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邂逅 ...

  •   但凡美人,似乎都会有一段传奇性质的芳华正当。
      苏佑玲是个美人。苏佑玲那几年的故事发生在上海,没有惊世骇俗,却也百转千回,如台上青衣的唱腔,跌宕起伏,幽咽婉转,时而夹杂一段韵白,听者只觉行云流水,一眼万年,不觉唱的人已是九死一生。
      苏佑玲到上海的时候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父母相继过世,过不了寄人篱下的日子,便只身到了上海。十五六岁的苏州姑娘,穿的是在泥地里踩过的绣花鞋,拎着行李走在早春二月的上海车站,那时候的苏佑玲眼睛里满是年轻的无所顾忌。
      三二年虹口那一带有许多纱厂,过完年又是大肆招工的时候。对于那时候乡下赴上海的人来讲,女人进工厂做工是蛮俏的,代表了自食其力,至少也是受尊敬的,苏佑玲就去应招当了一名纺纱工,跟着一位师傅学纺纱,吃住全在厂里。新工头两个月薪水很低,苏佑玲也就图有个落脚地方能先安顿下来。她们食堂是饭蒸得一格格,一人一餐两格饭,即二两饭,再凭菜券买菜吃。苏佑玲和她师傅一般是打在饭盒里回厂舍吃,厂舍八人一间,分上下铺,师徒两人都是底层靠窗位置,住了个对过。
      她的这位师傅姓顾,叫顾晓春,比她大三四岁,她称其顾姐。顾晓春话不多,人好。苏佑玲进厂后最让她自己感到扎眼的是她脚上穿的绣花鞋,那仿佛就是一个不堪的记号,和工厂的环境一点都不协调;她又不敢动用那点盘缠买一双鞋,在领薪水之前只能可省则省。那天顾晓春倒是从箱子里翻出来了一双黑布搭绊鞋,还是新的,让苏佑玲试试,合适就先穿着了。“本事还没学会,倒先穿起师傅的鞋来了。”苏佑玲打趣着,把脚一伸一伸地看,厂里很多女工都是穿的这号黑布鞋。顾晓春一笑,“有什么呀,应该的。”自洗饭盒去了。
      纱厂都是三班倒,苏佑玲刚开始很不习惯,尤其是夜班,半夜好几次都是顾晓春拖她起来的。早春的天气让人特别嗜睡,她受不了苦便一个人的时候躲起来哭,哭着也就睡着了。那段时间她根本无暇出厂门,脑子里整天就有那几部机器在转作,继而一想到什么时间该上班了便心上一乍,有股惶恐,仿佛厂监“拿摩温”已经就要骂上来了。单调忙碌的日子一天天继续下去,她忽然很感到一种茫然……
      后来,慢慢的倒也适应了。领到第一笔薪水之后,少归少,苏佑玲还是拉着顾晓春去了趟集市,鞋子买还给顾晓春了,两人又买了些毛巾香皂什么的日用品。苏佑玲在蜜饯铺子里称了些话梅橄榄的请顾晓春吃,顾晓春笑笑,也就吃了三两粒,说她原本便不喜爱这些零嘴。其实苏佑玲也并没那么喜欢嗑零嘴,她主要是想请请顾晓春,顺便请请自己。这是她挣到的第一笔钞票,这之前她是体会过向人伸手的难处的,所以钞票拿到手后她也格外想请自己吃点什么。工厂的女工们似乎都有同一个爱好,闲暇时候常三三两两地外出买零嘴,女人天性喜欢嗑点零嘴,纵然她不是太爱,今天她还是像她们一样买了一些,心里分外高兴,回去却也是给同住的一帮姐妹分了,自己并未吃上几粒。
      反复的三班倒之后,苏佑玲逐渐从一派浑乱中沉淀了下来,那时已快四月了。午后洗过头坐在窗口篦头,她这一头头发着实令人羡慕,乌黑油亮,稍微刷点生发油,一绺一绺在她手里滑来弹去——她的头发特别鲜活,平时都是藏在帽子里的,终不见天日,好不容易洗过头披散着晒晒太阳吹吹风,便都调皮异常。
      她们这个厂舍的后面是郊区的油菜地,转眼几天工夫已盛开出大片旺盛的金黄油菜花,她这几天上的白班,都没注意到,今天换班休息,一看竟一乍。春季已势不可挡地到来了,和煦的风吹过窗棂,远处有一些人在放风筝,尖叫欢笑声卷挟在油菜花的气息里随风迎面扑来,一忽儿近一忽儿远,让人感觉懵里懵懂。她想睡会儿中觉,但是头发还没有干透,便只能趴在桌上稍稍眯一下,后来竟做起了梦,梦里是比现实还要慌乱惶恐的生活,“拿摩温”凶神恶煞样的责骂声不绝于耳……她是被什么东西拍打窗户的声音惊醒的,是一只风筝被她这里的窗钩挂住了,还是高处的窗钩。不远处有个青年在走过来,劈开着油菜花丛,一边收着风筝线,显然这是他的风筝,她还是带着梦里的惶惑向他问了一声:“你的风筝么?”一边已站到桌上去解风筝,一根线一挑,它自掉落下来,“谢谢,谢谢!”青年笑着答应着,一边一起玩的孩童已跑过来拾起地上的风筝,拖着他催他快些去放飞起来,她看了他一眼,他向她一摆手,自陪他们玩去了。桌上被她站了几个鞋印,她又找抹布来擦,后来记起上班的帽子围单还没洗,便拿了个脸盆去外面水龙头那里了。
      她也是在沉淀下来之后才审视起这个环境的,其实在工厂做工是辛苦而单调无聊的,同住的姐妹隔三岔五有的回趟家,有的外出给亲人寄信寄什物,而她似乎也没有什么人牵挂,闲暇时候除了睡觉就是发呆,有姐妹空闲便约了一起出去转转,买点小零小碎。她现在也嗑零嘴了,闷得慌,总是要做点事情来打发时光,因为上班是忙碌惯的,一下子空闲下来便感觉特别烦闷,她便常坐在窗边嗑瓜子,看外面天上人家的风筝。
      她现在会常备一些糕点,半夜或者什么时候下班回来饿了便垫垫饥。有爿店叫赵兴记的,他家的桂花糕很好吃,但是姐妹们都说他家的豆沙团子才是招牌,桂花糕并不算得上味佳,她却独独中意这家的桂花糕,买过好几次。有次和顾晓春去买,店堂的伙计估计有事情去的,竟无人来招呼,苏佑玲“掌柜,掌柜!”喊了两声,从里面出来个穿围单的青年,貌似做糕团的小师傅,答应着问她们买哪样。苏佑玲说称点桂花糕,向来觉得这里的桂花糕好,青年笑了,称好算好钞票另外多送给她一块桂花糕,“好吃就常来!”“哎哟,谢谢!”“不客气,您拿好……”苏佑玲接过糕点,笑着看了一下青年,竟是前几天放风筝的那个青年,他莫不是这里的糕团师傅,桂花糕是他做的?青年也记得她,却并未说什么,只是笑着和她点了个头,她一笑,挽了顾晓春自返身离去。
      这桂花糕的味道淡淡的,是一种甜丝丝的清香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邂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