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人间四月,芳菲已尽。山寺桃花,犹自始绽。
据闻,京城南门外岐山寺有神明相佑,祈福求卦之事乃是一绝。于此桃花将绽之际,至岐山踏青祈福之人络绎不绝。初五,雨后初晴。桃花开得正盛,妾亦着素色轻纱短襟软裙,掩上同色面纱,携伴同行。眉间一点朱砂,风华绝代。
彼时,君等数十人正立于长亭之右,遥望东川。目之所至,烟雾缭绕。山中春景,若隐若现,似仙境,又似梦境。
犹记得,行至山顶,妾与女眷于嬉笑中误将面纱扯落,即得见众人讶异之色。妾自负貌美,故而无视他人惊叹。然妾抬眉之时,忽遇君之淡然一瞥,令妾呼吸顿窒。君之幽深明眸,君之温柔笑靥,君之深裾玄衣,君之沉稳气度立时令妾沉沦,无法自拔。
冥冥之中似有一种注定,此后,妾之心,将只为君浮沉。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人群之中,一位白衣公子执扇轻摇,缓缓道来,随行众人均是附和。
妾只得执帕掩面,却见君已收敛笑意,转身出亭。一位金丝锦缎贵妇与轻丝绿纱少女从之。
妾始知,君已有家室。
妾及笄之日,父亲大宴宾客,妾竟得以再次遇君。君乃城中有名的饱学之士,令爱林芷兰虽与我同龄,然其琴棋书法尽得君的真传,又以名士莫离为师,她的才情早已艳绝天下。
“若如,芷兰与你相较可是强出不少!”父亲抚须,虽面带笑意,言语中却颇含恨女不成器的意味。
“既然父亲终日嫌弃女儿爱玩乐,不如让女儿跟着芷兰姐姐学习便可。”妾略带赌气一提,父亲即刻便应下。妾遂以求学之名,与芷兰义结金兰,终盼得与之同师。从此日夜勤习,只愿君能闻妾之琴音优雅,观妾之棋艺超群,视妾之书法秀美。
某日,先生赞妾勤勉刻苦,大有赶超芷兰之势时,君至。自妾拜师学艺以来,虽在林府中远远见过君几次,却只是微微一福即退,只怕一言一行泄了自己心思。今日,君身着金线绫锦玄衣,腰间金丝白玉腰带愈发称出君之风流倜傥,潇洒俊朗。
“吾才闻琴音清越,意境悠远,才能卓见,不似芷兰劣作。”君启言。先生谓乃妾之作。君似不敢置信,幽深重瞳与妾对视。妾只觉心骤跳,却不舍离君的眼眸。
然君垂眉避开,取文房四宝,又铺一张江浙剡藤纸笺,轻松挥就一幅山间雨后风景画。画中依稀薄雾,山水树木虫鱼鸟兽无一不透出宁静之美。最醒目处,一窈窕女子身着白衣,飘飘欲仙;眉间朱砂,敛尽风华;素色面纱自耳鬓飘落,未能掩去绝世容颜,然与探出幽径一枝桃花相映成趣,竟称得女子面容更胜桃花。
此画分明为君与妾初遇之景!
君问曰:“此曲可有名否?”妾强压内心喜悦,轻答曰:“否。”君言:“可名之‘静女’。尔之琴音可与画之意境契合,乃佳作。”言毕,君盖上私印,将画赠与妾。
获君之褒扬,妾已喜不自禁。得君之赠画,更觉一扫内心连日不得见君的阴霾。
自此之后,君时常来书房视查,而妾愈加废寝忘食学习先生所教知识,又趁机借题请教君,然视君并无拒绝意味。愈是与君交往,则愈是沦陷。妾唯恨君生早,恨己生迟。
中秋那日,父亲邀君及先生过府一聚,感谢先生教导有方。
“不然。令爱勤勉好学,并非在下功劳。”先生拱手道。
“先生谦虚。先生才情匪浅,小女亦十分尊敬先生,琴棋书画皆以先生为标榜,誓要赶超先生。”君言之。话音未落,芷兰已掩帕遮面,面色酡红,状若桃花。“然,令爱委实刻苦,相较小女有过之而无不及。”
父亲面露悦色,向众人敬酒。此时君转眸,再次与妾目遇,眼中尽是赞许之意。妾犹如春风拂面,心内忽地绽满桃花。然转视君身侧王氏,不禁黯然神伤。妾如何能伤芷兰之母,君之妻?
