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南国 ...

  •   她叫南国,就姓南。
      以前是没有名字的,就叫个南三妞,南国这名字是六岁那年,一个算命的给她起的。
      那天傍晚,大风大雨浇下来,天昏地暗,一个破衣烂衫的人敲开了她家门,头上留着发髻,背上背着被雨打湿的幡,腰间拴着个破葫芦,看着像算命的,但更像要饭的。
      那人见了爹,跟他讨水喝,爹向来心善,忙招呼他进屋喝杯热茶,她那会儿正在屋里编草辫子呢,看见爹使唤忙跑去厨房烧水,又偷偷拿了个红薯揣在怀里,趁爹不注意,一把塞进那人的破褡裢里。
      那人不转眼的盯了她一会,忽的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娘卧床的东屋,不顾爹的惊呼,从怀里掏出沓皱巴巴的黄纸,右手从耳朵上取下朱笔在符上一勾,又刷地抛向天空,南国看的清楚,那沓黄纸自第一张到最后一张都画上了古怪符号,就像一张张写上的一般。
      符纸呼的烧起来,只听咔嚓一响,一条大蛇自空中坠下,已然断成了两节。
      卧床不起已经有三个月的娘,忽然腾地坐了起来,病奇迹般的好了。
      一家三口跪在地上磕头,真是神仙呐!爹赶快捧出银洋做谢礼,又要拉算命的去城里最好的杨月楼接风洗尘,那人却说:“钱,我是不要的,我只要你们家这个女孩子——与我做个徒弟,传这衣钵。”
      娘不放心,爹舍不下,那人仰天长叹,也不强求,挥笔写下一个“国”字,送她做了名字。
      这算命的说,她命里有一段痴情,需送去读书做学问,当男儿教养,断了那镜花水月的念头方能平安。
      爹娘终究是过意不去,执意留那算命的住几日,至少为他做身衣服,备些盘缠。那算命的却笑一笑,迈步走出大门,脚步蹒跚,爹娘却怎么也追不上,眼睁睁地看着他登上一只小船,消失在雨后青青的地平线上。
      南三妞懵懂地站在门槛上,上学堂?算命的是说,让她上学堂吗?
      去城南小学,和那些神神气气的,背着小书包,剪着短短头发的女孩一起?真的成么?
      爹走回来,摸摸她脑袋:“三妞,从今天起,你就叫南国啦。”
      南国乖巧地应了一声,回屋编草辫子去了,其实没指望爹妈真叫她上学堂。
      爹是开茶店的,没上过学,她娘在家里织布,也没上过学,她被炮弹炸死在省外的哥哥十四岁就去跑船了,她得了痨病咳血死了的姐,更是早早的去了,她连见都没见到一眼。
      她其实听不懂算命的说什么,只是觉得自己没那福气上学,待在家里帮爹娘做点活,其实也挺好。
      没想到,爹和娘商量了三两天,竟然给她买来了铅笔,橡皮,还用帆布给她缝了个小书包,真的送她进了学堂!
      娘说,三妞啊,娘命硬,娘命苦,丢了你姐,丢了你哥,娘可不能再把你丢了,不然娘趁早该投河去了。说完,就坐在门槛上抹眼泪。
      爹说,南国读读书也好,改明儿当女教师去,懂得也多,嫁的也高。
      南国考上了小学,成了一个小学生了,两条小辫儿变了短短的头发,每天背上书包跑过几条街,到城南小学去。
      学堂真好啊!女教师特别漂亮,穿着蓝色的长裙子,说话温温柔柔,却很有力量,跟她见过的任何女人都不一样。女教师喜欢南国,南国聪明的很,回回考试拿第一名,她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南国一准能考上省城的中学,说不定还能去北平念大学呢!
      这里还有好多小伙伴,男孩子她不喜欢,只爱和女生玩,尤其和前桌的明明是最好的,明明跟她家顺路,俩人结伴上学下学,凑一堆说悄悄话。有什么好吃的,即使自己馋的要命,也要留给对方一半。
      明明长得真好看,个子高高的,头发黑黑的,总穿着洋红色的小褂子,像人群中一朵海棠花。她是李家米店的小姐,见多识广,还有个去过上海的哥哥!
      上海!那可是梦一样的地方!
      一下课,同学们就聚在一起听明明说上海的故事,明明说上海有一条街。房子是金子盖得,金光闪闪,一到晚上开起电灯,能晃的人眼睛都睁不开,上海的街上有特别时髦特别漂亮的小姐,还有黄头发绿眼睛的洋人。上海的糖,比本地的酥糖要好吃一百倍……
      一年级的期末测验,南国是第一;二年级的期末测验,南国也是第一;三年级,南国却不去学校了,她退学了。
      一是家里生意不好做,学费也涨了,二是弟弟小民出生了。
      她的学费原本就是哥哥娶媳妇的彩礼钱,现在弟弟出生了,这份钱自然还给了南家的香火。
      南家有了香火,爹娘就什么也不怕了。再说,家里小三妞已经上了两年学,花了不少钱,这个平安够价了。
      打这儿起她就成了个普通姑娘,帮家里做活,算账,带弟弟。
      南国还是喜欢念书,趁空闲的时候借来明明的课本看一看,可她的活越来越多了,越来越重了,渐渐的,没工夫了。
      一年年的,南国在街上长大,这个小城一如既往地沉默着,地旱了又涝,日子过得紧了又松,柴米油盐倒是一年比起一年贵了。
      小民个子越来越高,眼看要六岁了,也该送进学堂去了,南国想着,开始教小民数数和识字,她认识的字不算多,但比起爹娘来,已经算是个先生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