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 凯旋 ...
-
永安二十二年十月初十,定鼎门大开,三皇子苏覃率领文武百官列队出迎。皇城巍峨,百姓深衣曲裾,争相而来。官道宽阔蜿蜒,马蹄声大作,众人远远瞧去,只见一支重甲军队蜂拥而至。洛邑城内官民同乐,欢呼声不绝于耳。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拥在城外,只见领头那人头戴风翅战盔,前盔饰有风翅护额盖耳,顶饰红缨,全身披甲,□□一只黑色骏马威风凛凛。
陈国百姓间流传一支歌谣:
陈国有健儿,守护一方土。
蹩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正是说的这人。
入了定鼎门,那人翻身下马,走到苏覃面前,拱手道:“三殿下亲迎,实在不敢当。”苏覃拱手还礼,方道:“将军凯旋而归,大败黎军,是我国之栋梁,父王已在祭天台等候,将军随我来吧。”
众人行至祭天台,果见百官簇拥着陈王坐在御座上,那人去了战盔,率领属下上前叩拜。陈王身边官员过去收了印敕,众人再次拜谢皇恩。陈王身着黑色冠服,起身亲自扶起为首那人,含笑道:“子珩一路辛苦。”陈王携那人登上高台,俯视众军,朗声道:“尔等身先士卒,驱黎远陈,是我陈国之功臣,定当论功行赏。”众军齐声高呼万岁。
崇德殿中陈王设宴,已喝了好几轮酒,兴致颇高。太常早拟了赏赐折子,陈王便示意方宏意宣布。方宏意年逾五旬,留着短髯,时任太常卿一职,他站到殿中,抑扬顿挫唱道:“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将军赵彦文武兼全,定黎国之犯,功在社稷,封卫将军。副将陈昀,封广威将军。副将魏苒,封虎贲将军。余将论功行赏,犒劳三军。”
赵彦领着陈昀、魏苒等人上前接旨,拜谢陈王。陈王执了杯盏,捻须而笑,“卫将军三代忠良,为我陈国保家卫土,今又有此大功,寡人敬你一杯。”赵彦忙道不敢,这才喝下御赐之酒。
陈王已觉上头,随侍张德忙扶了,便听陈王道:“寡人倒是贪杯了。尔等随意吧。”群臣目送陈王离殿,太尉周堰一向与赵家不对盘,此时便淡淡道:“恭贺卫将军。”只这么一句,便与苏覃告辞,“太子宫中尚有事,老臣先行告退。”
苏覃淡然一笑,命内侍下去传话,不一会儿便听丝竹之音响起,身着五彩羽衣的舞者鱼贯而入。席间气氛渐起,便闻杯盏相撞、耳语欢笑不绝于耳。苏覃打眼望去,见赵彦静静坐着,脸上风平浪静。心道他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已是正二品卫将军,却能这般淡然自若,实在不宜小觑。正思绪间,便见赵彦遥遥向他举杯,忙点头一笑,喝下杯中酒。
酒至三巡,宴席方止。赵彦缓步出殿,却见丞相余宗在前向他招手,忙三步并作两步过去,拱手道:“余相。”余宗拍了拍他肩膀,笑道:“难得你有如此功绩,韵扬比你却万万不如。你父亲、祖父皆为陈国良将,而今你有此作为,他们泉下有知,也可安息了。官场复杂,你尚年轻,谨记万事三思而后行。”
赵彦知道他是点拨自己,一一应了。便听余宗又道:“你祖母尚在家等你,快些回去吧。”
朝中势力错综复杂,余宗能为百官之首,除却他懂得明哲保身之外,便是与谁都有几分交情。这样的游刃有余,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赵彦根基未稳,资历尚浅,对余宗的示好,自然高兴。陈昀跟了过来,见赵彦望着余宗离去的方向,出声道:“将军,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