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明山孤女 ...

  •   苏朝每年的三月,都城永烨外的明山上的桃花开得正盛,连都城的孩童都编过歌谣来唱过“九州桃花开殷苏,殷苏桃花在明山”。但是这明山啊并没有什么人气,相传东秦殷氏被一族灭了以后,东秦宁欢公主逃到此地,被叛军逼得走投无路,便跳下琉樱瀑随着东秦去了,百姓相传公主的魂魄在明山徘徊不去,从此明山便阴气重的很,山民都搬下了山,因为有谁愿意日夜与鬼魂作邻?甚至以前有采药的人去山上回来都会大病一场得失心疯,不久便会在家中自缢。
      有人请了道士上山去捉鬼,道士到了上上后看着明山这一代山清水秀养人得很,回来后怒斥众人说:“这明山山清水秀的,我看光明磊落得很,有什么鬼甚?我看是心鬼罢了。此处系天地日月之灵秀地,甚合我修行得仙。”
      于是道士便不顾众人反对搬了进去,说自己要吸天地日月之精华,集万物之灵气成仙。
      一日道士叫道童到后山瀑布去取月泉水来清洗拂尘,但那唤作涣然的道童却抱着一哇哇啼哭的女婴回来,说在路上拾得这个孩子,本想视之不管任期自生自灭,但想着师父是修仙之人,这样有损师父功德,便抱了回来。
      倒是接过那孩子,瞅了瞅,便被吓到:“涣然啊,涣然,这孩子生的龙凤之眼,贵气逼人,你我二人功德不够奉养这个孩子啊。”
      听到奉养二字,涣然便被吓了一跳,自古便有“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奉养”在当朝虽是指对父母的赡养,但师傅如今却用在这个啼哭的女婴身上,想必这个孩子必定出生不凡。
      道士抱着孩子,显得有些心烦气躁,闭着眼睛静了一会儿,涣然也不敢打扰,只得诚惶诚恐站在那里。
      “涣然,我刚才心中算了算,这孩子我们留下算了。”倒是虽然闭着眼,但是涣然却能看到他心中的不安。
      “师父......”涣然欲言又止。
      “莫再多语,此生能养着这孩子,均是你我的功德,好在这孩子生在明山,不然便会让别处的污浊之气给蚀了。”
      涣然听着师父说着这话,但总觉得有些不对,细细一想,“生在明山”?!师父怎得知,明山向来就是百姓忌惮之地,若是要遗弃孩子,人们不敢冒着得罪鬼神来进山弃子,那么就是说这个孩子——是在明山出生,这更让涣然心中不安,明山在自己和师父搬进来前荒无人烟,又怎么会?
      道士看出了徒弟心中的疑惑:“涣然,你跟着为师虽有三年了,但修行还不够,就不要揣测了。”
      看师父看透了自己的心思,涣然便低下头来:“是徒儿修行不够,请师父宽量。”
      从此道士便和涣然依山而居养下了那孩子,道士本是不念功名之人,自从出世那刻起,便摈弃了自己的一切,所以便也就没有姓了。但孩子总得有个名,道士说这孩子以后会一生光亮所伴,所行之处必定阴缺阳满,便唤作阿芒。
      几年后进山采药的人说看见那道士养了个小孩儿,有人说是那道士欠的风流债和别人生下的孽种,也有人说是他在城外捡的弃婴。道士十分疼爱那孩子,为了养活那孩子不得不收起自己想清心寡欲的修仙之路转而开了私塾授课。道士宝贝那孩子得不得了,据上山求学的孩子们说当他们在私塾求学时,那女孩儿从来不露面,被道士藏在房里,说是说是女儿及笄之年会遇到命劫。可倒是却还未等到孩子及笄便撒手人寰去了,涣然本是京城贵族子弟,上山修道不过是祖母为了保护他不让他陷入宅门暗斗中,现在其他几房斗得所剩无几了,便让人上山把公子给请回去了。尽管涣然觉得自己在此刻离去有悖道义,留下阿芒孤零零一人,虽说二人无血缘关系,但阿芒毕竟是在自己的照拂下长到如今,自己早已将她看作亲妹,便书请祖母让自己带这孩子下山。
      老太太素来疼爱这孙子,便也同意了。只是安个什么名头?不如就将这孩子收作四房的养女罢了。四房是自己的庶子,生母是自己的陪嫁丫头,四老爷的母亲死得早,老夫人作为主母便将孩子抱过来养,但由于对着孩子过于疼爱,导致这孩子过度嚣张跋扈,前几年才成亲几日就因为打架斗殴死掉了。而这新娘子便守了寡,老太太之前也没怎么关照这四夫人,但还是按照府中夫人的吃穿用度给她,四夫人出生卑微,性子又与世无争,才免于这些年的争斗。但最近几年,四夫人的胞兄谢瑞在朝中大有作为,便不得不让老妇人觉得要笼络一下谢家。所以便把这孙子带回来的女娃给四房当养女。一是拉拢谢家,让谢瑞知道她的妹妹在萧家没受欺负,三是到时候等这孩子长大,找个门当户对的让四夫人一起跟着养女过去。
