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斯月满桥霜】 ...

  •   淅淅沥沥的春雨一场连着一场,天地之间仿若张着一层薄薄的轻纱,湿漉漉凉悠悠,润湿了廊下窄窄的小道。

      园子里红的更红,绿得更绿了。我倚着窗子,支颌呆呆而坐。窗下的芭蕉是新栽种的,树树茂盛,叶色嫩绿可爱,雨点轻打,其声时而如春蚕咀嚼桑叶,时而如山泉铿然泻落,时而如玉珠弹跳,时而如鼓声点点,时而又如铮铮流水琵琶之声。据说怀素把他的居所称为“绿天庵”,此刻檐下的芭蕉虽不能比,也堪是“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了。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我心里模糊地想着,芭蕉的言外之意,竟是“愁”么?

      “又在发呆了。”碧云敲敲我的脑袋,抿嘴轻笑着。

      我一惊,懒懒道:“偷得浮生半日闲……好久没有安稳坐坐了……”

      碧云掩口一笑,道:“可怜见儿的,半日清闲也给不得你了——娘娘吩咐,把前儿新开的那盆水仙送去永和宫。”

      永和宫?德妃的住处?

      我愣了愣才想起,前几天德妃遣人送来了几色绸缎,说是身在安徽的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差人送回来的。隔了几天,这是要回礼了。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离京也有一个月了。我依言遣人给丽景轩带了话儿,请他们按照十三爷留下的图样儿,再去原样烧来。哪知道,没过两日,竟然浩浩荡荡地给我运来了两个藤箱子,里头装得满满当当,全都是一模一样的花盆儿。

      这下子,连良妃都给惊动了。我满脸黑线地把花盆一个个整整齐齐码在屋角,无语望着这堆小山,忽然很心累。

      倒是良妃,看过了进呈的花盆儿,一下子来了兴致,命人搜罗了几十株半开的水仙,一一置在瓷盆里,一时之间,永寿宫大大小小的房间里,尽是幽幽的花香。不管走到哪儿,一抬头,总能看见盈盈盛放的水仙。

      我步履匆匆,一边儿回想,心中犹觉得好笑。极目四望,眼前一年春好时节,正是花谢花开的时候。桃梨已然飘落,但并没有将春瘦了下去,满园的红黄杜鹃灿然绚丽,茸茸的红花绿草如云铺展,来赶春天的热闹,蒲公英儿不甘寂寞,打着小伞神游。柳树已经依依的有模有样,那种绿还是新鲜的神态,每片叶子都在抖擞着蓬勃的生机,隔着细如牛毛的雨丝,真如一幅浓情缱绻的春光图。

      捧着水仙,一面游目四顾,一面暗自赞叹。刚上了一处小桥,眼见一阵风过,细细碎碎的桃花瓣吹落到池面,引得水中五颜六色的锦鲤来接喋。我瞧得兴起,兴高采烈地抱着花盆儿探身去看,口里忍不住轻声哼着小曲儿:“我将这锦鲤兜,网索来收。村务内酒初熟,恰归来半醉黄昏后。暮雨收,牧童儿归去倒骑牛……” 渐渐忘情,流连池边,竟有些舍不得走了。

      直到日头儿又偏了些,不能耽搁了,我才恋恋不舍地走开了,口中犹自哼唱:“……一春长费买花钱,每日里花边一醉眠。喜春来百花都开遍,任簪花压帽偏,花间仕女秋千。红相映桃花面,人更比花少年,来寻陌上花钿。来寻陌上花钿,正是那玉楼人醉杏花天,常言道惜花早起,爱月夜眠……”

      “那边儿的大姑娘,且站一站。”一嗓子尖尖的响了过来。

      我浑没在意,匆匆又走了两步,忽觉不对,迟疑着慢慢停了下来,回头一看,嗬!是康熙身边的李德全,李公公,现任的大内总管,负责皇帝饮食起居,銮舆侍卫,总管太监、宫女,总而言之……算是我的顶头上司。

      我客客气气、恭恭敬敬地上前请了安。虽然手里捧了花儿,请安姿势难免打了点儿折扣,他倒也并没在意,只拿眼上下打量了我一会儿,扯着腔儿问:“你在哪儿当差?”

      我屈了屈膝,说:“回李公公,奴婢是永寿宫的,名叫语禾。”

      他神色淡漠,点点头,道:“这花儿是主子的?”

      我心里揣度着,一闪念间转了几个圈儿,还是不明白他想问什么,只好老老实实道:“奴婢奉主子的谕,把这盆花儿送到永和宫去。”

      “哦……”他沉吟了一会儿,转身道:“你跟我来。”

      我满脑子问号,正待开口相问,想想,还是闭了嘴,默不作声地跟在了他身后。这位总管大人年纪不小了,步子倒很快。眼看着越走越远,地方越来越陌生,我愈发惊疑不定,却不敢有丝毫迟疑,只是亦步亦趋地跟着。

      绕过两道门,地方愈见阔朗,我乍着胆子四处张望了一圈儿,嘴巴渐渐张大了,僵直着,硬是合不拢,浑身不自禁打了个激灵——这是乾清宫!

