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5、第八十五章 ...
-
这么直白的情诗,让蒋皎恍惚的略过了,第一节英语课!第二节政治课也是处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境界!直到间操结束时,才慢慢回到人间。
许弋没想到皎皎的反应会是这样的(⊙o⊙)??!(毕竟之前写过一次)可是看到自己能影响她至如此地步,许弋内心深处还是高兴不已的~\(≧▽≦)/~!
做完间操的蒋皎,趁着回教室后老师没来时,悄悄的在课桌下牵起许弋的手,偷偷的传达自己的喜悦,而蒋皎又害羞的,把红红的脸看向窗外。
可是她红红的耳朵,被许弋看在了眼里,无声的咧起嘴角,许弋加重了力度,把相握着的手抓得更紧了些……
等老师来时,蒋皎已经恢复到能正常听课了。
今天语文课讲古诗词,学的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听着老师的翻译,蒋皎却听出了这首词的内涵,就是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苏轼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这一生一死,不由得让她想到了上周五看的《天使之城》结局,也是一生一死,想着那晚,自己的疑问,她拿过笔记本,写下当时的感触,然后递给许弋,让他看看,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许弋看到蒋皎的动作,低下头看笔记本上的内容“你觉得是这样一个人生活下去好呢?还是当时共同死去好呢?”
想想老师刚才讲的内容,许弋明白了,这是小女生在感慨了╮(╯▽╰)╭作为二十四孝男盆友,必须得给她解惑!
于是许弋认真的想了一下,才用笔写了,然后把笔记本递回去。
他写着:你知道纳兰性德吗?
蒋皎回:知道。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怎么说起他了?
许弋:知道他多大死去的吗?
蒋皎:史书记载,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许弋: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野史上说,其实他是因为妻子死去才郁郁而终的。
蒋皎:(⊙o⊙)?和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吗?!
这次许弋写的时间比较久,蒋皎等了半天,才看见他递回笔记本,而上边写着:
生无可恋死亦何惧 -----至纳兰
30岁
壮年而逝
可能
所有的人都在为你哀叹
天妒英才
读了你的词
我却为你高兴
当所恋之物不在时
让你活着
那是对你的惩罚!
对吗!
盯着许弋变相的回答,蒋皎久久不能回神,是啊,他就应该是这样的!看电影时,就能察觉到,许弋其实是个很决绝的人啊~
外表温和,骨子里却是很霸气的!就像那天因为自己无意的话(要找别人消毒的那句),就画风突变的人!
真是……意外的……让人觉得可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