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 雅鱼贤淑传百世 范蠡相伴共患难 ...

  •   月色如水,静静倾泻在越国王宫之上,那银白的月光犹如仙女的羽裳,为这座历经沧桑的宫殿增添了一层幽深而神秘的面纱。

      在这离愁别绪交织的月光之夜,范蠡孤身一人,静静地伫立在宫墙的一角。他的目光深邃而辽远,似乎能够穿越那层层叠叠的山峦,再次回到那段与雅鱼携手共度的艰难岁月。

      当初,越国战败的噩耗传来,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击打在每一个越国人的心上,整个国家好像瞬间被悲痛的阴霾笼罩,哀嚎声此起彼伏。

      在那艰难的时刻,雅鱼,作为勾践夫人,以坚定的信念和毫不动摇的勇气,毅然站在了勾践的身边,与他携手并肩,共同面对向吴国求和的艰难抉择。

      当求和的消息传来,夫差命令勾践夫妇及众多越国王室子弟必须前往吴国作为人质三年,雅鱼心头一震。她明白,这代表着自己将与家乡父老长久地别离,或许要在陌生的土地上度过难熬的日日夜夜。但身为勾践的妻子,她清楚自己与丈夫的命运紧密相连、难以分割。

      雅鱼凝望着窗外的月光,思绪纷乱。这轮明月,静静地守望着越国的山川大地;如今,将伴随她踏入陌生的国度。

      她开始整理行囊,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记忆,牵动着她对越国的挚爱之情。出发之际,她的手指轻轻触碰着那些熟悉的物件,过往的种种情景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她决定将那份对越国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忧虑一并压下,因为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不能轻易流露情感——她要为勾践、为越国,守住内心的信念与力量。

      在月光的映照下,雅鱼与勾践携手踏上了前往吴国的旅程。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与挑战,但他们紧紧相依,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家乡的不舍之情。无论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他们都将共同面对,一路前行。

      范蠡,这位越国的智者,曾有机会逃离战争的阴影,追寻一份人人向往的安逸与自由。然而,他选择面对风雨飘摇的越国。

      他的眼中,映照着对勾践的深沉信任,对越国的执着热爱,还有与雅鱼之间那难以言喻的心灵共鸣。

      于是,他没有逃避,没有犹豫,默默地加入了那场赴吴的征途。那条路,充满了危险与艰辛,每一步都仿佛重若千斤。但他走得坚定,走得从容,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早已与古越大地、与古越人紧紧相连。

      在吴国漫长的三年里,范蠡如影随形地陪伴着勾践夫妇。

      三年中的每个日夜,都似乎被等待与折磨拉长。他们共同承受了吴王的羞辱,体验了身为囚徒的苦难,身心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某个寒冷的冬夜,吴王宫中灯火辉煌。勾践夫妇被召去为吴王献舞,范蠡则只能在角落里默默观望。他看到雅鱼在舞动中微微颤抖,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似乎在无声地告诉他:“吾等须矢志不渝!”那一刻,范蠡的内心被深深触动。

      每当勾践身体抱恙,雅鱼总是不离不弃,守护在他的床榻之旁。她以纤细的手指轻抚他的额头,那温柔的动作如春风拂面,低沉而婉转的声音如清泉流淌,给予他深深的安慰。

      与此同时,范蠡总在一旁默默地调配着草药,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勾践的关心和对雅鱼的敬意。尽管三人之间未有言语,但他们的心灵相通,情谊深沉而厚重,好像有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紧紧相连。

      范蠡还清晰记得,有一次他被一位吴国监军欺辱,心情跌至谷底。那晚,雅鱼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来到他的房间,轻声说:“此吾依梓里之方熬之,冀为君稍致暖意。”那一刻,范蠡的眼眶微润,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情。

      可以说,那患难与共的三载岁月,已深刻在勾践夫妇和范蠡的生命中,成为他们内心不可磨灭的记忆,并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命运轨迹。

      最终,越国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战胜了吴国。范蠡与雅鱼并肩立于越宫之上,仰望碧空如洗、白云悠悠,心中百感交集。

      然而,胜利的喜悦与兴奋并未持续太久。

      复国后,勾践与范蠡、文种之间的裂痕逐渐显现并扩大。勾践的猜忌与计划构陷让范蠡感到心寒与失望,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与勾践共同面对困境与挑战了。

      而力劝范蠡逃离越国的,正是雅鱼。在得知勾践将对范蠡不利后,她当机立断,告知范蠡尽早离开这是非之地。她深知范蠡的才智对越国而言何等重要,绝不愿见他因勾践的猜忌而身陷囹圄。

      雅鱼原本可以运用其权力和地位,为范蠡和西施铺设一条逃离王宫、远离纷扰、逍遥江湖的道路。然而,她出于对范蠡的器重和对西施的鄙视,最终选择了放弃。

      在雅鱼的眼中,西施已被夫差玷污,不配再与范蠡这样的完美男子结合。她担忧范蠡被西施这个红颜祸水所迷惑、所牵绊,因此她希望范蠡能远离西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崇高的声誉。

      雅鱼这一决定,虽然出于保护范蠡的动机,却也让他失去了与西施共度余生的机会,令他深感痛苦和无奈。

      于是,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范蠡带着对西施的苦恋、对雅鱼的恩情以及对勾践的遗憾,默默地离开了越国。他明白,自己再也无法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归属和安宁,必须去寻找新的生活和方向。

      而雅鱼,因在吴国的屈辱经历而深感自己不再纯洁,不再拥有担任国母的资格。丈夫既已复国,她也无法再享受那份尊贵和荣耀,也无须再承受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于是,她选择了自尽,以保全自己的名节和尊严。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雅鱼视西施为妲己妖孽,将她沉入江底。这一举动让远走他乡的范蠡震惊不已,最终使他遗恨绵绵无绝期。

      如今,范蠡已经投身于二十世纪的洪流之中,他是否还能再次遇到雅鱼这位曾经的红颜知己?雅鱼的转世是否还会对西施的转世持有同样的鄙视和嫌弃?这些有趣的谜题都等待着读者去一一揭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