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穆桂英法场救子 展护卫巧拦暗箭 ...

  •   这天一早就发现开封府的气氛不对,包大人那一贯如常的铁面上居然有泪痕,四大校也闷闷不乐,我悄悄拉过来赵虎问道:“今天是怎么了?”
      赵虎叹了一口气道:“天波府的小将杨文广今天要被斩首。”
      “怎么回事?”
      “几天前城隍庙会上,太师庞吉的侄子庞豹在庙会强抢民女,当场打死了那姑娘六十多岁的父亲,正巧被杨将军撞上,杨文广当场劝阻,与庞豹争吵起来,结果越吵越厉害,二人就动起手来,没成那家伙不禁打,杨文广三拳两脚竟把那庞豹给打死了。”
      “你说的庞吉,是不是就是去年被包大人铡了儿子的那个庞吉?”
      赵虎点点头道:“不错,就是他。他紧咬着杨文广不放松,非要给他侄子报仇。结果昨天皇上在金殿之上竟判了杨文广凌迟之刑。”
      “什么?凌迟?就算是死罪,也不用这么狠吧!”我惊叫起来,明明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怎么能落得这么个下场?
      “有什么办法,谁让那庞吉的女儿是皇上的妃子呢。不过还好,听包大人说,判凌迟是为了平息太师心头之恨,但是只判了一刀之刑,一刀毙命,倒也不那么痛苦了。”
      凌迟,一刀之刑?这不是我昨天说的吗,这么巧。“赵虎,你能带我去看看吗?”我急忙问道。
      “杀人有什么好看的,血淋淋的,你一个姑娘家,不怕半夜做恶梦啊!”赵虎瞪起他牛一样大的眼睛看着我。
      “没事,我就去看看,我们是好兄弟,你连这个忙都不帮?”
      “这倒也没什么?反正包大人也要去法场,带上你就是了。”
      我笑了,这四个人虽然武功不如展昭好,但他们却非常仗义,在开封府中我与这四个人交情最铁了。

      法场就设在城郊,但围观的已经是人山人海。“我就不明白,这杀人有什么好看的,竟来了这么多人?”
      “不好看,你怎么还来呢?”赵虎问道。
      “我……”没想到这赵虎还这么牙尖嘴利的。
      “好了!”包拯沉声喝道。
      围观的人传出一声声的议论。
      “杨家将世代忠良,没想到这最后一根独苗也要断送了。”
      “是啊,想当年金沙滩一战,杨家七个儿郎殉国五位,只剩下杨六郎和杨七郎,两郎山之战,杨老令公与杨七郎也死了边关,只剩下一个杨六郎,这杨文广就是当年杨六郎的孙子。”
      “就是,杨家战功赫赫,皇上怎么能如此狠决,竟判了凌迟之刑,唉!”
      …………
      杨家将,我知道,展昭经常给我提起,他是这样说的,边关的百姓可能不知当今皇上,但一定会知道杨家将。无论是辽人还是汉人。
      我仰头看着高高的法场,平台上立着一根粗壮的木杆,木杆上用铁链锁着一个人,不,应该说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一双略显稚姨的眼睛透着无惧,身材偏瘦却很有力,被高高吊起的双手紧紧的抓着粗糙的铁链,整个人看起来很秀气也很有灵气,这样一个人怎么居然就把一个成年大汉三拳两脚打死了?
      他旁边站着彪肥体壮的刽子手,刑台的一角立着一面大鼓,一个大汉操着鼓锤用力擂着,刑台下士兵横起长枪挡住围观的人们。正北面搭起一个凉棚,主位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得意洋洋,花白的胡须,面色奸恶,穿着绛紫色的官服,那应该就是太师庞吉了。
      我抬头看了看天,阳光渐渐毒起来,我希望我的预感是正确的,我不希望这个少年死。
      赵虎深深一叹:“追命鼓,救命的锣啊!鼓响三通就要行刑了。”
      包拯黯然道:“可怜这杨家将,没有死要战场上,却死在了刑场之上。”
      “包大人,怎么没见到展大人?”我四下里看,却没有看到展昭的影子。
      “大人。”一个清朗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来。
      展昭,他什么时侯来的,怎么跟鬼一样啊!我看着他。
      包拯道:“展护卫,你去了哪里?”
