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屠城 ...

  •   在温三过往的几百年岁月中,江南是她认为最美丽的地方。
      烟花三月,拂堤杨柳,柳絮纷飞,天高日暖。一弯小桥连接两岸。
      温三学人间小姑娘攥着手绢儿,袅袅娜娜地倚在桥头,假装看远处的风景。
      才子佳人的故事一般都是这么开头的。
      俊俏的穷书生匆忙之中对桥上的姑娘一见倾心,回去后便茶饭不思,寤寐思服。在得知姑娘亦有意后,书生立即振作起来,发奋读书,悬梁刺股,凭借一番努力,摇身一变状元郎,最终抱得美人归。
      然而现实是,那天温三从清晨等到黄昏,也没有一个人前来搭讪。
      天色黑下来的时候,一个壮汉终于忍不住了,大着嗓门喊,“姑娘,您这都站了一天了,到底是跳啊还是不跳啊。”
      骗子,都是骗子。难怪墨玺说,戏折子里写的都是哄小姑娘的。
      从那以后,温三每当看见有小姐们兴冲冲地去戏园子看戏,总会生出一种,啊,我是有经验的,可比你们聪明多了的优越感。
      江南的一切在温三看来都是好的,即便是那些傻乎乎只会看戏的富家小姐们也比别的地方的小姐可爱得多。
      正因为如此,在目睹了眼前的一切后,温三才觉得震撼。
      怎么会这样呢?那个美丽温柔,沉醉在睡梦中的江南去哪儿了呢?
      触目所及,皆是洪水退却后留下的泥迹,房屋垮了,商铺塌了,田地里的庄稼全都涝光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灾荒留下的茫然和沧桑。
      最可怕的是洪水带来的瘟疫。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人死去,街道上到处都是发臭的尸体。
      当地的官员早已不知逃到哪个角落,留下的是无助的平民百姓在困境中苦苦挣扎。
      一开始,人们觉得这场灾祸是那些流亡者带来的,因为他们身上背负的血腥和罪恶令天神恼怒了。于是人们疯狂地残杀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流亡者;后来,瘟疫盛行,无论什么药都组织不了死亡的临近。人们又开始大肆捕杀动物,甚至放火烧山。可是这些,并不能使灾难减轻一些。
      人们绝望了,人在绝望的时候最容易走上极端。
      道德,伦常,人性,渐渐沦丧。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被朝廷抛弃。
      生食人肉,父子共妻,叔嫂□□,在这里,一日比一日疯狂。
      于是,温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要屠城。
      很多年后,对于这场灾祸,江南一带的人无不谈之色变。对于他们来说,这段经历不仅意味着痛苦,还意味着耻辱。所幸,他们都熬了过来。能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馈赠。
      他们记得,有一位朝廷来的官员,一身白衣地站在城楼上,那么轻描淡写地就下令将全城的百姓都围了起来。
      那一天,鲜血染红了半边天。死去的人里,有老人,也有妇孺,痛苦哀嚎声一片。
      三天三夜,没有给城里的百姓一点吃喝,一直不停地在杀杀杀。
      城楼上年轻的官员始终站在那儿,就这么看着,看着,无动于衷。
      直到第四天黎明,天光乍破时分,在新的一轮屠杀开始时,从地平线飞来一匹骏马,马上的人手执黄卷,高呼,“陛下有旨,即刻开城门,放百姓。”
      于是,他们知道,他们得救了。
      而那个始终站在城楼上看不清表情的官员,他们后来也知道了,是国师,温思安。
      有人听完不禁问道,“后来呢?出了城之后怎么样了?
      ”后来啊,人们回忆着,似乎是国师抗旨不尊,点起大火,想要烧了长陵城。大火蔓延之时,百姓惊慌失措,竟然合力将城门给撞开了,这才逃得一命。
      只是可惜了长陵,一个城啊,就这么生生地烧成了碳架,半点不剩。
      至于瘟疫么,说来也怪。在那么一场惨绝人寰的弑杀和毁城后,瘟疫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甚至连那些抢家劫舍的流寇也不见了踪影。
      果然,上苍有眼,善良的人终究会得到眷顾。
      “温思安呢?那个国师就这么放过你们了?他后来怎么样了?”
      说话人脸上一僵,随即露出又怕又恨的模样,“哼,那样丧心病狂的一个人也配称作国师?违抗圣意,滥杀百姓,结果自然是不得好死的。”
      不得好死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