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part1. ...
-
杜兮伊出生在紧邻边境的一个小镇唯一的一所妇幼保健院里,因为母亲在孕育她的同时还患有卵巢囊肿,所以全家老小定了个接近预产期的好日子,就把杜妈妈推进了手术室。作为医生的大姨把她从母亲的腹腔中取出来倒拎着等她哭出声时,另外的医生便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为母亲做第二台手术。所以杜兮伊一直被开玩笑说她其实还有一个叫做“肿瘤”的弟弟。
刚出生的杜兮伊就是很乖巧的孩子,不哭不闹,总是安安静静的躺在姥姥缝制的软乎乎的小褥子上瞪着眼睛看天花板顺便啃啃自己的脚丫打发时间,饿了才哼唧两声表示要求投喂,吃饱了就又舒舒服服的躺着继续啃脚丫。
从一岁多开始杜兮伊就是家里出了名爱笑的孩子,不管是被谁抱在怀里,都咧着嘴咯咯咯地笑,露出粉嫩的牙床,不知道有多招人疼爱,她姥姥姥爷就是首当其冲的两位。
杜兮伊生活的这个小镇名字叫做“百灵”,据说很多很多年以前这里是百灵鸟的天堂,小镇四周环山,山下是一条很宽的护城河,有了险要有利的地势就少不了来这里安家的人们。她是听姥姥讲的,说百灵以前是附近有名的土匪窝,仗着易守难攻的地形,土匪们就在这片土地上作威作福。后来日本人打到了附近,土匪们便集体参加抗日。具体打了多久过程怎样姥姥也不清楚,杜兮伊这个小辈也就更不得而知了。她只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在最高的那座山上立了一个很大的纪念碑,上面清晰的刻着“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几个大字。
这都是每个晚上姥姥当做睡前故事讲给她听的,她也就记了下来。虽说年代已久,但拿来当故事听听还是比较能够帮助入睡的。
因为母亲突然被调到边境支教,父亲又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小小的杜兮伊便一直跟着姥姥姥爷生活。童年时最让她感到幸福的是她拥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以前姥爷拿来种柿子和花,后来姥爷身体不好了之后就空闲了下来。院子里养着两条小舅舅从警犬基地拉回来的退役黑背,还有姥爷一辈子最钟爱的鸽子。
在年龄不足以能够去上小学的那段时间里,就是这两条对她来说体型无比巨大却温顺乖巧的一条叫做黑黑一条叫做露露的黑背和那片荒废的院子陪着她打发掉了一个又一个没有朋友又无聊的日子。
这样自娱自乐的生活过了大概有三年,黑黑也从一只刚出生只会哼哼唧唧走路都东倒西歪的小狗崽长成了拉出去足以引起一片尖叫声的庞然大物。
这样平淡如水的生活一直到一个男孩搬到了杜兮伊家隔壁才被打破。
一天中午,那两条黑背在院子里像疯了一样狂吠,姥姥在厨房做饭腾不开手便让杜兮伊去安抚一下它们激动的情绪。她就是在这个时候,从院子大门的缝隙里看到了那个男孩。
个子不高,皮肤很白,穿着干干净净,手里拎着一个小书包,看起来很文静的样子,乖巧的跟在父母的身后看着工人们把一箱又一箱的家当搬进院子里。
杜兮伊完全顾不得去摸摸黑黑和露露的头叫它们安静下来,就呆站在门口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那个男孩,直到他的父母送走了搬家的卡车然后回头喊他。
“沈川,回家了。”
“嗯。”他回答,然后走进大门,在男孩转身的那一瞬间,好像感受到了杜兮伊的目光一样,突然往她藏着全部身体只露着一双眼睛的铁门这边望了一眼。
就是这一眼,让杜兮伊记住了他。
有人说过,每个人见到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在对方身上第一个打量的部位就是眼睛。也有句烂俗的话说,眼睛就是心灵的窗户。这两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相同的,无非就是眼睛传递给人的第一感觉就能够代表这个人在自己心里的第一印象。
杜兮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沈川,沈川与杜兮伊隔着一道铁门也一瞬不瞬的看着她,这个时候沈川是看不到杜兮伊的样子的,他甚至都不能确定站在铁门后只露着一双眼睛看着自己的人究竟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但是那双眼睛在他看来是友好的,是充满了好奇与跃跃欲试的。这样的感觉并不会让沈川觉得不舒服,他也就大大方方的走到杜兮伊家门前,看着杜兮伊的眼睛,轻轻开口。
“我家刚搬到这里,你好,我叫沈川。”
杜兮伊被他的举动吓呆了,完全顾不上考虑沈川其实是在跟自己打招呼,更别说有礼貌的作出回应什么的了,急忙转身向院子里狂奔而去,留给沈川一个空洞洞的窗口。
沈川脸上的微笑冷下来,直到妈妈再一次喊他的名字才转身走向自己家。
一口气跑回院子的杜兮伊蹲在地上剧烈的喘息,一面平缓自己的心跳,一面在脑子里一遍一遍的回忆刚才沈川说的话。
你好,我叫沈川。
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