      “大人,一会若有了的官司,请大人助杨家一臂之力。”
      “此话怎讲?”
      “属下与杨家交情非浅,请大人能助杨家留下这一根独苗。”展昭低声求道。
      包拯狐疑的看着展昭,点点头道:“只要不违律法,本府当然愿意能救下杨文广。”
      “属下多谢大人。”展昭抱剑施礼,转身向刑台前挤去。
      鼓响二通,突然人群外响起一阵嘈杂声,随即人群自动分开,一个年过五十的妇人快步走进来,身后是两个年过花甲老太太。
      士兵横枪拦住她道:“法场重地,擅闯者死。”
      妇人停下脚步,一甩斗篷,瞬间散发出一种气度,凌厉强悍,势压千军。
      几个士兵同时拱手道:“参见虞候。”
      “你们还认识本侯?”妇人鬓发斑白,却依晰能看出年轻之时必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
      “穆虞侯,小的们怎么能不认识您,只是您不能让小人为难。”
      “好,认识就好,本侯不为难于你,你速去通报庞太师,就说本侯要祭法场。”
      一个士兵转身走了。
      “这个女人是谁?居然自称侯爷。”我问身边的张龙,宋朝的女人地位很低,而这个女人居然能封侯,绝对不简单的人物。
      张龙的声音有些激动,无比敬重的说道:“这位是原镇守三关杨宗保元帅的夫人,杨文广的母亲——穆桂英。曾统帅三军,大破萧天佐的天门阵,先帝亲封一品诰命夫人,镇国虞侯,是武官正二品。你看他身后那两位老太太了吗?”
      我点点头。
      “这边穿黑衣服的是柴郡主,老八贤王的干女儿,杨六郎的夫人,也是一品诰命,那边穿蓝衣服的叫杨九妹,是杨文广的姑奶奶,一生未嫁,没有封号,但先帝曾亲口许下快刀不杀杨九妹承诺,那可是免死铁令啊!”
      我已经傻了,无法想像,在这个社会,杨家的女人地位居然如此显赫,那是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换来的。
      张龙继续道:“杨老令公生了七个儿子,两个女儿,四个儿子死在战场上,杨七郎被潘仁美所害,杨六郎病死在边关,还有一个儿子在金沙滩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两个女儿,杨八姐死在了天门阵内。他这七个儿子六个儿媳,也有三个死在了战场上,一个病死。但这七个儿子却只剩下杨宗保杨将军一个后代,五年前西夏进兵犯境,死在了葫芦口,如今杨家一门妇孺只守着杨文广这么一根独苗。”
      “那杀了杨文广不就等于断了杨家的根了吗?”
      “可不是。”杨龙小声道。
      再看向那边,穆桂英已经走进法场,来到刑台之上。喧闹的人群突然就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看着刑台上的母子二人。
      “文广——”穆桂英颤抖的声音叫道,小心的一步步靠近杨文广。
      “母亲——”稚气的脸划过两行泪痕,终于露出了孩子气。
      “文广,你——”
      “母亲,孩儿不孝……”
      “不,你做的对,这才是我杨家人男人!”穆桂英紧咬下唇。
      “母亲,孩儿不怕死,但孩儿想死在沙场上!”
      “为娘知道!”
      短短的几句话,人群之中便传出来啜泣声。
      “母亲,只可惜孩无缘看到边关冷月,沙场萧风了。”
      穆桂英无力抚摸着杨文广苍白的小脸,而一个红色的身影已经挤到刑台下面。
      穆桂英转身冲监刑台上抱拳道:“庞太师,小儿失手打死令侄,的确该死,但小儿从小习武,志在报国,只盼有朝一日能纵横沙场,快意边关,无奈今日竟要命丧于刑场之上,望老太师能应允他这最后一个心愿?”