“父亲,女儿身子略有不适,先回房休息。”妾低眉垂首向父亲告假,只觉心内哀伤,不能自已。
妾行至后院,忽闻一声:
“若如。”
妾转身。只见君单独一人静静立于后院花园内,满地菊花与落叶之中,远远望去,还是如往常般内敛沉稳,只是神色不若往常。左右未曾视芷兰与王氏。待妾走近,君长臂一挥,将妾禁锢于怀中。妾满心慌乱,不知君是何意。
“若如。若如。若能早些遇见你便好了。”妾忽然泪如雨下,覆手环绕住君。若未曾记错,今日乃是君初次唤妾闺名。
这一刻,妾终于知晓君心,定不负相思意。是夜,妾便一夜无眠,君的一颦一笑均深印于脑海,兀自沉浸于喜悦之中。
此后妾时常于君府中游览,亦开始知晓哪处是君的书房,哪位厨子的点心最美味,哪株乔木下隐藏着君挚爱的凉亭。
君亦曾与妾幽会与假山后,莲花池边,桃花林中……妾只愿日日与君好,然此等美好甜蜜岁月终有终结之日……
半月之后一日,妾刚及家中,父亲遣人告之立刻至前厅。一身着大红花色棉布衣裳中年妇人正笑着同父亲交谈。
后来,妾才知,那中年妇人乃城中最好的冰人,那番前来是为李公子求亲。李公子即是四月初五,赏花途中念诗那位白衣公子。李公子有言,岐山寺祈福那日,得见妾一回,便终日念念不忘,相思成疾。
妾只觉可笑。李公子相思成疾,妾便要以身相许?若不是那冰人向父亲提起,妾已记不起那位白衣公子。
父亲未即刻应下亲事,只答应慎重考虑。然妾视父亲神色似是十分满意。母亲亦夸李公子家室人品皆是上乘,与妾甚是般配。
妾始觉不妙,翌日便迫不及待讲与君闻。君面色一窒,几欲倒下。
君与妾担心的事终于发生…
君抬臂一拳砸于身旁梅树,一树雪花簌簌落下,跌进妾衣领,只觉刺骨寒冷。然妾忽闻一声惊呼,转目视君,君亦皱眉,向角落处去。妾跟随君身后,然君忽然止步不前。妾好奇,遂顺君之视线望去——
芷兰与先生正慌乱分开,面色涨红,发髻凌乱,手足亦不知往何处放。
“芷兰!”君气极,走上前去,将芷兰拖走。
“父亲,女儿不走。”芷兰欲掰开君之钳制。
“先生竟与芷兰苟合,成何体统?”君怒语相向,先生面露愧色,低头不语。
“女儿与先生情投意合,为何不成全女儿与先生?”
“情投意合?你们年岁相差甚远,如何……”
“父亲与若如若非如此?!”芷兰大声辩驳。
此言一出,众人皆怔。君眼神一黯,朝向我后。妾转身,君之妻王氏神色黯然,眼眸皆落于我。
妾记不起当日是如何自林府中走出,行至家中,已是黄昏。妾径直踏入闺房,镜台之上大红金线缎面护身符色泽鲜艳若鲜血,格外刺眼,似要滴出。
这护身符乃王氏亲自挑选布料、绣线以及缎带,亲手缝制,并供奉于岐山寺七七四十九日,并由住持方丈开光,分别赠与芷兰及妾。在君府中,王氏还每日精心烹制糕点,预备暖炉,为妾挑选最好纸笺、笔墨、古琴……然妾非但无感激,反而恩将仇报!
