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关于事件最初的印象 ...

  •   又经历了两个王朝的翻转。
      某一天,新来的史丞,在存放皇家卷帙典籍的兰台,找到一沓散纸。
      其中第一页已经残破不堪,上面用古朴的魏楷,大书“舜华本纪”四个赤字。
      翻开看,却是一段宫女转述的独白:
      “我时常孤独地坐在东昆仑宫的石阶上,想象日出月落时的乌尔干达大草原。
      我能明显感受到自己苍老的几个瞬间,每次,我都以为我要去见他了。但命运,却始终顽固地将我遗留在人世。
      在最后监禁的岁月里,我希望同样垂垂老矣的巫朴能将我带走,或者他亲手题了挽诗的冥灯升起,将我的尸骨照明。
      可身后举儿总是对我说:母后,我会放你出去。
      我始终没有等到他说的那一天。
      我是史上最受非议的女帝和太后,我死后的谥号是:东昆仑。”
      东昆仑这个谥号,留给人太多太多的遐想空间。以至于北魏朝过去多年,坊间还会为她姓郑还是云,是帝还是后而起争执。
      史丞奉命修北魏史,兴冲冲拿了这份宝贵资料去问兰台令史——
      后者正靠着暖炉子打盹儿。
      接过后,顺手揭开炉子,全丢进煻灰里。
      等灰红的炉火将字迹焚了干净,才不徐不疾说道:“年轻人好奇,就管不住自己的心,更修不出国史。”
      那段有关于“他”的记忆,从此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无从记起,也无人追问。
      如果再给郑宜君一次机会,她想,也许,可以换一种方式与他初相见……
      第二章 试乐
      大魏西境的平襄县,自前朝开始便隶属于天水郡。
      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传说,传说这里土地贫瘠,常年干旱,没有生路的百姓纷纷逃到外乡。有一天夜里,大地突然开裂,天上的河水倾泻而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
      湖里水质纯净,既不干涸也不泛滥,就像是跟天河连通。人们很高兴,便叫它天水湖,附近也跟着改名“天水”。
      这天是春江琴会的日子。
      三月三湖水解冻,春光绿茸茸的,铺满了整个湖面。夹岸桃花行,平襄姑娘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湖心里那条楼船不说话。
      半晌,船帘动了,有人从船里钻出来,高扬起手里的木牌。
      “过!过!”那人传达出评审人的意见。人群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前排传出一阵不小的轰动。
      这是今天第一个通过琴会的姑娘。
      她的琴艺比起前面六个,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甚至还有些不如。要说不同,可能是其他姑娘都选了轻松明快的新曲,独有她弹了首稀松平常的古曲《箜篌引》。
      首排一个凤眼美妇跟一个抱琴少女窃窃私语道:“这届主审官不喜喜乐,预定的那首别谈了,换成《幽兰操》。你指法还熟吧?”
      少女低下头:“阿君也选了《幽兰操》,为了这次比赛她可是排练了整整一个月——”
      “那贱丫头也配跟你争?”美妇人尖声打断她,“夫人允她陪你参赛,就是给了天大的面子!不过是一个死了爹娘无权无势的野丫头,以为自己多大脸!”
      “阿嬷,阿君与我情同姐妹,你切莫要这样说了。”少女气鼓鼓的,再也不肯跟乳母多讲一个字。
      过不久,迎面袅袅走来一位簪花仕女,她年纪三十余,看气度容貌却不是一般官宦家小姐可比的。打量了少女一眼,便行了个平礼:“敢问可是崔氏阿宁?”
