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圯桥之畔拜圣明(一) ...

  •   天慢慢黑了下来,四周恢复了寂静.张良从树洞里探出头,机警地四下看看,当发现没有伏兵后,才爬出树洞,隐身草丛之中,慢慢向前爬去.尽管已经很小心,还是被锋利的草叶在手上脚上划了几道口子.他强咬牙关,依然慢慢向前爬去.

      也不知爬了多久,他终于爬出了那片草丛.抬起头,他发现面前是一个大场院.他欣喜若狂,挣扎着站起来,走到一座谷堆前,在上面挖了个洞,钻了进去,又把挖除来的谷子堵在原处.

      天亮了,人们象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个小伙子走进这座场院,拿起一把钢叉,照着一个谷堆就是一不叉.

      也是巧了,这一下正叉在张良屁股上,他"哎呀"一声跳了出来。

      小伙子见闯祸了,不好意思起来,埋怨道:“你这人怎么回事,好好的,干嘛往我家谷堆里钻?”

      “在下落难之人,还望大哥救我一救。”

      看着他那样子,小伙子心软了,但他做不了主,便去回禀他家主人,

      不多一时主人来了,一见张良,上下打量一番,笑道:“这不是子房贤侄吗?几年不见,都长这么大啦。“

      张良吃了一惊,道:”您认错人了。“

      ”错不了,就你那样子,我怎会认错。你好好看看,想起我是谁了吗?”

      张良仔细一看,喜道:“原来是赵大叔。”

      原来这主人名叫赵胜,曾和张良的父亲张平同朝为官,官拜大司农。那一年韩国大旱,颗粒无收,到秋后连种子也没有,无奈之下,只得到秦国去借。不想秦国狼子野心,竟将煮熟的种子皆与韩国,秋后自然还是颗粒无收。赵胜做为大司农,理当问罪,多亏张平保本才免一死,便告老还乡,来此隐居。

      赵胜道:“贤侄已过而立了吧?”

      张良道:“小侄虚度三十二春秋。”

      “时间过得真快,记得我刚离开韩国时你才十五岁。对啦,你怎会藏在我家的谷堆里?“

      ”说来话长,请容小侄到无中一叙。“

      ”你瞧我,光顾高兴了,来来来。请到屋中一叙。“

      来到屋中,张良见这里没有外人,便将行刺秦始皇的经过说了一遍。赵胜听罢笑道:“没想到你这个文弱书生,竟敢干这样大逆不道的事,这几天风声太紧,你在这住着哪也别去。”

      “如此多谢大叔。”

      张良就在赵家住了下来。

      这天赵胜突然把张良叫到跟前,到:“这几天风声渐紧,你最好换个地方。”

      张良道:“不劳大叔牵挂,我走就是了。”

      “你听我把话说完,”着胜道,“你还记得韩成吗?”

      “是横阳君吗?小时候常在一起玩。”

      “他现在下邳,那里属于故楚境内,民风强悍,天高皇帝远,你不如去投奔他。”

      “就依大叔吧。”

      赵胜经过周密筹划,也不挑什么黄道吉日,就打发张良匆匆上路了。

      说是匆匆上路,其实是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的,赵胜经过一番策划,把张良装扮成一位美貌少女,只见“她”发如乌云,面似桃花,满头的珠翠,一身的绫罗,好一派国色天香,使路人无不侧目。

      一路上晓行夜宿,这日来到下邳,按地址找到韩成家。韩成已成家,为人老实厚道;他有个本家兄弟名叫韩信(不是大将军韩信),却是聪明伶俐,文武全才。他们小时侯经常在一起玩耍,因此十分熟悉,见张良来投非常高兴,对外只说他是本家表弟,并在一家客栈给他找了个帐房的活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