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6 红楼里的小丫鬟 ...
-
苏小鱼,哦不,苏晓墨没什么感觉。她是蠢透了才会表现的很开心。当然人虽然死了,但是不还有迁怒这个词吗。不过我还是有点原则的,苏晓墨心想,这几天她废寝忘食地劝着同样悲伤地废寝忘食地林黛玉,倒是让林黛玉对她的信任和依赖程度提高了不少。再怎么说,一个六岁的小女孩也不能因为悲伤毁了自己本就不好的身子。苏晓墨的表现也在林如海心中加了不少分,倒是个忠奴,不怪被夫人提了一等丫鬟,临终前还特意说让她陪着黛玉前往贾府,倒是扬州的形式……哎,不怪夫人如此担心,连在后宅都有了风声,还连累得夫人去得不安生,林如海心想。
过了一个月,林如海召了黛玉,和她说了前去贾府的事情。林黛玉自是一番不愿,但在林如海的安抚下,还是如同原著一样由贾雨村带去贾府。只不过多了一个苏晓墨,晓墨听到林大人的“钦点”后,立刻跪在地上道:“奴婢一定为小主子打点好一切,不负老爷的信任。”如此打点了十天,他们从扬州乘船出发。
凭借着林黛玉身边唯一的大丫环的身份,官方身份八岁——实际六岁的苏晓墨在临走前去见过了林老爷。庆幸在贾敏身边呆了两个月,将贾敏的意愿基本上改得面目全非。当然,贾嬷嬷本来自请陪同黛玉前去贾府,不过被林如海以年事已高,施恩留在林府养老为由,只选了黛玉的奶嬷嬷王嬷嬷前去。不然的话,苏晓墨表示,她连巴豆都早在一年前悄悄搞到了,尽管原著没有,但万一抽了呢。苏晓墨也有机会将林老爷要给贾府的三千两银票,换成了沉甸甸的一箱子真金子。林如海当真对林黛玉疼爱,又让苏晓墨保管了银票碎银共计两千两,唯恐女儿有什么急需钱财的事,至于林黛玉、王嬷嬷那想必也是有些的。托那一箱子金子的福,林如海有点了王嬷嬷的儿子陪同前往,等到了京城就暂且在贾府附近住下,倒是多了一个跑腿的人儿。苏晓墨借此求了洗笔(柱子)同去,说是洗笔尚且年幼,于内宅内也方便些,林如海想了想也同意了。
就这样,最终上京的人有六岁的林黛玉、三十多的贾雨村、三十五的王嬷嬷与其二十岁儿子、十岁的雪雁、八岁的晓墨、十岁的洗笔,因着王嬷嬷不爱管事,船上一切安排都由晓墨进行打点。安排了王嬷嬷的儿子王福去船伺候贾雨村,剩下的人就留在在后船。晓墨雪雁自又是劝慰一番伤心离家的黛玉。
长途跋涉到了京城,晓墨先安排了王福租赁了一副轿子、两架马车,又安排着所带的两个箱子绑上马车,洗笔并贾雨村坐上另一辆马车,这才请出林黛玉直接上了轿子,在两辆马车间向贾国公府走去。
到了国公府门口,自是上了林如海并贾雨村的拜帖。这才抬着轿子往国公府内去。自是一番忙忙碌碌地见面不提,或许是因着那一箱金子,外加苏晓墨特意为林黛玉选的一身近乎素白的衣服,倒是让她们的了靠着李纨居所,一处名为秋爽居的住处,正正处于贾府的最后方。至于什么宝黛相见、起字摔玉的事,晓墨表示,这么经典的场景,我怎么会破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