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章 ...
-
三
不辞辛苦的去看赶赶戏,所看的戏或是电影也无非是些翻来翻去看了又看的连台词和唱词都能背诵和哼唱的老电影和老戏,比如什么《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还有什么《渡江侦察记》《侦察兵》等电影。虽然,看到开头就知道了结尾,看到电影里的人物说上句台词就能帮着接上下一句,但老龙潭人还是乐此不疲心甘情愿地赶着去看。因为,年轻人朝气蓬勃地情怀仅仅对着龙潭河和青杆峰是无法释放的。当然,看赶赶戏最让人头疼的还是消息的不准确,而且,消息不准确在老龙潭还是常有的事,听说某某地方晚上将会放电影,于是,吃过晚饭,大伙便相邀着满怀希望不辞辛劳地赶到那地方。结果等赶到那地方后才发现消息只是空穴来风其实什么也没有,于是,大伙便都无精打采颓废不已,便开始追查这消息的来源,并痛骂这消息的始传播者。
有一段时期,我与翠云幺姨和秀云姑婆还有其他女娃们去看赶赶戏,完全是被老龙潭的后生们鼓动去的,有几次甚至是被他们骗去的。
因为,后生们的目的不是去看戏,而是专去看一个人——刘玉梅。
刘玉梅确实长得漂亮,她不仅让后生们羡慕,也让姑娘们嫉妒。她不仅人长得好扮相也好,她扮演的铁梅都说比电影里的铁梅还更铁梅,听说她的名字原来并不叫刘玉梅,而是因为崇拜铁梅扮演了铁梅后,才改成刘玉梅的。
开始,秀云姑婆和翠云幺姨听说了有刘玉梅表演的戏,她们就带着我跟老龙潭的其他人一同去看,后来,她们发觉那些后生们,只是为了看刘玉梅而看刘玉梅,就赌气不去看刘玉梅的表演了,小小年纪的我,没有了她们两个大人的陪伴,也就不敢擅自在夜幕降临后离开老龙潭了,尽管,看到那些年轻后生们兴致勃勃地去看赶赶戏我的心里很不安。
黑老牯的媳妇刘玉梅又怀孕了,这样算来她几乎是一岁多就生一个。这让先于黑老牯结婚的龙矮子望尘莫及,龙矮子曾经打趣地说黑老牯:速度是快就是质量不高。
龙矮子所说的质量当然是指生儿子。龙矮子也即将生第四胎,要把生儿子作为质量来衡量的话,龙矮子确实算是高质量的,因为,他前面生的三个都是儿子,而且,潘大妹也已经是有孕在身了。
按习惯或是风俗来讲,三个儿子已经足够,可龙矮子却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计划至少要生五个儿子或是更多,理由很简单,要赶上或超过彪麻子,他不能让他的后代步他的后尘因为人少势单力薄而受他人欺负,。
然而,时代不同了,国家要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计划生育地风声日渐紧促。象黑老牯和龙矮子这样已有三到四个小孩的家庭,是计划生育的重点打击对象。
这一年,计划生育工作队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老到了老龙潭,将黑老牯和龙矮子双双堵在了家里无可逃脱,在黑老牯和龙矮子两人的下跪和家人的一再求情下,在家人和当事人的做了斩钉截铁地保证后,工作队见两孕妇已经大腹便便,考虑到孕妇几个月怀孕的不易和家人们的真诚,便以罚款作为了结,条件是只生所怀的这一胎,以后便做结扎手术。
于是黑老牯和龙矮子便各交罚款2000元,此事算暂告一段落。
当然,对于黑老牯来讲,这次的保证只不过是个缓兵之计,除非刘玉梅这次能给他生个儿子。
2000元的罚款,对龙矮子来讲,要比黑老牯容易的多,最起码,这些年来他在做木匠手艺远比黑老牯在经济上要活络的多,尽管积蓄不是很多,但靠打扫屋角仓角的,很快就将罚款交到了乡政府。
而2000元对于黑老牯确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个经济上本来就捉襟见肘地家庭,共同遇到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日子本来就过得紧紧巴巴的,哪来钱交罚款?
但是,为了传宗接代一家人必须共度难关,就是砸锅卖铁这罚款也必须得交,他们卖了家中唯一的一头水牛和一头猪,凑集了一千多块,对余下的几百块黑老牯感到一筹莫展。这时候,老书记毫不犹豫地让黑老牯将自己的老料卖掉,终于凑齐了两千块的罚款。按老书记的讲法,叫作舍财免灾。
老书记卖掉自己的棺木来替儿子交罚款,可算是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了,也足以证明老书记为了子孙后代也为了告慰祖宗的决心和毅力。
王二妹却感到很不理解:这是么子个搞法哦?前些年不是鼓励多生吗?如今咋又不让生了呢?多生一个还要罚款?她嘟囔着:要是生个儿子交那么些罚款还值得,要是……唉,我们家这是造的么子孽哟,咋就这么的不顺呢?说着说着禁不住黯然神伤隐隐地抽泣起来。
老书记很烦躁地:别嚎了,听计划生育工作队的口气,象老三这样的,以后就是交罚款也不能让他再生,如果再生就会将人抓去……老书记止住了话头,没有继续将话说完。
王二妹急切地十分担忧地问道:会怎么样?不会抓去坐牢吧?
