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十月(上) ...

  •   好不容易到了十一小长假,长安难得有了时间能回趟家,便提前跟人换好了班,在放假前两天就兴冲冲地收拾好了行礼,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回家的卧铺。

      她人在火车上,心却像长了草一样,毕竟已经快一年没有回过家了,随着火车晃晃荡荡地急速前行,她也在这摇晃的渐韵律中逐渐放松了紧绷的神经,慢慢进入了梦乡。

      长安家在大东北的雪城,北方的秋天干燥而透着即将入冬的冷意,天蓝而高远,风大的只能眯着眼揪着衣领前行,十月的天气已经有不少妹子穿上了厚呢子大衣,但还是有少数俊男美女想要在这冷意里坚持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长安拉着箱子随着人/流下了车,往地下通道走,她一出出站口,就看到了抬头张望着寻找自己的老爸。

      老爸也是趁着十一,难得休假。

      父女俩欢欢喜喜地上了出租车,长安听着老爸跟司机师傅交谈着近年来家乡的变化,她不由得露出一丝带着怅然的微笑。

      家乡的变化实在是太巨大了,在这北方的边陲小城市,没有煤矿和石油,却因着与俄罗斯接壤,便有了对俄贸易支撑来发展,所以这几年里也是日新月异。

      到处都在修路,明明10分钟左右的路程,愣是因为修路绕行而多出一倍,又因风大刮起的粉尘,不得不让人眯着眼睛,时间一久也都有点灰头土脸。

      直到进了家门,洗把手脸换上居家服,抱着老爸早给煮好的还蒸腾着热气的红枣茶,长安披着薄被团缩在沙发上,才舒坦地长叹了口气,没来暖气的十月,家里还是太冷了。

      虽是十一,长安也没有能真正闲下来的时候,走街串巷探访亲朋好友,各种大小聚会也挤满了她的行程。

      2号这天的傍晚,长安跟闺蜜逛完街,大包小包地打车往家走时,突然接到了老爸的电话,让她赶紧去奶奶家,说是大爷犯病了。

      长安也没下车,让司机师傅径直开去了奶奶家,她一下出租车,便看见一堆人在七手八脚地把她大爷往救护车上抬,她大娘带着哭腔嘱咐她回家照看奶奶,长安点点头,便往楼上跑。

      长安一进门,便看见邻居奶奶拉着自家奶奶的手坐在客厅里,长安跟来帮忙的邻家奶奶道了谢,送走了她,便把自家奶奶搀扶着进了屋子。

      奶奶有点小脑萎缩,所以记忆总是时好时坏,但这时她也是眼泪汪汪地问着发生了什么事,长安哪敢跟她说大爷犯病了,只说是有事出去一趟,便转移了话题问道:“奶,你吃饭了么?我给你整点饭,你先吃着吧?”

      奶奶虽被转移了注意力,但还是思维迟缓,她慢吞吞地说:“没吃呢,确实饿了。”

      长安看着厨房里已经炖好的豆角,猜测是大娘之前做好的,她翻开电饭锅只见有米粥,又手脚利索地用小蒸锅热了两个馒头。

      她哄着奶奶吃了半个馒头喝了一碗粥,自己才匆匆喝了半碗粥,毕竟她心里存着事,不知道医院那边的情况如何,也没心思吃饭。

      她虽然跟大爷没什么的感情,也因着上学接触时间越发少了,但是她还是希望大爷能好好的。

      等到了晚上10点多,大娘才急匆匆地回来了,长安大致问了问情况。她大爷昏迷了,住在监护室里,不过老爸在那守着,换大娘回来休息,长安便往家走,并答应明日过来换大娘去医院。

      长安打着手电,步履匆匆地往家赶,在路上又给老爸打了电话,知道医院那边没有陪床椅,于是决定回家把家里的导演椅给老爸送过去,好让他晚上可以半躺着睡一睡。

      医院离家里很近,只有步行5分钟的路程,又都是带着灯光的大马路,老爸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长安来到医院,给老爸把导演椅支好,然后坐在病床旁的椅子上,一边小声跟老爸交谈大爷的病情,一边看着大爷的脸色。

      他脸红红的,像蒸熟了一般,歪着嘴打着如雷鸣的呼噜,血压十分高,泵了三个小时的硝普钠也没有降下去。

      长安接着看了看大爷照的颅脑CT,脑出血外加右脑囊肿,昏迷原因待查。一看这她心里便有了数。

      这关,不好闯啊。

      随后两日,长安奔波于奶奶家与医院,也只有晚上才回家睡个几个小时,直到她不得不返校的前一天。

      临行前一天晚上,大娘的妹妹花姨过来帮忙看奶奶,好让长安有时间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也好赶早上六点的火车。

