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二十七年 ...

  •   第二十七年:2002
      过年的时候小南在日本团队集训,小西就休息了一天半,三十半天初一一天。初二大家都过来看老太太,四家人家都是一家三口的。大国和小贵有两个孩子,都不在!小贵有点恹恹的,觉得自己融不进这份热闹。
      小西下班回来已经八点多了。要是在平时算是早的了,她多数都要十点左右才能到家。小贵就忍不住抱怨:“大过年的,能有多少事情!私人老板就是不讲道理。”
      小西看见还没走的长辈们,把那句“加班费不少给就行”咽了回去。给长辈们拜了年,大家就陆续告辞了。
      老太太累一天了,小贵先不收拾屋子,先給老太太洗澡,等老太太睡下了,大国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小贵收尾,小西洗完澡回屋开电脑。
      小贵继续抱怨:“回来不是睡觉就坐在电脑前面玩儿,话都不多说几句。”
      小西回嘴:“总比那个连回都不回来的要好。”
      小贵叹气:“咱们一家回来后过的第一个年人就不全!”
      大国只好劝她:“他们又不是出去玩儿,都在忙工作,有什么办法,再说了,忙一点好,说明领导重视,是好事。”
      “太辛苦了。”小南男孩子也就算了,小西从小身体不好,人也懒散,现在天天起早贪黑,半年下来好不容易养起来的一点肉又下去了。
      小西铿锵有力的告诉她妈:“为了户口!”
      可不是为了户口嘛!
      小西一毕业就申报上海户口投靠父母,派出所没批,理由是已成年,要想报户口应该走人才引进。
      回到上海后,她先是在家附近的一所中学找了个代课老师的活儿。教的不错,学校领导也认可,但是因为西部十省人才保留政策,加上小西是免费师范生,想把档案调进上海成为正式老师几乎不可能。学校到也挺好,帮她打了报告想招进来,区教育局没批。小西也有决断,知道这条路不行,立刻向学校请辞,虽然只干了两个月有点对不住学校和学生,却宁可赔违约钱,学校领导也没什么办法,扣下一个月工资当违约金就算了。
      小西再找工作就把能不能人才引进报户口作为第一要求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很干脆地说干满三年就给她办户口,她也很干脆的签约,做文宣。上个月试用期一满,调岗成了老板秘书,算是升职。
      小贵知道女儿当了秘书简直是忧心忡忡,好几天睡不着,又不好问女儿什么,就这样憋了快半个月,连大国都看不下去了,“你不相信人家老板的人品,总得相信自己女儿的人品吧。”
      小贵憋了半天,“我就是怕她被人给骗了。”
      其实大国自己也有点担心。可是上海和煤市说是两个世界也不为过,他在那里的工作经验对儿女的帮助微乎其微,想说点人生感悟自己都觉得有点过时,只能反反复复告诫子女要踏实、要走正道!更何况他和妻子一辈子在体制内,对于外企、私企完全不了解。而且现在的人际关系早已不是他们那会儿了,没有人再互称同志,上海这里也不兴哥啊、姐啊这种叫法,女儿接到电话人家都称“姬小姐”,听着真别扭。后来女儿直接在名片上印英文名字,安娜,听着倒是不别扭了,就是父母反应不过来是在叫小西!
      小贵对这个英文名字倒是蛮喜欢的,自己姓安,女儿的英文名字就叫安娜。但是她对秘书这个职业真是喜欢不起来。还是大国说了:“直接问她吧,她不耐烦家里人都拐弯抹角的。再说,自己的女儿有什么不好问的。”
      小贵担心:“她不会为了户口就……”
      大国打断妻子:“你真以为她有多在乎户口啊。”
      她还真不在乎。但爹妈在乎!当年把回沪名额给了小南,他们就觉得对不起女儿,现在小西人是在上海,但是好多工作都有户籍限制,找到了工作加金也只加两金,他们总觉得女儿没保障。
      所以就郑重其事地去问小西了。
      “姑娘啊,你那个秘书到底干点什么啊?怎么下班越来越晚了?”
      ……小贵觉得丈夫问的也没多直接。
      小西几乎是秒懂父母的心思,应该说她早就知道,只不过爹妈不问她就不主动说。“老板一共有五个秘书还有俩助理,有干活的,有搞公关的,还有他喜欢的。”
      这回答比问题直接多了,当爹妈的都不知道该怎么接口!大国只好顺着说:“你是干活的啊。”
      小西反问:“你们觉得除了干活我还会干什么?”
      ……
      小贵还是不放心,“老板喜欢的是干什么的?”
      “年轻的,漂亮的,知情识趣的。”小西让她妈放心:“您觉得我占哪一样?老板又不瞎!”
      大国:……
      小贵不干了:“你怎么了?你不年轻吗?你打扮打扮不漂亮吗?你……,你就是不太爱说话而已。”
      小西觉得错重点的老妈很可爱。“知道,孩子总是自己的好。”
      小贵点头:“就是好。”
      大国松口气:这样就挺好。他们现在退休了,日子就是围着儿女过。倒是自己陆续有给几个附近小区的孩子补课,补数理化,效果不错,平时就两个,都是每周六日来。寒暑假人多一点,但也都是一对一的教,每堂课两个小时,二十块钱,比上海出名的老教师要少得多,可大国已经挺满意的了。
      他琢磨着,给小贵在社区找点事儿做,一直待在家里人要待傻的。他知道,即使有自己的陪伴,妻子在上海的生活也谈不上快乐,每个人都不是别人的附属品,都应该有自己的事做,有自己的人际圈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第二十七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