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默默无语薛宝钗 ...
-
(二)默默无语薛宝
------ 高贵典雅的白百合
如果说黛玉的悲伤莫过于顾影自怜,那么宝钗的快乐又何其的阴郁而隐忍。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她要走的路。而说到性格问题就要追溯其成长的环境了。宝钗也不例外,我们先来看看她的成长痕迹。
在荣、宁两府里,一直以贤妇作为判断一个女子是否优秀的标准。而这主要是源自于当时封建社会下对妇女的要求,同时,更是一向独大自居的王夫人的口味。
以荣府为马首是瞻的宁府战战兢兢地接受着荣府的恩赐外,也理所当然地承袭着贾母的一切作风,实际上更是变相地发展着王夫人的作派。在贾母的眼里,或许更欣赏黛玉的傲然超脱、晴雯的果敢直谏,但是,贾母毕竟老了,老的只能以蒙蔽双目而自保。于是,表面上是贾母的统治,实际上已经大权旁落的贾府里,就完全以王夫人的标准而断人品了。
薛宝钗来的真是时候啊!连那个不问世事的林黛玉都感喟: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最初王熙风的协助侧面地促进了王夫人的工作,而如今,正是薛宝钗的母亲薛夫人的参与,才进一步加固了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也更正式地宣告了贾家后院乃至前庭的最高统治者的身份。
于是,水涨船高的薛宝钗便扶摇直上,俨然成了大观园的首领。且不说她得体的行为与性情。单说那雄厚的财势,待选秀女的身份,就够让王夫人骄傲一阵子了。随着秀女身份的解除,浮现给众人的是那丰厚的嫁妆,还有一个财大气粗的富商老哥撑腰。这些就足以让贾母眼花缭乱,头痛良久,消化一阵儿了。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的女子,又是那样一个重金不重情的畸形社会里,即使她的长相和傻姐相若,也是不愁嫁,不愁没人奉迎她的。何况又是这么一个貌如芙蓉、体若杨妃、性随大度、谦和有节的美女呢?一般男子想要不动心,还真是难呢。
可是,即便如此,薛宝钗快乐么?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以获得整个贾家的认同为快乐,那么薛宝钗做到了,也欢欣无比。但是,就宝钗的内心而言,我认为是晦暗的,只不过她懂得隐藏。
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认为宝钗奸诈狡猾,故作姿态。可是,我却认为,那只是她极力掩盖自己而达到的效果罢了。在宝钗的心理,你不能不说她对于宝玉是存在着非一般的情愫的。但是,年龄的痴长又使她一眼看穿了宝、黛二人的深厚感情。作为封建礼教下的大家闺秀,她不能也不敢像黛玉那样大胆、执着。但是,她敢用一切黛玉不屑一做的礼数去反差着黛玉的行径。有了母亲与姨妈的默许,宝钗更是把握住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恰到好处的时机。于是,原本是贾母眼中的宝贝孙女儿、众人眼里的娇贵小姐--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便变得摇摇曳曳。她的敏感与直言在众人的眼中一点一滴地便被宝钗这个参照物对比成了小性儿、尖酸、刻薄。
林黛玉不在乎,她只在乎宝玉的看法。可是,宝钗就有本事四两拨千斤,轻轻数语、淡淡神色就能令宝、黛二人吵个不可分解。而在贾母心中,外孙女再胜过自己的孙女儿,却始终不如宝玉珍贵。再加上宝玉生母的刻意暗示,于是,一桩前景本来很乐观的婚姻就这样被搁浅了。
你可以说宝玉的风流苦了林黛玉,也可以说王熙凤的调包计害了林黛玉。但是,你更应该说也是宝玉的多情误了薛宝钗。
薛宝钗性格的形成与她的家族、以及后来贾府的熏染是分不开的。本来一个天真浪漫的女子,非得为了明日的尊贵与地位,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喜好。对宝玉的感情,宝钗的苦恼是显而易见的。黛玉打趣宝钗不是一次两次了,甚至是随处可见,甚至更过分的玩笑也有。但是,宝钗从来都是一笑置之。可是,宝玉一句“堪比杨贵妃”立时就惹恼了这个从不轻易动怒的大方得体的大家闺秀。最后,宝玉不得不“负荆请罪”才算了事。
可见,宝钗是多么的重视宝玉。她一直为着自己是宝玉所尊重的姐姐而懊恼,同时也期待着宝玉能像对黛玉那样自然而平等地接触来对待自己。所以,在宝玉称她为“一字师”时,宝钗婉拒了;在宝玉称她姐姐时,她又借着机会暗示自己并不喜欢做宝玉的姐姐这个身份。但是,一心在黛玉身上的宝玉懵懂不知。倒是黛玉感受了那份未来的威胁,所以才在元春省亲时势要胜过宝钗。文采上,宝钗终是输了黛玉一筹。可是,又能证明什么呢?只会引来宝钗心理更加妒火中烧的郁闷。这个时候的宝钗,我们要理解,谁没有过爱恋?当自己的爱人被一个劲敌霸占着,谁会好受?
可是,同样对于黛玉而言,宝钗也是不可忽视的强有力的对手。但是,风花雪月的黛玉只会泄愤;多谋善断的宝钗却显然是个管家好手,会做好未来的计划。
于是,爱情悲剧最终还是无奈的发生了。权势与爱情相较之下,往往无力的是后者,失败的也是后者。在家族财势与贾家贵妃这个极高的权势支撑下,宝钗终于换来了得以和宝玉共守一生的机缘。可是,却唤不回宝玉的心了。最后,也将这个女人般的男人付诸于世外了。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为宝钗叹息。宝钗的可怜可悲到此业已展现地淋漓尽致了。可以说那洞房的泪水既是宝钗婚嫁离母的伤心泪,也是委屈自己下嫁的辛酸情。但是,在那两种宝钗不得不铺垫的刻意的泪容下,却也真实地借着机会掩盖着她那喜极而泣的情感。
宝钗孜孜以求着这个“宝二奶奶”的身份,她终于得到了。但是,她也失去的更多,更多...
宝钗默默觊觎着荣家掌门媳妇儿的特权,她终于拥有了。但是,在尝试了权力所带来的快感后,她也终将变得和那座深深的贾府一样的势力,萎靡。
默默的宝钗,默默地付出自己。与黛玉不同的是,她不过付出的是自己的所有修为,而黛玉付出的是自己的全部情感。所以,最终,宝钗只能望花兴叹,默默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