      长安随身行李很少,因着她知道大爷的情况不太好,便决定再去医院陪陪他。

      到了医院,大娘把今天新拍的胸片拿给长安看,长安一看,呵,肺纹理那么粗,胸部CT也一大块炎性病灶,然后她又到了医生办公室,查看了一下新出的血液指标,血象两万多。

      长安心里有了数,这是肺感染了,结果一问大夫,还没给抗生素,长安顿时着急了,这脑出血昏迷再合并这么严重肺感染,还不赶快用抗生素压住,再把心衰勾起来可咋办。

      值班大夫解释说,医院有规定,过了下午4点不给做皮试,又说自己不是主管大夫,等明天主管大夫来了让他决定具体治疗方案,随后也没理长安,便匆匆忙忙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长安找了半天也没再找到人,气得只能先回病房。

      大娘看长安,脸色不好,便追问发生了什么事。

      长安瞥了一眼正在旁边床测血糖的小护士,故意放大了音量开始跟大娘解释目前大爷的病情,顺便还故意说:“不给皮试就算了,先给上不用皮试的左氧氟沙星也行啊,而且我话都没说完,大夫就走了,哪有这样的?这还全市第一的医院呢!”

      长安用余光看着小护士走了出去,便也没再说别的,只悄声嘱咐大娘道:“今天先多观察大爷的情况吧,人家不给用药咱也没办法,毕竟落到人家手里,县官不比现管,明早一定要在查房时要求赶快加抗生素。”大娘点点头应是。

      不过幸运地是,在长安临回家前,小护士黑着一张脸,把左氧氟沙星给挂到了液路里。

      临走前,长安听着着他依旧震天响的呼噜声,又看着他因发热而潮红的脸颊,心里不由一酸,因为她知道,或许这就是最后一眼。

      她握住大爷的手,也不管大爷听没听见,说:“大爷,我回学校了,你好好养病,早点醒过来!”

      长安能感觉到大爷虽然醒不过来,但他还是用力地握住了长安的手,顺着他的眼角,一滴清泪滑落。

      长安强忍着泪水,回握了一下大爷的手,在大娘的催促声中,撤了手,走出了医院。

      第二天长安匆匆上了火车,十一小长假的最后几天,铁路系统拥挤程度不用说也知道。一路摇摇晃晃,等长安过了迷糊劲儿,她才往大娘手机又打了电话。

      大娘说她走后,值班大夫又来了,说了一堆酸话,什么你家有大医院的,咱惹不起巴拉巴拉,给大娘气得胸口窝疼,但她也没办法只能赔礼道歉。

      长安气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也只能安慰大娘道:“算了,大娘别跟着那个小大夫生气了,看年岁估计也就是本科毕业就出来上班了,只要把药给咱用上就行了,明天上班,咱再跟主管大夫好好沟通一下吧,不过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现在大爷的情况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后来长安陆陆续续打了几个电话回家,又听爸爸说,住了半个月院了,大爷的病情倒是稍微稳定下来,但总共就只见过主任来查过一次房,平时也就早上主管大夫过来瞧一眼,病情啥的也不让多问,一问就是你家有大医院的大夫问她去,要不就是让转ICU。

      这事让小姑妈撞见过一次后,她这个暴脾气愣是没忍住,拍桌子叫板就直接让姑父给他发小打了个电话,姑父的发小就是这个医院的院长之一。

      当天下午大主任带着一帮大大小小的大夫们就露了脸,并耐心地解释了病情,还热心地询问了要不要换一个单人间。

      大娘苦笑着摇头拒绝了主任,并十分感谢主任能够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过来关心自家病人云云。

      长安听后摇了摇头,小地方的西医院就是这个样子,怪不得说医患关系紧张呢,仗着小地方就这么一家好医院,病人也不好得罪他们。

      不过就拿自己学校附属医院这么大的医院来说,哪个大夫不是耐心地给患者看病、给家属解释病情?哪个病房主任不每周至少查一次房的?

      总之,还是那句话,县官不如现管。

      一说到医疗环境,就必须提到最近搞得如火如荼的医改。长安心里也明白,虽然大环境医疗改革势不可挡,大家对此也褒贬不一,不过哪次改革不是翻来覆去改了又改才呈现最后好的模式?我们势必要对国家有信心,对这个年轻的政dang有信心。

      不管怎样,她有一个放在心里的硬道理,那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无论今后大环境如何,只要她坚持继续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继续锻炼自己的情商,耐心地服务于病人,她就一定能当一个好大夫,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十月(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