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同年同月同日”的书吧 ...
-
从B市回到S市以后,乔雨换了新的电话,准备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这段即将开始的新生活里,不会有他了。乔雨发誓,要将他所有的一切都戒掉。只是,她曾经爱的那么奋不顾身,真的只是一个逃离,一个新电话就可以说忘记就忘记的吗?
显而易见,并不能如她所愿。又是一年的10月27日,乔雨现在最不愿意面对的一天。她自己觉得好不容易可以遗忘了,可最不愿意碰触的回忆总是会在下一秒轰然爆炸。
谁又能预料最初说好的不离不弃会变成连再见都说不出口的分手呢。
乔雨已经没有心力再去写小说了,只是偶尔还会给一些小说杂志供稿,不过完全是凭她心情而论的。S市的一些杂志社、出版社也邀请过乔雨来担任他们的主编,但是都被乔雨婉言拒绝了。她不是不需要挣钱,只是她习惯了自由。她喜欢写作,也喜欢文字,可她无法适应早九晚五的工作生活,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在固定地方重复做着相同的事,这是她最讨厌的。而且还要时不时的去维系一下周遭的社会关系,这更是她不善于处理的。用乔雨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可以她宁愿选择一辈子和文字打交道,也不想跟一些莫名其妙的小女子纠缠。
最终,为了生活,乔雨选择用她前些年赚的钱开一间书吧。有书有咖啡,这是她喜欢并向往的事情。那几年在B市打拼虽然很辛苦,但是幸运的是在那房价堪比纽约的B市中心,她省下了一大笔租房子的钱。因为一直住在顾祺家,她只需要负责日常的生活打理就可以了。在B市因为房价不知道压垮了多少人,但还是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如敢死队一样冲向B市,大目标不说,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就是,在有生之年可以不用在B市租地下室住了。
不过,要是这么说起来,她好像真的欠了顾祺一大笔的房租呢!想到这里,乔雨摇了摇头,无奈的笑了笑。
经过三个月的赶工装修,书吧也算是大功告成了!“同年同月同日”是乔雨为书吧起的名字,而在名字的左下角,有“北国”两个小小的字。这是乔雨的笔名,她给自己的解释是,这样她的书迷可以知道这个店是她开的。
可真的是这样吗?
不愿面对现实的心情就像是被包裹的蝶蛹,它想冲破束缚却不愿面向阳光,所以最终它将走向灭亡。因而才会有了作茧自缚这样的说法。
书吧的里面被分成两个区域,一部分是环形的书吧,上面陈列着许多国内外的经典还有乔雨自己珍藏的书。另一部分是时尚的休闲区,舒软的沙发和小茶几和一般咖啡厅不同的是这里除了有绿植之外,还有一些鲜花。而这些植物都是乔雨自己养的,每天用心的去打理和照顾。书吧里还有半封闭式的小包间,更适合商务洽谈和情侣约会。乔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是想将书吧和咖啡厅的概念合二为一。
书吧开业的时候,乔雨说,如果来店里的情侣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话,所有消费都可以免单。这让不少年轻人都觉得兴奋,不过这只是个噱头而已,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情侣哪有那么好找?并不是每一个人会像乔雨一样恰好遇到一个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顾祺。
因为“北国”,所以很多人都知道S市有这样的一个书吧,不过更多的是来这里谈商务或者看书小憩的人,乔雨自己偶尔也会遇到自己的书迷。有的书迷甚至从大北郊跑到大南郊,就为了体验一下这个“同年同月同日”的书吧,为了是要一个北国的签名。然而,让乔雨没想到的是,许多来S市旅游的顾客也会慕名前来,点一杯店里特色的“同年”、“同月”或者“同日”。书吧里没有轻音乐,总是在循环播放着顾祺的歌,轻松简单。
每个抑扬顿挫的音调都牵动着乔雨的神经。明明说好要忘记,明明决定要戒掉他,明明他不是毒药,可为什么却比毒药还容易让人上瘾?
怪只怪自己当初爱的那么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