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 莫使花笺染斑白》(二十一) ...
-
六个月后。旸州市。
市委常委会议从下午两点一直开到六点半了,还没有结束。会议的议程从审议《中共旸州市委年度工作要点》(讨论稿)开始,接着又听取了市政府党组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汇报,以及县纪委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贯彻意见的汇报。这几个程序下来,搞得手不停歇忙于记录、整理、摄像的市委秘书二处的李汉文、杜金凤、林皓、王娟等几位工作人员头昏眼花,脚软筋麻。好在按照事先了解的会议流程,等到主持会议的市委办公室主任王金亚宣布,请姚道坤市长作关于向吉尼斯申请世界最大份蛋炒饭筹备工作的报告时,林皓长舒了一口气,知道现在已经到了最后一个程序了。
姚道坤在作完报告后,客气地转脸向□□高秀干说:“ 我看,这是一件推介我们旸州旅游资源的大事,能大幅提升我们旸州的美好形象,还是由高书记来做这个总指挥,才能显示旸州市委对此事的重视。”
高秀干嘴唇略微上扬,先前冷峻的容颜露出了一丝笑意,目光扫视了众人一圈后,又转向姚道坤,谦逊地说:“哪里呀,姚市长操心此事已有多日,足可担此大任,故而不遑多让。何况,这样的事,按照惯例,还是以政府出面更为妥当,你就不必推辞了。”
会议结束,愿意回家吃晚饭的都回家去了,愿意到市政府机关食堂吃简餐的就留了下来。
说是简餐,其实菜肴也还是相当丰盛的,所以很多人还是留了下来。
吃着饭,林皓问李汉文:“唉?李处长,怎么没看到王娟呀?”
“她呀,刚出会议室的门,就被于立生接上街吃去了。小于那爱情攻势,纯粹是一轮轮的冲击波啊,怕是再厚的心灵堡垒,也会被攻破。哪里像你,榆木疙瘩一个。人家对你有意,你该有所回应。总不至于让女孩子倒追你吧!”
林皓知道,他说的是秘书一处的殷茜琳。便向姚市长那边瞅了瞅,略作微笑,压低声音说:“李处长的好意我领了,人各有志吧,我不想去高攀人家。”
李汉文声音也小了很多,看林皓的眼神带着些许的遗憾:“你呀,茜琳可是姚市长的亲姨侄女,这是追求进步绝好的机会,你可得好好把握!”
林皓只好礼貌性地笑笑,并不作答,低头吃自己的饭。说实在话,自打林皓进入旸州市政府,被分派到秘书二处后,李汉文作为处室领导,给了他很多工作的便利和指导。但李汉文在机关工作了近二十年,浸染其中,早已摸透了机关工作的潜显规则,可以说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了然于胸,驾轻就熟。但这在林皓看来,却是有了一种“机关油子”的感觉。
不一会儿,李汉文吃过了,碗筷一放,对林皓说:“小林,我家里还有点事,就先回去了。明天的报道,今晚就拜托你们了。还有,王娟刚才给我发了个消息,请茜琳给她代班的。”
“哦,好的,有茜琳那样的行家参与,你放心好啦!”林皓回答说。这话切中肯綮,两年前殷茜琳在南京大学新闻系将毕业时,学校就曾应新华日报社的请托,把她作为优秀毕业生推荐给新华报社,但殷茜琳放弃了这一大好机会,而是来到了旸州市政府。在秘书一处,殷茜琳靠着一股肯学习、爱钻研的精神,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很快成为了业务骨干。
“呵呵,这年轻人刚谈恋爱,粘乎着呢。”李汉文把嘴巴凑近林皓的耳朵,故作神秘地说:“好事啊!业务方面,你正好跟她多交流交流。”
李汉文走后,林皓也很快吃完了。他刚要起身,姚市长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言语中富含激情:“小林啊,这次我们旸州的吉尼斯世界最大份蛋炒饭纪录的挑战,从目前筹备情况看,应该会有很强的新闻效应,所以也是一次赞助企业推介自己的大好机会。可喜可贺的是,你爸爸眼光独到,让金兰集团的旸州分公司的孟董事长大力赞助我们,成了我们最主要的赞助商,这次盛事一定会是政商两界获得共赢的典范啦!”
林皓转过身来,面带微笑:“姚市长,您太客气了。我爸的企业原来就是在旸州起步的,后来才把总部移到了深圳。饮水思源,为家乡多做贡献,本来就是爸爸份内的事。”
“哦?呵呵,” 姚市长一楞,继而竖起了大拇指,“年纪轻轻,话语就能拿捏得这么有分寸,年青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姚市长离去后,林皓来到办公室,把会议记录、文件和影像资料略作整理,刚要坐下,杜金艳就进来了。
“唉,小王娟呢?”杜金艳问。
“她回去了,请殷茜琳帮忙的。”
“哦。”杜金艳说,“这死丫头,八成又是和于立生出去了。不过也好,有茜琳,我们就轻松多了。本来要十一点的事情,也许十点不到就能完成。林皓,你去看看,茜琳来了没有。”
“好的。”林皓来到秘书一处,透过玻璃窗,里面有灯光在亮着。他环起手指,轻轻敲了几下。
门开处,殷茜琳探出身来:“林皓呀,杜大姐来了吗?”
“呵呵,我和杜大姐都在机关食堂吃的,都没回家。就等你来主笔操刀了。”
“哪里呀,你也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呀。”殷茜琳边说边带上门,和林皓来到了秘书二处。
“哇!茜琳,你今天好漂亮啊!”看着推门而入的殷茜琳,杜金艳两眼放光,走了过来,摩挲着殷茜琳的外套,渍渍赞叹起来,“快说,你这件枚红羊毛呢大衣是哪里买的?”
