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开篇 ...
-
开国二十五年皇帝昏庸,宦官大权在握,杀尽朝中忠良.饥荒与战役不绝,百姓民不聊生…大量逃荒的灾民囤积在王城外、哭声叹声乞讨声、伴随着守卫的喝令声在凄凉的旷野中回荡..
寒冬十二月,大雪覆盖了荒原。一个年纪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拖着一卷草席,一脚深一脚浅艰难地行走着。少年草鞋里一双脚早已冻的青紫,从昨夜走到了今天正午。
那草席里卷着的是少年昨晚死去的老父,他临死前交给少年一把扇子,并且嘱咐他要进城找姜王府的大管家。
转眼间到了城门口,年紧了紧身上的薄衫,攥着仅剩的一点碎银凑到官兵面前。
“兵大哥,我进城找亲戚。”他颤颤巍巍的将钱递了出去,守卫掂了掂银子:
“找亲戚?住城里哪儿?”
守卫瞅了瞅少年身边的草席,只见席子末端露出一双灰白的脚。
“……城中姜王府。”
听到王府二字守卫挑起了一边眉毛,狐疑的又重新扫了他一遍:眼前人身材清瘦,不高的个头。头发微有波浪,深目高鼻、看面相似乎有胡人血统。
“兵大哥?”被打断了思绪,守卫没有继续深问,只是在少年经过身边的时轻轻低估了一句"保重。"
此时此刻城中姜王府里上下一团乱,老王爷前天刚刚去世、正在准备葬礼却听闻大少爷战死边关的消息。这下子继承家业的就只剩下养子姜贤。而那姜贤,却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万花楼前一对老少正在拉扯。年老的一身黑色布衣、额上缠着一条白孝巾.年少看上去二十刚刚出头,一身玄青锦缎绣着牡丹。
“少爷!求您跟我回去、府上都乱成一团啦……”老人拽住青年的衣角,找了大半个王城,总算是在这里截住了他。
“我到时候会去、你先把手放开……”被唤作少爷的青年作势进门。
“不行啦,您得赶快回去……大少爷死了!”
听到死了二字,他顿了一顿,随即从牙缝里挤出冷冷的三个字:
“死的好!”
没等管家回过神来,他狠狠的甩开管家的手、抛下了老人抬起步走进了万花楼。
“哎……作孽啊。”老人望着那背影叹了口气,抬头望着苍天。“老爷在天之灵,这就是您的报应啊!当年我就说过这姜贤不能留……您看,他如今可是要败光您的家业啊!”
老奴仰天长叹。
万花楼里,姜贤推开了迎上前来的老鸨,自己一个人找了张角落里的桌子坐了下来。他叫了一壶上好的碧螺春,俨然陷入了思绪。
‘死了,都死了,死了清静’
他嘀咕道,脑海里浮现出那个白发的老头和他那个趾高气扬的儿子,嘴角挂起一丝苦笑。他六岁被抱养到王爷府,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早已经记不得了。府里的人背地里戳他脊梁骨,仆人的孩子都叫他‘野孩子’,大人发现了说孩子两句,姜老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时姜贤背地里哭,在人前他却笑的没心没肺。就像他现在这样,嘴角扬到了耳朵根。
想着想着,姜贤放下了手中的茶。
“小二!把这茶撤下去,换酒、再来几个美人。老爷我今天要庆祝庆祝!”
说罢,小二 姜贤的目光移到了二楼,正巧看见一个身着白色绫罗、披着火狐皮斗篷的青年,姜贤顿时眼睛一亮。
“魁安兄!”
那青年缓缓走下楼梯,姜贤走上前去招呼道。
“姜兄。”唤作魁安的男子微微一笑,做了个辑。
“魁安兄好久不见,到哪里发财去了?兄弟我好生牵挂。”姜贤嬉皮笑脸的问道,一只手上去搀来人。
“哪里哪里,只不过是小生意。倒是姜兄你……我听说了,还希望你节哀。”魁安搭过姜贤的胳膊,走下两个台阶后收回了手。
他打量着姜贤的表情,那人的脸上闪过一丝轻蔑。
“节哀?……哈哈我跟你说这都是报应啊魁安兄,”姜贤大笑道,“今早我大哥也死了。”
“姜贤……”对方皱了皱眉。
“不提他们了,我们好久不见,你说是不是应该聚一聚?”说着,姜贤作势翻掌请他到边角的那张桌子.
“不巧,我今天还有事。”魁安的脸上浮出一丝笑容。“改日我一定登门拜访。告辞。”说完魁安又做了个辑、
“哼。保重。”姜贤面露不快,但也回了个辑。
“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