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四十七章 ...

  •   胤禌的身子真的像是个漏风的皮球,开始弱了下来。虽然都调养了大半年,平常还是容易咳咳咳。这是伤了肺,要慢慢养才能好。但这慢慢指的多长时间,没有人知道。现在胤禌稍微多走几步,就咳得厉害。胤禌的随身太监小林子天生神力,又专门经过训练。就开始了作为胤禌双脚的日子。也不是说不让胤禌走动。只要在屋子里,不走动频繁,就没人管他。比如说早上起床,胤禌站在那儿,宫女太监们为他穿戴好。然后就自己走到桌边用膳。用完膳自己走到书房看书,或是需要如厕,自己走到如厕间去。
      但一旦出门了,小林子背上背着特制的椅子,胤禌网上一坐,然后小林子背着他往外走。等出了阿哥所,开始换乘轿子,去他要去的地方。这个轿子也是康熙对他的优待。其他阿哥就只能靠双脚了。或者让太监们背。但进入阿哥所的皇子们可不愿意被兄弟们看见太监背自己去上学。这可是件丢脸的事。不过如今见胤禌坐轿出行。众人都不觉得羡慕嫉妒,心里反而涌上了一丝同情。
      隆科多的事情闹得很大。刺杀太子未遂,又刺伤了皇上最疼爱的十一皇子。这让佟国维托关系想要捞出自家儿子的地方都没有了。能说得上话的都是朝廷重臣,或是宗室皇亲。宗室皇亲表示,自己肯定要帮跟自己有亲的一边啊,谁还管你隆科多啊。没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朝廷重臣就更不用说了,能坐上高位的,大家都不是蠢货,这事儿明摆着的是皇上要处置隆科多,那他们怎么会跟皇上对着干呢。
      佟国维在家里愁眉苦脸。而朝廷上下的官员们最近也有所收敛,不怎么往妾室屋里跑了。没听说隆科多做这蠢事就是为了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妾嘛。皇上本来就不喜欢宠妾灭妻之人。现在闹出这一桩,若是自己撞枪口上去可不是要遭池鱼之殃嘛。所以近段时间,各府的嫡福晋腰板那是挺得直直的。
      佟国维只有隆科多一个儿子,到底舍不得他死。佟国维便三天两头到康熙面前哭诉求情。康熙也不耐烦的很,但是佟家好歹是自己的母族,康熙也下不去狠手。一边是自己心爱的儿子,一边是自己多有恩宠的母族。康熙对于隆科多的处置一直举棋不定。
      今日休沐,五阿哥带着怀孕的福晋来给宜妃请安。不一会儿,胤禟和胤禌也来了。胤俄也被胤禟拉来一起玩。宜妃在翊坤宫里抱怨着皇上还不处置隆科多。九阿哥和十阿哥都一同表示愤慨。五阿哥虽沉稳,但对此事也颇有微词。其实康熙的皇子们都在观望着这件事。这件事代表着康熙是看中他们这些儿子,还是更看中母族。
      见直接当事人的胤禌一脸漠不关心,宜妃气不过,伸手拧了拧他的脸说:“你生下来就是个讨债鬼儿。我在这儿急上火,你却漠不关心。”
      胤禌的注意力现在正在那天买的马车模型上。见宜妃不高兴,只好说:“这有什么好纠结的吗?皇阿玛既想给我们出气,又不想完全不给母族面子。这是可以理解的。反正李四儿已死,隆科多已经伤心欲绝了。再说我也不赞成就这样杀了他。人死了,也就一了百了了。”
      几人都明白了胤禌的想法。佟家人想求的不过是隆科多不死。那就让他不死。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弟兄们运作一下,把隆科多发配到苦寒之地也是可以的。像隆科多这样生来没受过什么苦的人,在那儿一定是过不下去的。他们只要派人看着隆科多,防止佟家的人出手捞人就行了。
      如此想想,这样做还真比杀了隆科多更让他痛苦百倍。几人看向胤禌的目光中含有赞许,没想到自己的十一弟也不是个任人欺负的。
      胤禌表示,我的心眼可不大,让我受了那么大的罪,你还想好过。反正这事过后,必定会和佟国维他们结仇。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胤禌可是明白的。胤禌想了想说:“我记得佟国维这个爵位原来是他大哥的。”
      这事胤祺倒是有印象:“的确是的,后来三番之乱,佟国纲战死,爵位就被佟国维袭了。”
      “可我记得爵位优先继承人应该是儿子吧。佟国纲似乎有一个儿子,还是嫡子。”胤禌继续引得话题。
      “不错,佟国纲是有个儿子叫鄂伦岱。”胤祺知无不言,“只是这鄂伦岱是个浑人,惹了皇阿玛不高兴,所以才没让他袭爵。”
      胤禌笑着说:“父亲的爵位到自己这儿丢了,想必鄂伦岱不高兴吧。这浑人也有浑人的好处。至少他不蠢,这么多年来,就我看到的,皇阿玛升了他的官又贬官都好几次了。可皇阿玛也没把他怎么样。可见他是明白作为皇阿玛的母族需要的从来都不是强大的权势。皇阿玛对母族优待,荣华富贵绝不会缺。就像后族一样,若权势过大,迟早会招皇阿玛的忌讳的。”
      这时候连胤俄都明白了:“佟国维教子无方,怎么能担得起一族族长的责任呢。还是把爵位还给鄂伦岱吧。说来,这位鄂伦岱也是个妙人,以后可以跟他多接触接触。”胤俄由此想到了自己,出身高贵,但无缘皇位。鄂伦岱的处事方式很适合以后的他啊。
      从翊坤宫出来,胤祺就去了毓庆宫,将自己兄弟们讨论的结论告诉太子。太子一听,也甚合他意。不过他也不会让自己全部担这个责任。太子请来办差的几位阿哥,大家在毓庆宫书房商量了好久。最后由太子写了折子,大阿哥到八阿哥联名签了字。
      康熙本来就从暗卫那儿知道了胤禌的打算,也觉得甚妥。如今收到折子,他在心里感叹儿子们兄弟齐心 。于是大笔一挥,准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