不会坐牢,老书记磕巴着烟袋:但会强行结扎。
啊!田二妹瘫软在地:玉梅这次要再不生个儿子,那我们家不是完了?她突然将手里正摘的豆角扔在老书记的脸上:都是你出的馊主意,要吃么子国家粮,自己没个卵本事,巴子当了个大队书记就不得了,么子都办得成,害得老三国家粮没吃成,倒把结婚给耽误了,老三要早几年结婚了,现在不说孙子就是重孙子我也抱上了。你想想你大队书记这些年,除了你自个儿少在生产队干活舒服些外,你为这个家干过哪怕是一件有益的事?
王二妹边哭边抱怨,老书记任由王二妹数落,他沉默不语只一个劲地抽烟,他面无表情看似平静,内心里却在流血在翻江倒海,王二妹的抱怨正戳到了他的痛处,想想自己这些年的大队干部当下来,于家庭竟然一事无成。如今没有再当大队书记,他又成为了一个百姓,又回到了人生的起点,大队干部那些年他算是白走了一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和记忆,要有的话也就是脸上那道道皱纹和满头的白发。
罚款已经如数上交了,黑老牯不用担心计划生育会再来找自己和家人的麻烦,更不用担心刘玉梅腹中的胎儿会被抓去到医院北强行做掉。照龙矮子的话说:交了罚款就是得到了认可,就是发给了准生证,象春天里种下的种子,只等秋天收获就成了。黑老牯倒远没有龙矮子的那般的坦然,因为,他不能不忧虑,即使春种了只等秋收,但他却对秋天会收获什么毫无把握,他倒觉得这更像是在做生意,一手交钱一手拿货,如今交了钱,在拿货的时候如果是个儿子,那就是物超所值,倘若不是儿子,那就是个亏血本的生意。
还真应了那句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的话,黑老牯一家眼巴巴望着儿子,等来的却又是一个女儿,这犹如晴天霹雳,连整个家庭都地动山摇起来,黑老牯又一单生意做亏本了,而且亏大发了。
这第四个女儿的降生,给了黑老牯一家沉重的一击,当然,打击最大的还是刘玉梅,自生下这个女儿后,她就不吃不喝躺在床上整日以泪洗面。心想,我刘玉梅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我这是造么子孽啊?要这样惩罚我?是因为我以前的罪孽吗?那早已经招到了报应了啊,这么些年来受尽了别人的嘲笑挖苦讥讽唾弃甚至责骂,难道还不够吗?老天啊!我刘玉梅的苦难何时才是个头啊?
她觉得自己没有脸在老龙潭生活,对更对不住黑老牯和他们历经沧桑的一家人。
一夜之间,黑老牯的脸上又增添了几条皱纹,头上的白发又多出了一成。老书记的腰也更佝偻了眼睛也更模糊了,浑浊地眼角时常地噙着眼屎。王二妹如生了一场大病般的萎靡不振眼神恍惚头发蓬乱,她似乎不仅对孙子失去了希望,而且,对生活也没有了信心。
这正常人不吃不喝都不行,何况你在坐月子呢?王二妹做好饭菜端到刘玉梅床前劝说着刘玉梅:人是铁饭是钢,再怎么样的也要吃饭啊。
刘玉梅不停的抽泣也不搭理婆婆,王二妹放下饭碗菜碗转身离去,心想,爱吃不吃,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还算么子女人?生了一堆赔钱货还要我一个婆婆来求你吃饭?
刘玉梅望着拂袖而去地王二妹的背影心如针扎,她理解婆婆的心情,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都是自己的罪过,婆婆怎样对待她都是应该的,她刘玉梅这都是罪有应得。
黑老牯可怜兮兮地来到刘玉梅面前;你好歹吃点吧。那声音近乎哀求:你这是在坐月子呢,不仅不吃饭还哭个不停的,要是再落下么子病根什么的,这一大家子你叫我一个人怎么办啊?黑老牯说着说着自己却也忍不住流下泪来:不管她们是儿是女都是我们生的,我们不得帮她们养活养大才行啊。
刘玉梅看着既猥琐又可怜地黑老牯心乱如麻,其实,他承受地压力和苦难不比自己少,自己要再给他增添累赘和负担,这老老少少一大家子岂不要将他压趴下?他讲的没错,是儿是女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都要得依靠我们做父母的来养活。
刘玉梅勉强地端起碗拿起了筷子,黑老牯胡子拉茬地脸上出现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假如那历经磨难地表情也算是笑的话。
黑老牯走到屋外,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他遥望着老龙潭的天,还是依旧那样的清澈蔚蓝,老龙潭的水还是依旧那样的清澈透亮,老龙潭的山寨还是依旧那样的古朴醇厚。
老天啊!我黑老牯脚下的路怎么就越走越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