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一瞬间赵衍脑中闪过几种想法,不过随后就压了下来。
赵云从军公孙攒多半是效仿卫青、霍去病马踏匈奴、守疆阔土。这个愿望在太平盛世或许可能达成,但在乱世,诸侯们相互争霸,自顾不暇,在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情况下,谁还有那个精力关心他人,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好的。
要知道大汉人虽然排外,但也有人想当渔翁。
他不是没想过择主刘备,只是刘备真的如历史上说的那么仁吗?
仁主会说出“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且纵观大汉开国后历史,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有几个得到善终,前世就听到有人说老刘家有杀功臣的传统,这些让赵衍不得不慎重考虑。
“十八路诸侯人马加起来有四十多万,声势浩大,董卓只会据关而守,若无绝对把握不会出关愵战。公孙攒的白马义从是骑兵不会参加攻城战,二哥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子卿不用太过担心。”看着自己的爱人紧皱眉头,郭嘉安慰道。
“二哥师从童渊,既然下山,必定已经学成,自身武艺衍不担心,即使身处乱军也可自保。只是从仕公孙攒……”
“若二哥武艺如此出众,职位只是百夫长,看来公孙攒无识人之明。”
顿了顿郭嘉接着说,“日后公孙攒占幽州,袁绍拥翼州,幽州苦寒,翼州富庶;且公孙攒声望比不上袁绍,手下也没有良谋辅佐,若日后我等出仕袁绍,到时再劝降二哥。况且局势变化无常,或许情况不会发展到如此境地。”
“小鑫,让苏毅派人密切注意战场动向,特别是公孙攒的白马义从,一有动静立刻向我汇报。”
等小鑫下去后赵衍想了想,道:“奉孝,志才,我意前往酸枣。”
他还是有些不放心,不知道现在赵云和刘备是否接触过。况且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他也不确定现在有没有发生什么蝴蝶效应。
“子卿欲以何身份前去?若忠所料不错,子卿与奉孝也接到了袁绍的招揽信了吧,此时若前往,只怕是要留在袁营了。”
戏志才有些郁闷,子卿与奉孝有些事好像瞒着他啊!不过想想,乱世中自保要么依附他人要么有自己的力量,像赵衍与郭嘉这样的人物提前筹谋也在情理之中,果然,是他太大惊小怪了!
郭嘉:“志才说的对,此时不宜轻举妄动,况且当日水镜先生对子卿的评语嘉料想各路诸侯已知晓,日后颖川也不是安稳之地。”
“这些衍岂会不知,只是衍实则担心兄长。”
郭嘉:“荀氏虽以文传家,在军方也有些势力,如今文若已投袁绍,嘉看此事可以托付文若。”
“衍这就休书一封。”
虎牢关下,一幕幕让后世脍炙人口的故事正在上演。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
出关搦战谁敢当?对战英勇有三英。
东汉末年,一个个将星在乱世的星空开始闪耀,慢慢绽放光芒。
十八路诸侯讨董随着虎牢关破,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而告终。
这场被心向汉室之人寄予厚望的战役就这样仓促结束,董卓依旧挟持皇帝称霸一方,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到了此时天下不少有志之士已看出汉室倾覆的不可挽回性,各路诸侯也开始了自己的争霸之途。
在长安的皇帝像是被众人遗忘了一样。
从这一刻起,诸侯割据开始了。
回到自己地盘的各路诸侯开始整顿军队,招贤纳士。
一时间大汉境内风起云涌。
“奉孝,子卿咱们接下来怎么办?”戏志才拿着折扇摇啊摇,一副风流潇洒的模样。
“学院里学子都离开了,程先生也隐居山林。咱们也该走了。”
在颖川居住了五年,就要离开了,真有些舍不得啊!
郭嘉握住赵衍的手,“等天下太平了,嘉与子卿在此隐居可好?”
赵衍朝郭嘉温柔笑笑,“好!到时候我们便在书院教书。”
“咳,咱们是先去袁绍那看看,还是到别的诸侯那?”
戏志才打断两人的对视,将话题导回正途。这两人真是无时无刻不在秀恩爱,一点都不顾忌他这单身汉的感受啊!
想到这,戏同学又郁闷了!
“不,我们去兖州。”赵衍一锤定音。
“兖州?”郭嘉和戏志才一起道。对于这个决定他们有些意外。
“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官至侍中、兖州刺史,其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会盟结束后刘岱杀了桥瑁,改任王肱为东郡太守。”
郭嘉一句句说出他知道的情报,心中更是疑惑不解,子卿怎会看中这个人?
戏志才也有疑问,除了汉室宗亲的身份,他没看出来这个刘岱有哪里值得注意的。
赵衍有些好笑地看着两人,真难得看到他们如此表情。
“前日小鑫禀告说已经找到了神医华佗,他现在就在兖州。”
说到华佗,郭嘉和戏志才两人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瞟了他们一眼,赵衍接着说:“志才近日的身体怕是不太好吧!奉孝还有你,别往他处瞅了,咱们明日就动身去兖州,一路上的行程衍已安排好了。”
“咳,子卿咱们还是去翼州吧,忠身体无恙。”
“文若已在翼州,若袁绍真是可以辅佐之人,日后文若必会书信相邀。志才勿要讳疾忌医!”
“……”
“嘉身体很好,晚上子卿可以亲自检查的。”
“奉孝是要将来留衍一人孤独寂寞地活在世上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