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三月里的北方,依旧是春寒料峭,不知从哪里刮来的风流露着冬天的留恋与不舍。依旧光秃秃的枝干又映衬着这一望无际而又毫无生气的荒原,萧索而寂静。哒哒的马蹄声随着风声和其它不知何处来的嘈杂总是会时不时的打破这种状态,像是踏破虚空又像是逃离寒凉。官道的远处有一酒家,在这样的时节里,生意就是那样的不好不坏,不过好在还是有生意的。
      “爹,现在没人,您昨晚为了这批曲酒熬到那么晚,要不要去后面躺一下,我看着就行,有人就去喊你。”穿着墨绿色短袄的酒家丫头对那坐在店中的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说道。“哈哈哈,丫头长大了,知道心疼爹了,没事儿,现在不忙,也不累,你去帮你娘忙活午饭吧。”丫头听到这么说,也就打算掀了帘子到后面去了,刚要转身,门口一阵声响,进来了一位公子,眉如春山,眼眸清澈,身量修长,十七八岁的样子,自带一股气韵,穿着一件墨蓝色的斗篷,无论是斗篷上金线绣的花纹还是软软的白色毛领似乎都在告诉店主,这是一位贵客。

      “客官,里面请,不知客官几位?”中年男子迎了上去,按常理这样的贵公子一般都会有一堆随从,老板以为可能还在外面整理行李。不曾想那人却说:“一位,不知可有最新的曲酒?”店家老板一听,就知道这是个懂行的,世人皆知这粮食酿的酒是越陈越香,然唯这曲酒特殊,必然是越新鲜的越是为人称道。“公子之前来过曲城?小店正有一批昨夜刚熟的曲酒,这就给公子上来。小店还有些曲城特色菜,不知公子可是要尝一尝?”老板笑着回应道。“曲酒自当配曲菜,方不负来这北地一回,且挑些上来吧。”听得客人这么说,老板自是高兴地,虽说一向自得于自家的菜色和曲酒,不过毕竟仅是官道上一个小摊子,那公子竟如此抬举自家,实在是让人意料之外。

      “客人何时来过曲城?”老板上后面准备酒菜,丫头耐不住好奇。那人见是一个八九岁的小丫头,想必是这店主的女儿。“几年前了,那时曲城还在打仗,我久慕这曲酒和曲菜的名声,再加上岁数小贪玩,因而一路向北来了这曲城。”
      “哈哈哈,你不要以为我岁数小便蒙我,几年前的战事我虽是不清楚的,可是哪有人因为些许吃食便这般折腾的,而且谁不是希望离战争越远越好。”丫头一脸自己发现了真相的表情。“你倒是个伶俐的,不过可知这天下大得很,有些人为了一个女子就可以发动战争,我为了一点酒菜,多行些路又何妨?你叫什么名字?”那人似乎觉得丫头也是有趣的。
      “我叫冯丹秫,是爹爹起的名字,不过爹娘都喊我丫头,你一定是个奇怪的人。”丫头回应道。“丹秫?看来你爹爹是个读书人呀。”那人听到丫头的名字,到是有些意外。“哪里算什么读书人,不过是听过读书人说过几句话罢了,如此贸贸然的用作丫头的名字,也是实在是不知叫什么好罢了。”老板正好端了酒菜出来,听到二人对话,遂插话道,又转头对丫头说:“丫头,你娘让你进去吃饭。”见丫头转身去了后面,公子笑着回应道:“冯将军此话就过谦了吧,当年冯将军在弃文从武前可是正六品上的朝议郎,给女儿起名字这种事情又何至于假手他人?”酒家老板听到此话,收敛了笑意,正色道:“不知阁下是?”那青年斟了两杯曲酒,递于老板,抬眸道:“我姓尹,尹家的尹。”

      “可是小。。小公子?”冯克明,就是酒家老板,听到那公子的话不由得一震,小心翼翼的问道。那自称姓尹的公子却并不回答他,只是道:“世人取名字向来是“男楚辞,女诗经”,冯将军却给女儿自《周礼》中选名,足可见一片赤诚,不知这份心有没有被这闲适温馨的生活消磨了呢?”说着拿出一块刻字的碎玉,冯克明则从怀中掏出一同样质地的碎玉,二玉相合,成一兮字。冯克明又是一礼说道,“克明不敢,五年前曲城战后,收到丞相传信,诈死隐居于此,然报国为民之心不死,多年来,一直感念老丞相当年救命之恩,如今终于等到公子。”尹姓公子听后,注视了老板良久,开口道:“家父已于三年前秋天病逝,葬于诸次山尹家墓地,将军若是有时间,可以前去凭吊。”听得此话,冯克明猛然抬头,目眦尽裂,不可置信又有些不知所措,“这。。。”闭了眼睛,复又睁开,“老丞相身体一向硬朗,怎会这么突然的离开,我竟是一点消息都没听闻。”