      庞吉微仰头道:“虞侯,他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老太师,小儿之愿,留下他的一绺发髻,埋到边关。”
      穆桂英此言一出,我的心咯噔一下提了起来,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虞侯是想要你儿子的一绺头发?”庞吉的声音沙哑,极为刺耳。
      “不错,请太师恩准。”
      “可如果本太师不许呢?”
      不好,不好,这老家伙好狡猾,我忍不住看向展昭,他的额头上也渗出了水珠,不,不是,是汗珠。
      “太师,我杨家将世守边关,为保大宋死伤无数,眼看杨家最后一根根苗就要断送,桂英不求饶他性命,只求留下他一绺发髻,太师难道也不应允吗?”
      庞吉缓缓的站起来,慢慢的从监刑台踱上行刑台,他紧紧的盯着穆桂英道:“虞侯,你想要你儿子一绺头发,可我的侄儿呢,豹儿临死连句话都未能与本太师说,皇上虽说判了他凌迟,但还是念你杨家有功,只判了一刀,依老夫这意,就是判五千刀都不为过!”
      “太师大恩,桂英没齿不忘。”穆桂英再次施礼。
      “本太师不会答应!”庞吉冷冷的说道。
      “老儿,你不要太过份!”随着一声沉喝,几个大汉飞过人群直冲上刑台,个个手提钢枪,火红的枪樱迎着烈日,好似滴血,寒光闪闪的枪尖直指庞吉,一旁的兵卒也横枪相向,一瞬间刑台上剑拔驽张。
      “孟斌,焦阳,你们等退下。”穆桂英沉声喝道。
      “虞侯,末将等与杨家都是几世之交,不能眼看着杨将军唯一的儿子冤死!”叫孟斌的大汉叫道。
      “退下!”穆桂英再一次喝道,声音不大,却极为严厉,几人慢慢的退了几步,但仍在刑台上。
      老庞吉轻轻的舒了口气,看样子被吓够呛。穆桂英道:“老太师,桂英治下不严,请太师恕罪。”
      庞吉看了看这几杀气腾腾的大汉,不满的说道:“罢了,本太师不与这些草莽计较。”说完转身便要走。
      “太师,穆桂英求您,求您能应允小儿这最后一个心愿。”穆桂英再次求道。
      庞吉顿了一下,转过身来,定定的盯着穆桂英道:“穆虞侯,老夫没听错吧,你在求老夫?”
      穆桂英点点头:“不错,穆桂英求您!”
      “母亲,不要求他,姓杨的不是软骨头,孩儿不怕死。”杨文广叫道,铁链被挣着咯咯直响。
      啪!一声脆响,杨文广头斜向一边,蓬乱的发髻挡在脸上,穆桂英骂道:“小畜牲,事到如今,你竟还不认错。”
      “我没错!”杨广文再一次倔犟的抬起头来。
      “闭嘴!”穆桂英抬手又是一巴掌,杨文广的唇边滑下一缕鲜红,不再出声。
      此时庞吉得意之色,溢于言表。穆桂英道:“老太师,小儿年口无遮拦,求您看在穆桂英的面上,就应允了他吧?”
      庞吉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穆桂英,镇国虞侯,你就这么求老夫吗?”
      穆桂英紧咬下唇,颤抖的双手紧紧的握住,沉默片刻,突然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庞吉面前。
      “母亲,您起来,求您了,别给他跪下,母亲,孩儿左右是一死,您不要求他!”
