事,恰好和李清泫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太子接到线报李衍病重无药可医,便在其舅舅的鼓动下,欲要提前登基。
      令太子没有想到的是:这线报正是李衍命人有意传出的。
      李清冕自是不会轻举妄动,且会借着太子的异动将其彻底击垮。
      李衍之所以会接到太子欲要提前登基的消息,除了自己安排在京城的探子,还要感谢李清冕的属下。
      李清泫听闻这个消息,什么也没说,看到李衍将手中的杯盏摔得粉碎,他便知道:太子要倒了。
      大军凯旋回京,李衍并未表现得过于明显,此时太子已被监禁于东宫,等待着圣上发落,其母亦是被禁足于宫中。
      犒赏完众将士之后,李衍亲自去了一趟东宫。
      “父皇,儿臣冤枉呐!”太子这几日因为惊吓消瘦了不少,生性的懦弱,让其似是个纸老虎一般,虽然太后有意劝阻废黜太子,可李衍却不能将国家交到这样的一个人手中。
      “冤枉?!那这是什么?”李衍说着,将一个包袱扔在太子身前。
      太子脸色有了明显变化,他很清楚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却还抱着侥幸心理。
      “打开他!”李衍对眼前的这个儿子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厉声呵斥道。
      太子颤抖地将包袱解开,鲜明的黄色刺得人睁不开眼,那是他为了自己提前登基准备下的龙袍。
      “父皇......”太子俯下身去,将头在地板上磕得“震震”作响。
      “哎......”李衍长叹一口气,“朕不可能让天下人知道太子是因为欲要提前登上皇位而被废黜的,你自己写一封奏折,将你这几年如何接受官员的贿赂,替其谋划所谓仕途之事写清楚吧,朕也有责任,终究是子不教父之过啊。”
      太子这才知道,李衍一直对于他有意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之事了然于心,已经身在那个位置的李衍很清楚:历来争夺皇位,终究是要靠自己的羽翼。可看看太子拉拢的那些官员,有几个是能够替其在政务方面分忧的呢?
      李衍并未立刻发出诏书,他只是将太子以有罪之身关在东宫,并未对外宣称有罢黜之意。可明眼人皆能看出,这是李衍在为决定将江山托付哪个皇子之前的缓兵之计。
      可对于那个位置有着期许的皇子也在担心,终究是一道旨意,太子便被幽禁东宫,李衍亦可再下一道圣旨复了太子之位,一切皆是有可能的。
      在此期间,谁能沉得住气,便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李清泫自回京后,便一直称病在京郊静养,李清让则守陵期满,回到了京城。
      与他一前一后回来的,还有一个人。
      一个他朝思暮想之人。

      “这段时日,我在齐国扰得你不得安生,如今可好,我终于要回去了,你也可以继续你逍遥自在的日子了。”凌薇看着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酒坊,“这里的一切,便暂且交付与你了,我虽知道你不缺这些银子,可我还是决定将接下来的收益通通留给你。”
      “我能比你经营得更加红火,你信不信?”金逸晟瞥了一眼凌薇的行囊,和来时并无太大差别,似乎什么也没有带来,亦是什么也不想带走一般。
      “信,岂能不信?”凌薇知晓金逸晟的头脑灵活,且他的性格原因,对于本土的这个行业,自是比一般人懂得更多些。
      凌薇趁着夜色来到渡口,金逸晟找了最可信的船家,二人立于木栈桥之上,相对无言。
      许久,凌薇淡淡地说了句“走了。”
      金逸晟点了点头,一派云淡风轻,看上去不那么伤感,可却也绝对不是欣喜的。
      看着船缓缓远去,金逸晟浅浅笑了,他的身影却显得有些落寞。
      凌薇看着船窗外的景色在一点点变化着,心底竟是多出了几分期待,没有在异国他乡生活经历的人很难理解何谓“思乡情怀”。
      在这段说长不长的岁月里,凌薇内心的痛楚是最折磨她的,理智和情感相互较量,有很多次,她都有不管不顾跑回歆国的冲动,她多么想去见一眼那个日夜思念的人,对他说:我还活着,你不许娶别人,不对,就算我死了......
      这下半句,终究是未能说出口。
      “小姐,已经进入故国地界了。”丫头锦苏在凌薇耳边低声道。
      凌薇再次看向窗外,岸边种植的是歆国特有的乔木,虽是夜色茫茫,看见的只是隐隐绰影,可却能感知到一般,觉得亲切非常。
      我,回来了,唐凌薇也好,秀心也罢,终究是回到了我本该存在的地方。
      话音刚落,只听闻“嗖”得一声,锦苏慌了神。
      “不要怕。”凌薇一脸镇定,挥手将锦苏推向了一旁。
      只见一个白色人影以极快的速度冲进船舱。
      凌薇抬手与其掌风相对,锦苏捂嘴呆看着,她到底是不如榕筝淡定。
      眼见着黑衣人一掌直冲凌薇头顶劈去,凌薇侧头灵活闪过,抓起桌上的筷子直戳黑衣人腋下。
      “还没打够?”
      那人笑了。
      借着船内的灯光,锦苏这才看清来人的面容。
      “郡王......”
      金逸晟冲锦苏微微挑眉,邪魅如常。
      “你偷偷摸摸跟了我一路,究竟想干什么?”凌薇抬手,扔给对方一个苹果。
      “你发现了?”金逸晟细想,觉得自己的这个问题问得实在幼稚,若不是知晓自己的身份,怕是早已被暗中跟随的高手扔到江里去喂鱼了。
      “你的武功实在是......”凌薇撇了撇嘴。
      金逸晟也不否认,他不在乎凌薇究竟是否知晓他是有意让着她的。
      可凌薇亦是只使出了三分力,倘若真动了真格,金逸晟绝不是她的对手。
      “有吃的吗?”
      “不是给了你一个苹果了吗?”
      “就想拿这个打发我啊?”金逸晟微微抽动唇角。
      “丫头,去给他备饭。”
      锦苏得命去准备了。
      “这才对嘛。”金逸晟侧躺在几案的另一侧。
      “吃完就赶紧回去吧。”凌薇淡淡道。
      金逸晟没有回答,继续把玩着手中的折扇。
      窗外天色渐明,摇摇晃晃中,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在那里,有什么在等着凌薇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太子倒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