      “父亲年轻时在战场受过伤,落下了旧疾,这些年也一直在靠武功底子支撑,当年决定举家归隐,也有身体原因方面的考虑,只是没想到青山绿水,闲云野鹤的生活也未能多留父亲几年,家父去世前说,他既然已经归隐,便是普通田间一老翁,因而葬礼不必过于铺张,合乎规矩就可以了,因而命我不要张扬此消息,所以也就没有刻意通知。父亲旧识,遍布九州,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将军隐于江湖,远离朝堂,不问世事,不知道也是自然的。若将军前去凭吊,可以带上一壶曲酒,家父生前也是极爱的。”尹公子说罢又饮下一杯曲酒。又说道:“我本不想打扰将军,然今日却有一私事不得不麻烦将军。”

      “小公子但说无妨,当年丞相有恩于我,我冯克明自当效犬马之劳。”尹公子听后,说道:“当年今上即位时,我尹家锋芒极盛,父亲思量过后,决定举家隐退,主动放权,以全双方。然我兄长一心报国,不愿就此放弃,遂留在朝堂。家父去世后,兄长回家守孝,一年前又重新回了朝堂。今上集权之心过甚,尹家作为四大家族之一立于朝堂七百余载,声名赫赫,虽父亲决心让尹家在他这一辈就此隐于江湖,但是没想到。。。如今三国相安,父亲又去了,三年过去,离宫想必以为政局已稳,起了赶尽杀绝的念头,现下我兄长尹清徐被污通敌叛国,收押在典狱,斡旋良久,才定下来林长卿为主审官,他虽以直谏敢言著称,或许对于哥哥的案子能立场相对中立一些,这也是目前权衡下,比较合适的主审官了。但是我想今上既然已经开始对尹家下手,就必然是要看到结果,而且毕竟林长卿还是这离国的臣子,所以我担心哥哥在狱中安全。我知道当年你与林长卿颇有渊源,因而还要麻烦冯将军跑一趟离城,务必保障我哥哥安全,使他可以等到我集齐证据,还他清白。至于离城的资源,稍后会有尹家人与你联系。”冯克明听后,又是一愣,他今晚受到的冲击着实有些大。如今天下三分,离国、南国和耀国,三个国家后面又有四大家族,分别是离国的尹家、南国的江家和耀国的文、韩两家。三国皇室和四大家族一直相互依存,近些年来,各国皇室的确常有集权的动作,可是从未这般直接过。四年前,尹家家主主动放权,更是让离国大小官员觉得权力之争应该就这样尘埃落定了,没想到尹家老丞相去世后,竟然再起波澜。

      “大公子如今遇险,克明自然义不容辞,只是不知小公子是何打算?”冯克明此话已然是问的有些过了,简直是在问“如今这样,反还是不反?”不知是不是因为过于担心尹家的这两位遗孤。那尹小公子也是听明白得,嘴角上扬,笑道:“我尹家对当皇帝没兴致,那离漠这般小气,着实让人看不上。我哥哥明月清风,一心想做一个纯臣、直臣,那离漠虽不给面子,我却也不会直接推翻他,毕竟哥哥的名声重要。所以你此行只要保证我哥哥的人身安全就好,至于其他,自有后手。”说话间已是不在像之前一般收敛气场,恣意张狂的气息和睥睨一切的气场更胜于冯克明曾见过的皇家气派。这话也是坦诚的让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岁数大了,一时没了反应,跟这话里的尹家想做什么做什么的内涵比起来,这尹小公子直称离国圣上的名讳实在是不算什么了。

      “我走了,谢谢你的酒菜,其他的消息尹家人会联系你的,辛苦冯将军了。”尹姓公子说完便起了身,冯克明连忙道不敢,也不再多问,送走了这位小公子。墨蓝色的身影骑着马向曲城城门方向走去,冯克明望着那身影,心下有慨叹也有迷茫,跟老丞相的智慧内敛,温雅谦和不同,这样的小公子,虽是尹家少主,但这样的气度,在如今的四大家族和三国皇室中也算是罕见的,不知是福是祸。站了好一会,转身回去收拾行李,不管怎样,老丞相的恩德是一定要报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