      三日后,涣然,不,萧怀竹便带着阿芒回了萧家。萧怀竹的父亲是如今太子太傅,家门虽不比那些个国公府显赫,但也算大臣之门,那些趋炎附势之人便纷纷上门恭喜萧五公子学成归来,老夫人又得山女为孙女。这山女之称是老夫人让府中的人散出去的,萧老夫人历来看重面子,若是说不明不白认了个道士的女儿当孙女,不免被人笑话,便对外说此女乃山神所赐,寄托在那通天道士那里长大,如今道士仙逝,萧家心善便认了回来,也算对鬼神的敬重。苏国人向来敬畏鬼神,而且这萧家乃如今深受圣上喜爱的太子一派,便也不敢嚼舌。
      “来,阿芒,让祖母仔细看看。”萧老夫人一面慈孝地看着那身着碧衣的孩子,女孩约莫十一二岁的样子,自小在山上长大,按理说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应该发怯,但是毫无怯意,可爱地向老夫人跑去,老夫人也满心欢喜地将孩子抱了抱她:“阿芒真是个粉雕玉砌小人,与我的嘉儿小时候一样讨人喜欢。”
      萧老夫人这里说的嘉儿叫萧嘉蔷,是大老爷的第一个女儿,也是府中的第一个孩子,再加上又是嫡出,深得宠爱,前几年嫁给了李丞相的嫡出小儿子,才子佳人很是幸福。但这里老夫人将阿芒比作已出嫁的大小姐,众人不免心中起猜测,看来老夫人便是很其中这孩子了。
      老夫人想起这孩子还没见过谢氏便说:“阿芒,你还没见过你母亲吧,去拜见你母亲四夫人吧。”四夫人向来是心善之人,本就想着自认倒霉一生就这样常伴青灯孤独,没想到老夫人居然送了自己一个这么可爱的小人儿,便对老夫人感恩戴德。
      “阿芒,来娘这里。”四夫人眼中放着异样的光彩,那是完完全全对于这个孩子的疼爱,像五公子一样,并不是其他人那样逢场作戏。
      阿芒也感觉得到自己“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便轻轻的唤了声“娘”,相比于那句冷冰冰的“母亲”,“娘”这个词更让四夫人欢喜,便抱着这孩子一刻也不曾放下。宴会之间,四夫人带着阿芒见过了大老爷大夫人,还有大公子萧怀远,三公子萧怀深,六公子萧怀玉,以及府中的小姐们。
      这时大老爷的三姨娘凑过来说:“恭喜四夫人的如此一个乖巧的孩子,这孩子看样可是个美人胚子,想必以后老夫人必能为七小姐寻得个好夫家,那四夫人也就享福了。”
      四夫人淡淡地回了句多谢,她素来不喜欢这位三姨娘,她为人争强好胜,靠着大老爷对他的喜爱处处针对着大夫人,天天正事不干在大老爷和老夫人处讨巧卖乖。
      四夫人向来不喜欢这种热闹,于是便借着身子不舒服为由,带着阿芒回去了。
      四夫人虽然平时一副无悲无喜的样子,但是却生得美丽,那种气质非常人不可比拟,仿佛一株梅花,清冷却从不暗淡。她对别人冷淡,但是对自己院里的那些丫头妈妈们却很好,在萧府人缘不错。
      “阿芒可喜欢今日的那些个场面?”四夫人问道,然后拿着前几日送来的软烟罗帐子给阿芒绣一些女孩儿喜欢的样式上去。
      “阿芒觉得有些吵闹,而且空气有些闷,但是待在娘的身边觉得很是幸福。”阿芒睁大了眼睛看着谢氏说道,拿起云桂酥细细尝着。
      谢氏温柔的说道:“你这孩子,真讨为娘喜欢,但是阿芒,有些话只能在娘更前说,甚至老夫人身前都不能说,知道吗?”
      阿芒说:“女儿懂了,那涣然哥哥那里可以说吗?”
      谢氏笑了笑,这孩子还真是天真,想来五公子也不会害这个孩子便说道:“当然了,你五哥哥可是除了娘以外阿芒最亲的人了,但是阿芒,以后不能叫五公子涣然哥哥了,涣然是他道名,现在他已不再修道,你叫他五哥哥就行了。”
      谢氏便安静地在那里绣着东西,阿芒边东一头西一头地看着这屋里的摆设。谢氏觉得这孩子生性可爱,在明山无拘无束的长大,在这屋子里也许是受了限制,便让几个丫鬟带着七小姐去院子里玩玩。丫鬟们哪想到这七小姐却来了个金蝉脱壳,又不敢惊动在午歇的谢氏,便只好自己去找七小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明山孤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