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明星(老哈) ...
-
人有的时候是很矛盾的,比如说,会在特别安静的地方失眠,好不容易睡着,又被一丝丝细微的声响惊醒;扭过头却在特别嘈杂的地方犯困,任人扯破嗓子,敲破大锣也此觉绵绵无绝期。
所以,我后来就不难理解一件事,就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地做着键盘侠,豪气万丈地点评时事、社会,却在暗地里不住地跟风模仿着自己讨伐的一切,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成了自己讨伐的对象,换句鸡汤的时髦的话说,“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应该跟他们说一声可喜可贺,但我知道一句话,逞强可以,别逞在嘴上,太幼稚、太低级。
又扯远了,我经常跑题,但说实话这真的是常态,我和泰姐聊天经常从家长里短扯到国家大事,再到社会习俗最后转到窗外的交通事故。但说是跑题,实际上也没有跑得太远。我其实本意就是想聊聊那些惯常被讨伐的对象——明星。
小时候,物质资源贫乏,间接地导致内地明星数量严重少于港澳台(那个时候,好像走向国际还没有那么明显),但现在回头看看,质量还是非常过硬的(刨去有些为了跟上时代,非要说自己过了三十年18岁的)。但那个时候小啊,不懂事,只看颜值,只图热闹,极其肤浅地只喜欢港澳台的明显,贴花、印画、卡片、书签、明信片,基本上都是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大脸,没有比例,没有背景,没有景深,没有任何装饰,就是一张硕大无比的脸,正面的,侧面的,美啊!帅啊!不过,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明星都是纯天然的啊,放那么大都不会害怕被别人看出有刀口、有针眼。那个时候追星的理由也异常简单,美啊,帅啊,歌好听啊,演戏好看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追星的目的也很简单,赏心悦目,身心愉悦,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那个时候老师痛恨追星的理由大约只是讨厌我们把贴花和印画贴得满书满本都是,满嘴五音不全还哼着怪腔怪调,贴身窄小的西装马甲外加肥大的太子裤,至于说影响学习,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我记得我在那个时候,男的就喜欢郭富城,多帅呀!跳舞跳得那么好,还会唱歌,虽然有点跑调,但是我可以只看他跳舞啊。女的就喜欢周慧敏,因为漂亮啊,各个地方都漂亮啊,虽然不大会演戏,没关系啊,看着心情好,不在乎她说什么演什么啊!哪像现在那么复杂,长得帅的漂亮的还要看学历,看完学历还要看素质,看完素质还要看习惯,看完习惯还要看家庭背景,看看爹、看看妈、看看男女朋友、老公老婆、儿子女儿、吃的什么喝的什么坐的什么穿的什么用的什么,赶上最高级别的政治审查了。
说个题外话(好像都是题外的),我前几天,刚刚知道爱豆是啥意思,认真百度了一下,原来是idol的音译,就是偶像的意思,就是受到大众青睐和追捧的所有歌手、演员、乐队等等的娱乐人士。不知道是否全面,欢迎纠错。
说实话,那天我和泰姐说,现在的爱豆太苦了,真要让我放弃现在这份撑不死也饿不死的工作去换,我还不太乐意。真不是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基于上上段已经精简了很多的众多粉丝的要求,我就已经汗毛倒竖了。那不就是生活在一个全透明的玻璃罩子中,欢迎参观浏览么?身前背后那么多双密密麻麻的黑眼珠子,直溜溜地瞪着你,还能好好地生活么?