      我有点儿慌神,还没会过味儿来,前头的李德全一抬腿儿,进了偏殿。我在门口下意识略停了停,咬咬牙,抬脚迈过门槛,行若无事地跟了过去。

      “把花放在这儿。”李德全指了指屋子中央的八仙桌。我莫名其妙地走了过去,迟疑着把花盆儿放在了桌子上。

      李德全板着脸,语声平平地说:“你在这儿等一会儿,不得乱走,不得喧哗。”说罢,径直转身而去。

      我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但也只能扶着膝盖行了一礼,低声答应。这是个里外三进的通房,眼看着他穿过两道门,在帘子跟前站定了,没几秒钟,帘子里头传来了一个沉稳的声音,淡淡道:“是李德全在外头么?”

      康熙!

      我干咽了一口唾沫,忽然很想喝水。

      “回主子,您上回说的可人意儿的花儿,奴才今儿个给您寻着了。”李德全站在帘子外头,弓着背哈腰道。

      “哦?”声音仿佛有些意外。顿了顿,又道:“呈上来瞧瞧。”

      李德全躬身应了一声儿,转身急步走了过来。我愣愣看着他忙忙捧起桌上的水仙,转身几步掀了帘子进去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我舒了口气,心这才慢慢儿的回到了胸腔里。正在寻思要不要现在回去,再拿一盆儿去给德妃,里头又发了话,我好奇心起,不由得支起了耳朵:“……哦?叫她进来。”

      好像忽然被施了定身法,我一动不动地钉在了原地。脑子里一团混乱,正在考虑要不要趁李德全还没出来,立马夺门而逃,那边帘子一动,李德全木着面孔,面无表情地向我招了招手儿。

      我哆嗦着站了起来,一站直,心里忽然奇迹般安静下来了。眼前那扇挂着明黄文龙帘子的门洞仿佛在千山万水之外,我一瞬不瞬地紧盯着它,慢慢儿的走了过去。

      走到门口,勇气仿佛用完了似的,又好像发条松了劲儿,我愣怔着,下意识地趔趄着站住了。李德全已经伸手打起了帘子,见我茫然站定,下死劲儿盯了我一眼,拧着眉头朝里面努了努嘴儿。

      一股混合着百合、龙涎香气的暖风袭面而来,外头春寒渐起,屋里却是说不出的温暖。我站在门边儿飞快瞥了一眼,埋着头,低眉顺眼地站到了屋子边儿上,规规矩矩跪下行礼磕头。

      这是我第二次近距离看到康熙皇帝。他穿着家常宝蓝色皮袍,腰间束着明黄缎带,正在炕上盘膝而坐,面前摆着御膳。对面儿屋角端坐着一个弓腰缩背、身着官服的人,正埋头案上奋笔疾书。御炉里香烟袅袅,硕大的熏笼和鎏金珐琅鼎中炭火熊熊,把大殿烤得暖融融的。

      康熙拣清淡的小菜拈了一筷子,慢慢儿咀嚼着咽了,半晌,方徐徐道:“这水仙是你种的?”

      地龙烧得暖和,膝盖挨着地板,竟是热乎乎的,一点儿不觉得冰冷。见康熙问话,我赶紧磕了个头,道:“回皇上,是奴婢种的。”

      “唔?”康熙眼皮儿一抬看了过来,略微怔了怔,眼神儿一闪:“哦,你是永寿宫的,叶赫勒氏,嗯?”

      我低头恭敬道:“是。”

      康熙脸上的神色缓了缓,道:“不错,会作曲子,写诗弹琴,会养花儿……你还会什么?”说罢微微一笑。

      这话怎么味儿不对?我心里一紧,颤巍巍地磕了个头,嗫嚅道:“奴婢是出了名儿的程咬金,再不会别的了……”

      “哦?”康熙一愣,畅声笑道:“朕知道!女知节么!”

      我拼凑出一个比哭强不到哪儿去的笑容,不敢多话,就势低下了头。方才抬眼的时候,已看见炕桌儿上的那盆水仙,就摆在眼面前。既然康熙瞧上了,那就没德妃什么事儿了。现在怎么办呢?是不是赶紧回永寿宫再给德妃拿一盆儿?

      正低头寻思着,那边儿,康熙徐徐开了口:“廷敬,据你来看,此事有几分可行?”

      难道是熙朝有名的大学士陈廷敬①?

      我心里咯噔一下,倏地抬头望了过去。一看之下,颇有点儿失望——这人容长脸儿,金鱼眼,八字须,实在是其貌不扬。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斯月满桥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