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北方某城市,传统而开放 ...
-
因为一项比较有争议的工程,奚州从旱地变成了雨水丰沛之地。邹家生于斯长于斯,一大家人居然还生活在一起,有时候翌旸脑子里只有一件事,考大学离开家,不过爷爷还在,爸爸都做不了主,何况他呢。
这就要说说邹家,邹家现在住在城墙里面北监门胡同,翌旸的同学开他的玩笑,说他们家条件不好,现在谁家不拆迁分个几套新区的大房子,或者联体别墅,他们家三代同堂十几口人住在那个跨院里面。翌旸也懒得争辩便只说,爷爷在呢,旧房子就是他老人家的一辈子。不过邹家不穷至少这几代都不穷,以前是奚州城的富户,更是北监门街的首富,拥有北监门一半的房产,和南监门的喻家并称“北邹南喻”,不过用翌旸爷爷的话“喻家这来了才几代人呀,要不是他们天河镇穷乡僻壤来我们这里讨口饭吃,能混成个人样”。也的确,南监门原来就是地势低洼所以逃荒的外乡富人就聚集在了那里。这些个老黄历,翌旸在任何一处都无缝衔接照着背下去。
邹家家谱有诗排辈分,可是爷爷愣是给孙子起了个怪名字,没有按照家谱继续排下去,爷爷邹穆成20年代生人,闯过上海滩,也落难过土匪窝,翌旸不喜欢听爷爷说过去的事,一是实在太邪乎,二是爷爷自尊强,听着不附和几句他就生气了。在家里就是绝对的领导,翌旸总是奇怪奶奶怎么忍得了她,奶奶给爷爷伺候的妥妥帖帖,衣服鞋袜,笔墨纸砚,面面俱到,虽然爷爷在家里唯一不会发脾气的人就是奶奶了,但是似乎客客气气有些生分。有记忆以来,爷爷奶奶就住在主院的楼下,爷爷生了,两女一儿,儿子就是翌旸的爸爸,爸爸跟清字辈,叫邹清远,妈妈周芷凤,和翌旸和妹妹翌思住在东跨院,大姑妈嫁到国外去了,叫邹清慧,小姑姑邹清月住在西跨院,小姑夫方佳俊还有他们的调皮捣蛋方翌南,为了名字小姑夫和爷爷还有过不愉快,不过都是那时候的事了,谁让小姑夫是半个上门女婿,底气不足,只好听爷爷的按名字排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