殷茜琳被杜金艳这么一咋乎,不由得看了看林皓,略显羞赧起来:“杜大姐,看你说的,人家不就是穿了一件新衣服吗。是姨父去南京开会,妈妈让他顺带过来的。我怕晚上冷,就穿起来了。”
“你妈妈不愧是省交通厅的干部,这眼光就是不一样。”杜金艳竖起了大拇指,“你看,这件外套一上身,雍容典雅而又不失妩媚,非常切合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不像那小王娟,净喜欢那些太浮太艳的服饰。”
“人家那是追求时尚、新潮!”殷茜琳笑着纠正。
“也是啊!”杜金艳感叹道,“小王娟,时尚活泼,你,优雅娴静,我呢?呵呵,这身赘肉,半老徐娘都算不上了!”说完,杜金艳半是自嘲,半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哪里呀,杜大姐,你这是丰腴成熟呀!”殷茜琳安慰她说。
“呵呵,我还没有自知之明?”杜金艳说,“算了,别耍贫嘴了。还是快点来做明天的早间新闻吧。”
于是,林皓忙着把拍摄的视频剪切到电脑上,并进行必要的编辑裁剪。殷茜琳和杜金艳则忙着翻阅下午秘书二处所记录整理的会议要件,写成了一篇篇的通讯报道,一直忙到十点一刻才结束。
杜金艳向殷茜琳提议道:“茜琳,肚子饿不饿?让林皓带我们去吃个夜宵好不好?”
“嘿,我肚子也真的饿了。王娟请我带班时,有些突然,我就只好在家随便找了点东西吃吃。”说完,殷茜琳扑闪着热切的大眼睛望向林皓。
“行啊,那就去___”林皓略作停顿,“福满楼怎么样?”
“福满楼,是我们旸州最高档的饭店,我知道林皓你不在乎这点钱,但有点远了。”殷茜琳通情达理地说,“就到我们市政府斜对面的富春茶社吧。”
“对呀对呀,”杜金艳附和道,“还是附近的好。那里面螃蟹系列的蟹黄汤包、蟹粉扒翅、蟹粉山药羹我有好长时间没去吃了!”
三人来到大楼外面。正月里的旸州,天气虽然不是很冷,西北风却也裹挟着寒气,直往人衣服领口里钻。
殷茜琳看着林皓竖起了呢子短款大衣的衣领,语带关切地说:“你该多穿一点的。”
“没事的,只是因为从屋里乍一出来,一时还不太适应。”林皓回答说。
“唉,林皓,这次金兰集团赞助我们是不是你从中牵线搭桥的?”杜金艳问。
“呵呵,怎么会呢,”林皓笑着说,“我和金兰集团从来都没有干系的。即使是近在咫尺的旸州分公司,也同样是的。孟洋明董事长偶尔到我家向妈妈汇报公司的发展近况,和我也只是礼节性地打个招呼,我和他并没有其他接触。”
“噢,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从来没听你谈起过金兰集团的只言片语。不是以前听说你爸想让你做旸州分公司的董事长的吗?”
“那还是以前的事了。”林皓说,“我高三将毕业时,爸爸想让我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先到旸州分公司任职,进而担任分公司的董事长,以便日后接手他的所有事务。但我不想活在他为我设定好的那个模式里,一辈子为追逐企业的利润,而迷失自己喜欢无拘无束的本心。商人不逐利,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所以呀,我不适合做一个商人的。”
说着话,就来到了市委大院的停车处。
三人分别开上了自己的车,来到了富春茶社门前的街边,依次停好车后,便一起向富春茶社走去。总经理一看是市委秘书处的杜金艳一行,忙把她们让进了一间雅致的包间。
很快,烧蒸煮的螃蟹系列食品就都端了上来,外加每人一小碗既有旸州地方特色又有本店专有特色的旸州蛋炒饭。
殷茜琳看着林皓把一个蟹黄汤包用筷子夹住,用嘴的右半部分轻轻咬了一口,生怕蟹黄流出来弄脏了自己的样子,不禁哂笑道:“看你这么优雅小资的样子,真不宜去
经受生意场上的栉风沐雨。在市委做秘书,倒相对适合你的。”
林皓抬眼看了看殷茜琳,又望了望杜金艳,抽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角:“唉,其实我也并不喜欢目前的工作,这儿的繁文缛节我真有些不适应。我喜欢陶渊明的‘但使愿无违’那样的生活,没事时就去深山茂林旅游,拍拍风景,就近找些当地特色菜肴,胡玩海吃。兴致高时,再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者诗歌,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多好!”
“呵呵,你不要太理想主义啦,”杜金艳喝了一口蟹粉山药羹,放下勺子,“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身边的人都在追求进步,你总不能踟蹰不前吧?茜琳,你说是不是?”
“ 是啊,”殷茜琳附和说,“我自小的家庭教育,就要求我做什么事情都要按步就班、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杜大姐才三十出头,就已经是副处长了,真值得我学习!”
“茜琳,姚市长是你的姨父,你的前途比我明朗多了。而且,你业务水平又那么高,谁不佩服?林皓,你可要多向茜琳讨教业务方面的事情,要主动些,知道吗?”杜金艳说完,笑着向林皓挤了挤眼睛。
“有机会时,我一定会的。”林皓礼貌性地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