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莫回头(老哈) ...

  •   这是我和泰姐打算集结成册的最后一篇文,题目是我定的,算是拍脑门拍出来的,也算是有过思考的。既是最后一篇文,算是这本小册子的结束,也算是另一个开始。当然,因为这个题目我没少受到泰姐的埋怨,她认为我已经和她最初既定的吃货模型越走越远,甚至有假朋友的幻觉,悲哀啊!

      我不是一个坚决果断的人,在走过的这一段人生路上,每一次放弃,每一个转向,每一次决定都要耗费我无数的咖啡、茶、零食、方便面,无数的脑细胞以及搭上好几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我天生是个事前敏感纠结的人,加之各种生活经历,所以,不论你看到的我是个多美开朗爱笑,多么健康阳光的人,都改变不了我内向、谨慎、绝不多说、不轻易做决定的本质。话随便说,玩笑随便开,但麻烦请离我八丈远,没办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所以,能靠近我身边的,不是你们走得快,而是我给你们留了道门。
      但是!但是!但是!
      一旦我做了决定,我就是个基本从不回头的人。随你怎么说,是懒也好,是受刺激了也好,是不喜欢改变也好,是有性格也好,是生无可恋也好,还是其他各种都好,反正,我不再会回头了。(所以,泰姐,我告诉你,你少欺负我,哪天你把我惹毛了,我一定和你两两陌路,再无瓜葛!!哼哼!!)
      曾经某次,我批评完豆,豆愤愤地跟我唠叨,我恨你!!出于我对自己面子的保护,以及对这个臭小子的仁爱教导之心。我对他说,请麻烦管好自己的嘴。他愣了一下,显然没有听懂。我极具家长之风地坐下,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孩子,你是一个男孩子,你长大了就是男子汉,你嘴里说出来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有重量的,稍有不慎,砸伤了花花草草那就是罪过。所以,在说之前,一定要想好琢磨好,慎之又慎,若是有一点犹豫,宁可少说、不说,也不要逞一时口舌之能。说出去的话,不可能再捡回来吞下,就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如此看来,我的事前纠结和事后不回头也是正常,思虑完整自然纠结,纠结出答案来自然果断。逻辑通顺,无可厚非。
      所以,我人生中目前经历的大事,很少有反悔的(小事不议),经历的时候,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自然出于真心,没有一丝作假。然而,但是,即便是真的走错了,纠结很久很久很久后会下决定,不会转身,但一定会面朝新的方向,哪怕从头再来,哪怕一无所有,哪怕千夫所指,我也认了,继续朝前走。
      早上,豆哥问我,你们以前军校训练的时候,有没有试过倒着爬,我想了想说,应该没有人倒着爬,如果有,一定是转过身朝着身后的方向,一路朝前爬。前几日读到刘墉先生的一篇文章,里面的一句话,与之同感,回答小豆也勉强可行。他说,这世界上看来像回头的事,也都是面对着完成的。我们可以转身,但是不必回头,即使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走错了,你也应该转身,大步朝着对的方向去,而不是回头怨自己错了。
      今晚,这篇,算是为这本小册子插上一个小小的里程碑。所以叙叙旧,所以感感怀,所以鸡汤一下自己,所以坚定一下继续往前走的决心。

