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处罚与晋位 ...
-
梁才人依旧被华妃赏了一丈红,不知甄嬛还会不会像前世一般选择装病,等待时机伺机而动,要知道今时可不同往日,她的纯元脸可不再奇货可居。
果然,次日温实初还是到景仁宫禀报宜修:玉贵人心悸受惊,感染风寒诱发时疾,需要静养。宜修派绘春去看望了一下,只交代甄嬛安心静养便是,并敲打奴才好生伺候不得怠慢。
宜修比较佩服甄嬛做事果断这一点,要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前世皇上不就是因为求而不得而对甄嬛念念不忘吗?
宜修依旧指了温实初替甄嬛治病,同时命淳常在和史美人搬离了棠梨宫,让甄嬛好好静养。
对于温实初谎报甄嬛病情的事,宜修并没有揭穿,留着他以后还有用。
甄嬛的病情一传出,宫中人人都在背后笑话,无不以为甄嬛胆小如鼠,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众人对华妃的畏惧更是多了一层。
一个月后甄嬛的病仍无好转之象,依旧缠绵病榻,温实初的医术一向被宫中嫔妃称赞高明,他也治疗得殷勤,可是甄嬛的病还是时好时坏的反复。温实初只好向上禀报甄嬛气弱体虚,不敢滥用虎狼之药,需要慢慢调养。
宜修忍不住冷笑,甄嬛可真是矫情,也不看看现在的形式,真以为皇帝还对她念念不忘吗?
梁才人事件和甄嬛受惊得病后,华妃的气焰已经如日中天,新晋宫嫔中以莞常在陶柔儿最为得宠,侍寝一月后晋封为菀嫔。其次是小仪傅如瑜和小媛傅如吟,最后是惠嫔沈眉庄,只是还未成气候。
旧日妃嫔中吕昭容、丽贵嫔也还受宠。只是妃嫔之间争风吃醋的事情不断,人们在争斗中也渐渐淡忘了甄嬛这个患病的贵人。
只是今世甄嬛的首领太监,康禄海和他的徒弟小印子,并未像前世一般投靠丽贵嫔,而是被宜修收归己用,安分的待在甄嬛身边。
宜修到是要看一看,没人克扣她的份例,没有奴才背叛,没有那些她所说的迫不得已,她会不会安分的待在后宫!
日子就这么到了年底,新人入宫也有三月有余了。时近新年,宫中也日渐透出喜庆的气氛。在通明殿日夜诵经祈福的僧人也越来越多,各宫忙着把居室打扫一新,悬挂五福吉祥灯,张贴“福”字。
到了腊月二十五,年赏宜修也吩咐发下来了。即使是不得宠的或是久病未愈的,赏赐也是不少,也可以过个丰足的新年。
大年三十很快就到了。妃嫔依例被邀请参加皇上皇后一同主持的内廷家宴。甄嬛身患疾病,宜修恩准甄嬛留宫休养,不必过去赴宴。
宜修看着内廷家宴上摆放的红梅,笑的别有意味,“甄嬛,你可别让本宫失望啊。”
前世,就是这次的宴会,让甄嬛走上了宠妃之路,一飞冲天,可是今世宜修把那些让甄嬛“迫不得已”去争宠的因素去除了,“甄嬛,若是没有那些迫不得已后,你能安安分分的当你的宫妃,本宫就放你一条生路,若是……”
果然,宴会进行到一半,皇上就找个借口到外面醒酒,宜修还是让清河王周玄清悄悄跟着照顾皇上,“甄嬛,你前生的两个男人我都给你送过去了,不知今世,你,会如何抉择?”
一日皇上不知怎的看上了倚梅园里的一个姓余的莳花宫女,封了更衣,宜修就知道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甄嬛终于还是选择走了邀宠的第一步,宜修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既有对甄嬛的失望,又有不出所料的感慨。
虽说余氏只是封了最末的从八品,可是比起当宫女,也是正经的小主了。
余更衣聪明伶俐,擅长歌唱,皇帝对她的宠爱却没有降下来,一月内连迁采女、选侍两级,被册了正七品妙音娘子,赐居钟粹宫偏殿。一时间风头大盛,连华妃也亲自赏了她礼物。余娘子也很会奉承华妃,两人极是亲近。余氏渐渐骄纵,除了菀嫔、傅小仪、傅小媛等有限的几人,对低位份的嫔妃都不太放在眼中。
不过宜修并不把余氏放在眼中,就余氏那个得势就张狂的性子,早晚会把自己摔进泥潭不得翻身。
果然,一日,史美人在淳常在处用了晚膳正要回宫,淳常在便送她一程。天黑路滑,点了灯笼照路,谁知史美人宫女手中的纸灯笼突然被风吹着燃了起来,正巧妙音娘子坐着凤鸾春恩车驶了过来,驾车的马见火受了惊吓,饶是御马训练纯熟,车夫又发现的早,还是把车上的妙音娘子震了一下。本来也不什么大事,可是妙音娘子不依不饶,史美人仗着自己入宫早,位分又比妙音娘子高,加之近日妙音受宠,本来心里就不太痛快,语气便不那么恭顺。妙音娘子恼怒之下便让掖庭令把史美人关进了“暴室”。
剪秋气冲冲的到宜修内寝禀报此事的时候,即使前世已经发生过一次,宜修淡漠的心绪还是愤懑起来,并不是宜修心胸小,而是余氏把她作为皇后的尊严踩到了脚底下!
要知道,今世宜修并不是无子且后位不稳不得帝心,宜修现在育有两位嫡子,后位稳固,无论如何皇帝都不会再像前世那般驳她的面子,宜修说的话皇帝也是要认真对待的。
这次,宜修并不打算放过余氏,“剪秋,传本宫懿旨,晓喻六宫,余氏恃宠而骄,言行不谨,褫夺“妙音”封号,闭门思过一月。”余氏虽还是正七品娘子,但差了一个封号,地位已是大有不同了。
史氏放出“暴室”,加以抚慰。
“嗯,再传一道懿旨,美人史氏勤谨奉上,恪守宫规,晋为从五品良娣。”
宜修的这两道懿旨,在后宫引来轩然大波,同时也让宜修的声望大涨,众人突然想起,皇后也有贬斥和晋封宫人的权利。
而皇上和太后得知宜修的那两道懿旨,也并未有所不满,这本是皇后的权利。
一般情况下,皇后可自主晋封或贬斥正三品贵嫔(含正三品贵嫔)以下的妃嫔,贵嫔以上位份,需要皇上和皇后商讨,由皇后颁发懿旨,才是对后宫妾妃的认可。
突然之间,后宫众人对宜修的态度急转之上,热切奉承,恨不能立时表明衷心,要知道正三品贵嫔就可居一宫主位,掌一宫事宜了,这可是妃嫔的分水岭,谁会不动心?这后宫佳丽三千,能为居住为的才有几个?现在也不过才区区九人而已。
而余氏骤然获宠已经令后宫诸人不满,如此不知检点,恃宠而骄,现在获罪于皇后,可不是自寻死路么?那些被余氏压迫过的嫔妃,或者急切想要讨好宜修的人,可不就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又如何会让她讨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