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冬至 ...

  •   冬至在仲冬时节,又称“冬节”,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到来。这天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冬至貌似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所以古代人们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要说冬至这天的饮食,也是有固定的安排的。“冬至馄饨夏至面”,也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其实都差不多,总之冬至这天北京人要吃馄饨和饺子。还有两句是“冬至馄饨腊八粥”,“冬至饺子腊八粥”。所以我家这天早点吃的三鲜馅速冻馄饨,中午吃的三鲜馅速冻饺子,晚上吃的炸中午剩下的速冻饺子和炖肉外加腊八粥,母亲大人真对得起老北京的习俗!
      听说冬至这天是要涂画“九九消寒图”的,不过我从没见到过,父母也不曾提起,便罢了。有时也在想,传统文化我们还继承着多少?好像大部分的已经消失了。其实冬至这天在古代也意味着团圆,在被称为“亚岁”的冬节上,家家团圆祭拜祖先,皇帝也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只是现在即使赶上冬至了也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几乎没有“过节”的概念。要说母亲为什么会空前地按照老习俗准备冬至这天的饭,估计是受外祖母的提醒,她们昨晚通过电话。
      难得的冬至在周日,正好周一上午又没课,便住在家里了。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望着窗外的月亮,一年快结束了,竟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太快。要说,冬至这天该开始数九了,“九九消寒图”也是根据“数九”来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堤看柳,七九河开,□□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三九的时候最冷,“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可见这两个时期是最磨砺人的时候。等数满了九九八十一天,冬天过去,春天到来,大地便再次充满艳丽的颜色。

      收拾了一下东西,拿出书,进了一月就该期末考试了。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经过这一个学期居然变得这么能学习,高三我也没这样过。难道是因为在图书馆里能碰见他们,他们在学习所以影响了我?或者也因为从他们那能得到前车之鉴?不知道。埋头于书本之中,这个冬至,有点郁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