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狼烟腾起,黄沙满天,战马嘶鸣,忠骨埋地,宁碎不毁誉。那天,太阳已经落山,火红的余晖洒落在草原上。那晚,他无畏的冲向狼群,挥烂了长鞭……
翻来《火印》,就被它的场景所的吸引,落日的余晖,柔软的青草,温顺的羊群。而在少年挥鞭的那一瞬,又被深深的震撼。即使拼尽所有,也依然坚守。少年趴在父亲的背上,回头望着目含歉疚的白驹,咧嘴微笑。
坡娃一家与他救回来的的小马驹雪儿在野孤峪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爸爸有时叫她“丫头”,妈妈有时唤她“闺女”,她就是他们家的一份子。坡娃的窗户是与马厩相连接,每天清晨伴着阳光,睁开眼来都可以看见他的小马驹,在他看来,幸福莫过于此了。
然而随着第一声炮响,云翳阴沉了,战争开始了。日本军队的皮靴踏过草原,干焦的路上扬起一蓬蓬的灰尘。他们的国家太小了,因此朝思暮想着要吞并天下。但是他们那个小小的国家,不过就一点儿人口,为什么能把双脚踏在别人的土地上,大摇大摆的踏进别人的家门,并霸占了那么大的地方? 作为儿童读物,作者并没有刻意的战争的血腥与惨痛,也没有肆意的展现我们的仇恨与对立,只是我们应当仔细的思索。一九四五年,历经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我不知道在这场持久战中历经了多少磨难,流下了多少鲜血,牺牲了多少战士。但是七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从一个被人随意践踏凌辱的国家,一步步的走到如今,繁隆昌盛。《火印》印刻着我们不能忘记的一切,那血和泪铸成的历史,不管是耻辱还是荣耀,我们都需要一一铭记。
《火印》它有对战争的思考,但不仅仅就是这些。它选择的路数是战争,但更在意写战争中的人。写马,却是把雪儿当做有血性,有气节的人来写;写坡娃与雪儿,与瓜灯和草灵之间的深厚情谊;写日本小军稻叶,却展现了少年心中的爱与同情,对雪儿和小马驹无微不至的照料;写日本军官河野,在他血腥残暴的行为中,又有着一丝不忍,不让稻叶上前线。我忘不了野孤峪中的温情,忘不了坡娃几人去偷马时的决心,忘不了那个腿受伤的小哥眼里的火热,更忘不了雪儿的‘咴咴’嘶鸣……“火印”是铬刻在雪儿身上的耻辱,是印刻在坡娃心中的煎熬,确也是他们在苦难之后成长的见证。雪儿是一匹马,但她更像是一个有人格的人,有尊严,有智慧,有悲悯。当看到野孤峪的残垣断壁,当野孤峪中的人们带着恶意望向她身上的火印时,她低下了自己头颅,静静的沉默。她要血洗自己的耻辱。于是,在黄沙漫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上一匹的骏马驮着一位战士风驰电掣般的冲刺,不知疲倦。
面对着千疮百孔,一片废墟的野孤峪,大家的心中沉痛,然而活着的人就是希望,经历过战争,我们更加知道生命的可贵,愈加珍惜。在《火印》中,我看到了坡娃与雪儿的坚韧不拔,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奋起战斗,看到了战火过后家园、国家重建的希望……我知道那些爱与悲悯从未远去。
夕阳落下,皎洁的圆月缓缓升起,清冷的月光笼罩着整个草原。那时,她昂首抬蹄,以悬崖勒马的绝美姿态‘咴咴’的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