君与王氏举案齐眉,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由始至终,妾都是那个多余的人。
“夫人,令爱身体并无碍,然终日郁郁寡欢,食欲不振乃是心病。”妾平躺锦被之下,窗外阳光明媚,光束越过树林跃于床头,梅枝伸进窗台,犹自携带未曾融化之冰雪。屏风后,母亲正急切询问大夫有关我病况。
自那尴尬的一日起,妾虽念君,然再无颜面见芷兰与王氏。只得将自身困于闺房,以免禁不住思念之情……可长久以往,茶不思,饭不想,妾相思之情更甚往日,以致于双颊内陷、面目憔悴,镜中人已不复往日清艳美丽。回想妾曾耻笑李公子相思成疾,不料自己亦陷入此等境况。
父亲终是受下李公子聘礼,不日便要将妾嫁入李家。妾得知此消息时,父亲已将冰人打发去向李家报信。妾急奔入内院祈求父亲收回成命,父亲不允。妾跪地恳求,岂料父亲一改平日慈爱,大怒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随便改之?莫非你欲嫁一中年男子?!”
妾闻之一顿,莫非……
“尔等丑事,我早已知!”父亲衣袖一甩,将妾推倒在地,石砖冰冷,凉意透彻,亦如妾心。
父亲说的乃是尔等“丑事”,即,妾与君之间的情意在他人看来是“丑事”!这世上最痛苦的莫过于有一段不被世人祝福,甚至被嘲笑、被诅咒的情爱。
几日后,妾瞒过父亲,出得门来,直奔君府。然妾不敢入君府,只得花些银两求得看门家仆通报于君。不多时,君至。
久不见君,君略显憔悴,眼神有愧亦有思念。忽觉即便妾与君之间只余数步,却仿若已隔千年。一人天涯,一人海角,遥遥相对,默默无语。
君略抬手,意欲抚上妾面,妾欣喜万分,是以君仍在意往日情分,然君却又蓦地放下。妾垂下眼睑,已明君意。
“若是有来生,妾愿化作一只彩蝶,日日飞入君府中,永远陪伴君身边。”
“若如,你这是何苦。”君面露愧色。
妾只扯出一丝苦笑,转身离去。
及至转角,回眸一望,林府大门已然阖上。门扇那金色门环在血一般的残阳下如此刺目,似是点点滴滴刺在心头。
殊不知,这一别,竟是永恒。
妾曾试图多次逃离府中,却一次次在父亲失望目光里被抓回阁中,只是下一次,闺阁外的侍卫便多了一倍。此后,再未得见君。
又及腊月,瑞雪纷纷洒遍大地。即便如此,府中的喜气却似乎冲淡了寒冷。面对镜中那云鬓端庄,花钿嫣红,却形容枯槁、憔悴万分的面容,依旧是叹息。
“小姐今日是最美的新娘。”陪嫁嬷嬷小心说着给我盖上鲜艳的绮罗盖头。美丽又有何用?便是这美丽,使我与君远隔天涯。然这人尽皆知的喜事,君定有所耳闻,然及此时,君亦未有所行动。
呵…妾必定是痴了,竟还在希冀君能在此种状况下不顾礼俗与我私奔。
纵有千般不愿,却在父亲逼迫下是与李公子拜了堂,从此,妾便是李家人。从此,妾便只得与红巾那头的人白头偕老。
初初被喜娘送入新房,便打发身边的丫鬟与嬷嬷,一人出了门。院里空无一人,许是都在前厅喝喜酒。腊月疾风凉意刺骨,院中那梧桐树枝叶尽枯,树下那口枯井似是也为妾哀鸣。
妾脱去凤冠霞帔,那刺目的红色映在雪地里似血般夺目。内里是一件素色轻纱短襟软裙,那是妾与君第一次相见时所着衣衫。
妾从锦袖里取出那方丝巾,只消念一遍,便已是泪流满面。
软裙扬起仿若飘飘欲仙。软底绣花金莲踏上那青灰色的井口,只是一瞬,寒风过去,井边便已无半分人影,只余一墨迹点点的素白面纱从空中缓缓流转,顺着风儿,蜿蜒飘散。
寒风早已过境,来年春日终于来到,彩蝶流连花丛,于日光中跳舞,于月下嬉戏,夜夜栖于芳草之下,从此彩蝶芳草永不分离。
微风中忽的远远飘来一方素白纱巾,贴上歌女那朱漆斑驳而又残破的窗柩,那哀怨幽美的歌声开始缓缓倾泻: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