      所有我们经历的事中,我武断地大体分三类。一类是从计划到实施都正确完美无比,不需要任何的改动,自然也谈不上回头与否的,pass!
      第二类是完全没机会回头的,等你反应过来,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有两个字完美概括,就是“晚了”!
      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懵懂地明白不能回头,应该始于我大学毕业那一刻。工作的城市离家一千一百多公里,是我自己挑的,代表着我必须一个人远在千里之外独自生存加生活。当时,所有即将会遇到的困难和孤独完全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我能想到的,只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被我过分乐观估计的我的承受能力。我只记得那个时候我爹我妈很认真地跟我开了个家庭会议,告诉我,有很多事情只能选择一次,错了没有机会可以重头再来,就好像酒杯打碎了没法修补没法退换,只能不用或者再买新的。我豪情满怀,慷慨激昂地同他们告别,到底还是抹着眼泪咽下不舍来到陌生的城市。
      那个时候不太懂,也压根就没认真去琢磨他们当时一再强调不能回头这个词,只觉得他们是出于家长威严,出于骨肉离别,出于对我认真负责的教育态度,出于过来人的经验而对我进行的一种必要的预先风险教育。直到现在,我才真的明白,他们那些话里的担心和焦虑。就好像我现在就会一遍遍跟豆唠叨,我告诉你的,是希望把我自己的经验告诉你,让你少走弯路,而不是为了向你证明,我比你强,你不用想着打败我,我更希望你能超越我。但事实也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摔一跤得来的教训远比用耳朵听来的,眼睛看来的,要深刻得多。扯远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已然不能回头,要么坚持住用力向前走,要么换个方向从头开始罢。
      第三类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回头似乎也能凑合,不回也不能代表成功或者失败,顶多意味着更多不确定。
      我和泰姐几乎在同一时期前后脚经历了各自的人生“寒冬”。我们之间的默契是你说我就听,你不说我绝不打听。她跟我说过一句话,她说,我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但是我看你这样非常难受,我只能说,如果你需要什么帮助只要我有的,我就会给你,并且,不管发生了什么,过去了就别回头看。我跟她说过一句话,你把现在这些烦心烦人的事情放下、搁下、扔掉吧,如果这么让你生不如死的,对于你来说必定是个肿瘤,与其等死,不如割掉它,选择其他的方向别回头,也许彻底好了,也许死得更快,但好歹经历一下别样的人生。
      有人说,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一定是被伤到极致,痛到极致,失望到极致的产物。其实也不尽然,不是所有量变都会引起质变,也不是引起质变就会爆炸。我不大相信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之说,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只有你想不想继续,我更愿意相信导火索这一存在。所以,应该是有什么东西深深地扎到了自己,而这个点又恰恰是自己最痛的点。如果仅仅只有痛、只有伤、只有失望,一样可以凑合着生活。世界上多的是这样的人,多的是这样的夫妻,多的是这样的父母子女,我原来也是这样的人。舍不得放下,舍不得离开,舍不得自己的曾经的努力,所以忍耐,所以苦熬。可温水煮青蛙的时候可以给自己找个理由,说对环境的敏感度太差,但都已经要下油锅了,再不跳出来,也只能死在自己的生活里了。若是跳出来再回头,也就是自杀了。
      不是有句老话,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每件事情的所有分岔路在我们的心里都是同样的分量,那每一个人都是选择困难症患者。一棵树想要长得高大必须要砍掉旁生的枝节,菜地里的西红柿都必须摘顶以保证侧枝的壮大才能挂果,所以,选择主枝和侧枝都是好的出路,重要的是要去下定决心去选,而不是不眠不休的对比,比较,掂轻量重,然后痛苦地原地等待老天爷的改变。所以,不回头的意思,也有不原地等待,做好决定便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朝前认真努力地走。
      现在,我和泰姐都在努力地生活,我们隔三差五地一起喝咖啡泡茶,讨论国家大事、坊间八卦、孩子的前途发展,认真研究美食、逛街、购物,又各自读书锻炼,在这几年期间考下些许认证,当然,也没忘了不遗余力地互相打压鄙视,幸灾乐祸。我们想得其实很简单,哺育、教导孩子是首要任务,是责任义务,但我们的生活里不能只有孩子,就好像我们的生活里不能只有伤心、抱怨,也不是只有灰、黑、白。这些东西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一个积极向上、多姿多彩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其实也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不能接受我的孩子跟我之间有巨大的鸿沟不能逾越,更不能接受今后的某一天我的孩子在工作之余还要照料一个身体健康却智商低能的妈。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和我促膝谈心,聊工作聊生活聊未来,更希望我的身上有他为之骄傲自豪,需要超越的闪光点。
      而我,若一再回头,忍于当时,止于当时,我早已垮掉,也没有现在拥有的这一切。

      刘墉说,我们从小到大,不回头的时间远比回头的多,甚至可以说受到的教育非但不是回头是岸,反而是绝不回头。
      《神盾局特工》里,有一句话说We need to say goodbye.我们都要学着去和过去说88。
      人生路,是不能回头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