      “正是。”
      “请随我来。”崔宁抱着琴,跟她上了楼船。船大而华美,回形梯曲曲绕绕好几重,到了舱顶,才见到分坐两列的乐试官。
      试官都身穿乐官礼服,正襟危坐。
      崔宁很意外,没想到试官会是宫中琴待诏,慌乱地行过礼,坐上琴台。
      “我……我要演奏的是,”崔宁脑袋一片空白,居然怎么都想不起自己排练过千百次的琴曲名,口干舌燥之际,意外吐出三个字。
      “幽兰操。”
      “哦?”有一个面目英俊的琴待诏立刻就笑了,他兴致勃勃看过来,热辣辣审视的眼神令崔宁脸上飞红。
      “献丑了!”崔宁心知此举对不住表妹阿君,不过现在也顾不得了。
      琴声如水一样从弦上流过。
      崔宁从来没把《幽兰操》演绎得如此完美。阿君借出的“漆鸣琴”音色清澈,琴韵饱满,在她高超琴技演绎下,仿佛能看到一朵幽兰,绽放在无边寂静的月光山谷中,那么寂寞、高洁、不可攀折。
      崔宁沉浸在琴境中,待一曲终了,还在低低回味——她习琴十年,练曲无数,竟然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心宁气和过。
      “啪!啪!啪!”清脆的掌声将崔宁惊醒。
      她抬头看,见九位琴待诏交头接耳,都笑着点头,而那位青年乐师停止鼓掌,问说:“敢问姑娘师从何人?这琴,是从何而来?”
      这次不待传唤的人通报,崔宁是直接被乐试官送出船舫的。那个青年的琴待诏虚扶着脸色苍白的阿宁,直至将她交还给那中年美妇。
      全场呆若木鸡!
      朝廷礼送参赛之人也不是头一回有,大魏西境谁不知道,昔年镇西将军府大小姐挥铁琴破羌兵的传说?主持太子妃选拔的侍御史,一面之下惊为天人,千里相送,随即先帝下旨聘为太子妃。
      自那以后,提前礼送参选人的举动,便有了“不看其余,已定头筹”的意思。
      暂不说此举会导致后面参赛人献技的机会也无,单是琴会开始不过一柱香时间就结束这一条,就足够他们这些身负皇恩重托之人,感到无比不安和心虚。
      “万一圣上问起”,他们这样想着想着,突然无比憋闷。
      “简直猖狂!”他们中最年长的那位忿忿然拍案而起。“要我说,陛下新提拔的这些年轻人,就没一个稳重的!”
      “葛老切莫动怒。”青年琴待诏送完崔宁,回船恰好听到同僚这些议论,心中颇不以为然。
      “陛下既然钦点我做裁定,便是不要寻常人选的意思。临行前,太子殿下也私下找过在下,说那些庸脂俗粉就不用送进来了。”他微微一笑,“反正还有一个良娣人选,各位大人可以再用了心地挑一挑,定好了直接向上呈报,王某绝不干预。”
      说完,他也不顾各位大人心中惊疑,一双鹤腿轻快地朝船外走去。
      王十八听人说,离天水湖不远有一大一小两座山。
      大山叫观音岭,小山叫姑父山。
      都是深山老林,常有虎豹熊罴出没。便带了两个亲近侍卫,纵马朝观音岭去了。
      另一厢,林教习喜滋滋向崔家主母郑棠汇报了参赛结果。崔宁坐一旁,素手不安地绞着裙子。
      崔家主母详细询问完参赛细节,又商量似的跟林教习确认最后那个青年琴待诏的意思。
      “哎哟错不了,老身跟他照过面,定是那个御前大红人王十八公子!”王十八风头之盛,令林教习一想起来就受宠若惊,“二小姐被他亲自送出来,太子良娣之位是十拿九稳了。”
      崔家主母虽然还是心存疑虑,可也不好再次质疑老姐们的判断,只拉着她手满脸堆笑,说些感谢的话儿。
      崔宁见状起身,以身体不适为由退下了。
      走出厅房老远,还能听到林教习爽脆的笑声。她心中烦闷不已,加快脚步,往表妹阿君的住处赶。
      才到院外,就被丫鬟青儿告知,阿君不在。
      原来阿君的赛期排在后天正午,林教习看她不顺眼,便唆使崔家主母派她出去含花露,好给二小姐养神宁心。
      崔宁心中惊急。
      她想跟阿君解释,她准备的曲子已经被自己抢先奏了,又对自己被选上太子良娣之事感到无比焦虑,急于向阿君倾诉。
      待问清阿君的去向,崔宁让仆从向母亲回禀去向,自己乘着马车等在了山脚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关于事件最初的印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