一个爱豆的养成已经从天然挖掘变成了定向培养,我瞬间想起了养鸡场一只只整齐排列等待加工的光鸡。难怪现在的明星脸那么的相似,难不成今后要批量生产?每一个明星在走到台前的时候,都很清楚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样的语气以及什么样的词句进行回复。当一切都变成了制式化的展示之后,就很难对受众形成长期的吸引力,所以在与时俱进的要求下,应声而出了很多新的名词,路转粉、路转黑、黑转粉、粉转黑、粉转路,不要夸我跟得上时代,我也是现百度的。反正资源众多,反正这世界除了普通人就都是明星,路边吃路边摊都保不齐能吃出来一个,看不上没关系,换!换一个角度说,因为各路口味不同的粉丝,明星们谨守《一个明星的养成》手册,不停地朝着更高标准更高目标前行。人有很大的可塑性,说话的语气、走路的姿势都可以通过严苛的训练来改变,不光这个,连眼小脸大牙歪眉短,都没关系,整!说真的,我真的特别心疼他们,多疼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一刀子下去的时候,不知道他们自己连带着爹妈们心尖有没有颤一颤。
我不知道大家现在都把明星当成什么,是一个在特定专业里有成就的普通人,还是一个可以效仿的潮流领袖,还是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有指导意义的精神导师,更或者是一个神。只是,当你固化地、偏执地期望他就是你所要想的那一类人,他必须是你所要求的那一类人的时候,你对他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以一个孩子母亲的经验,我只想说,你的孩子如果是一棵草,你非要他长成一颗参天大树,似乎并不是没有办法,但是,细瘦的身骨,风一吹就会折的。到那个时候再说,他就不是那块料,似乎,太恶毒了!
每一年、每个月甚至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八卦爆料,所谓八卦,就是明星的隐私,就是不属于他们专业的其他事情,比如吃饭不付钱,街边随意吐痰,满口脏话,爱上了别人,飙车、车祸等等。这种时候,一般会出现针锋相对的两方,一方攻擂,一方守擂。两方互不相让,交替不断地占据论坛大会的鳌头,直到下一个八卦地来临,才能慢慢地偃旗息鼓。在这场战争中,数不清的人选择加入了对方的阵营,抑或永远地离开了这两支队伍,寻求另一个更加标新立异的战场。
前一段还看过一个段子,大约是说粉明星的各种好处的。比如,因为粉的不是中国人,又想听懂明星的每一句话,咋办?学语言啊!沟通交流无国界!因为有人黑自己的偶像,不忿,咋办?通过蛛丝马迹分析判断当福尔摩斯啊!那图是P的!因为想合影啊,咋办?学修图,学P图啊!想给偶像写封信呀,咋办?提高文化素养,让自己口吐莲花!后来,那位女子说,她生生的把自己从一个不爱看任何书的电脑文盲外加生活白痴锻炼成了一个电脑高手加超级文豪。听的时候挺乐的,回头琢磨琢磨也不无道理。
年纪越来越大,看人似乎也越来越理智,越冷静了。欣赏五光十色热力四射表演的同时,也愿意去理解他们灯光暗处的落寞和无奈。没有一个人愿意敞开自己的隐私供人瞻仰,不管好的还是坏的一面。如果你有意或者无意地看见了你想看到的,请你轻轻鼓掌,如果你看见了你不愿意看到的那一面,但并没有影响到任何人,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那么还请有教养、有涵养地轻轻盖上,求同存异,莫忘初心,别忘了最初粉他们,粉的是什么。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体现。
我们总说明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现今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年轻人做人的一个标杆。但殊不知他们也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孩子中的一个,也是一群有正常人思维和感情的普通人。没有一个人是完人,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也别要求别人。不要说你花了钱看了他们的演唱会,支持了他们的票房,没有人拿着你的钱袋子替你买票,没有人逼你赶飞机去听演唱会,一切源于你的自愿,就不能要求别人照着你想要的意愿去发展。当你跳着脚地去谴责他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在你悲伤失意的时候也曾带给你片刻欢愉。
每一个人都是矛盾的,明星也是,我们都做了那么多矛盾的事,说了那么多矛盾的话,为什么不能容忍他们做一些与你期待矛盾的事呢?更何况,有些事,无谓对错,只有矛盾而已,没有理由说明,你的就是对的。仓央嘉措在书里写,“佛陀在楞严会上对大众说法时,曾经举起自己的手来问阿难:‘阿难!你看我的手是正的还是倒的?’阿难道:‘我也不知道究竟如何为正,如何为倒。’佛陀说:‘手臂就是手臂,哪有一定的正或倒?只是世间之人一定要执着上竖为正、下垂为倒,这是执迷不悟的看法。’”简单易显,各自体悟。
生活,什么都会碰上,如意的人如意的事,糟心的人糟心的事,得到,欢喜,没得到,也在情理。送给自己,送给你们,送给明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