      “虞侯!”几个大汉同时跪下,只是那血红的眼睛却紧紧如一柄柄利刃刮向了庞吉。
      “老太师,穆桂英求您,太师的大恩大德,穆桂英铭感五内!”说罢深深一叩到底。
      庞吉看了看穆桂英,又看了看孟斌焦阳等几个大汉,再看向台下,一片鸦雀无声,但一双双眼睛却紧紧的盯着他。他慢慢的动了,接过刽子手手中的短刀,来到杨文广面前…………
      割啊,割啊,我的心已经快跳到嘴里了,快,快,不要犹豫,不要了……我的手心已经全是汗水,粘乎乎的。
      庞吉一把抓起杨文广的头发,恶狠狠的说道:“小子,今天就看在你娘求老夫的面上,就留下你一绺头。”说罢手起刀落,一绺黑发迎着利刃落在他手中。
      啊……我长舒了一口气,便近不急待的看向展昭,似乎他也舒了一口气。
      “穆桂英,给你!”庞吉缓缓的把黑发递到穆桂英面前。
      穆桂英颤抖的把那一绺黑发捧在手中,泪水如决堤一般涌出来,她一点点的站起来,把黑发举在手中高声道:“各位可都看见了吗?这是我儿的发髻,我儿杨文广的发髻。”
      催命鼓响过三通,午时三刻已到,庞吉恶狠狠的命令道:“时辰已到,行刑!”
      刽子手挥刀向前,穆桂英突然大喝一声:“慢!”
      庞吉微微眯起一对三角眼道:“穆虞侯还有何事?”
      穆桂英浅浅一笑道:“穆桂英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太师?”
      “讲!”
      “皇上判小儿何罪?”
      “凌迟。”
      “多少刀?”
      “一刀,一刀!”庞吉突然惊道,直直的瞅着穆桂英手中的那绺黑发,双唇发抖,一句话说不出来。
      “太师,如果你行刑,就是两刀了,可是犯了欺君之罪。”穆桂英不急不徐的提醒的道。
      庞吉脸色苍白,慢慢的踱回到监刑台,他猛然抬头,血红的三角眼凶光四射:“弓箭手听令,杨家欲行不轨,抢劫法场,按律格杀,射!”
      一声令下,弓箭手团团将刑台围住,眼看就要万箭齐发。突然一个红色的身影,长身一跃立在台前朗声道:“开封府展昭在此,不许轻举妄动!”
      这一抹红色的身影立在烈日下,炫的人眼花缭乱,而那清朗却充满威慑力的声音,让执箭的兵卒缓缓的把绷紧的弓松了下来,似乎这个挺拔的人立在台上就是一座山,无法逾越的高山,无论是在开封府或是在刑场上。
      “展昭,你擅闯法场重地,该当何罪?”庞吉叫嚣着。但我想他还不敢把仁宗亲封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射死在台上。
      “太师,杨家世代忠良,穆虞侯功高盖世,太师何故要乱箭将其置于死地。”展昭的话不卑不亢,清清楚楚。
      “穆桂英带人欲劫法场,本太师依律治罪!”
      “太师,你说穆虞侯欲劫法场,却不知是何人所见?”说罢深深的黑眸扫向台下,台下一片寂静。
      “我没看见!”一个声音叫起来,几乎所有能看到这个声音源头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是我吗?居然是我,是我叫的,看什么看,我叫就叫了,总之得有人来响应展大猫,不是,是展大人一声嘛!
      “我没看见。”我一边说一边往前挤,却发现包大人那一脸无奈的表情。“你们谁看见了?”我提起胸中气,再一次高声喝问道。
      “没有,没看见!”
      “都没看见!”
      ……
      台下人群像沸了一样,呼喝声一浪高过一浪。我得意的瞟了一眼展昭,正好看见在笑,他在对我笑,我的心在狂跳,怎么这么热,天啊!我浑身发麻,是太热了吗?我分明看见那一对黑眸中闪出来一道电光来…………
      庞吉已经无法控制局面,这时包大人出来收拾残局,提议到皇上面前,请皇帝做决断,庞吉此时保命要紧,只好应允。
      可就在杨文广即将被放下来的一刹那,只见展昭突然长剑出鞘,在杨文广身后织出一片剑影,人也如展翅大鹏一样向人群中掠去,不一会又飞了回来。
      “何事?”包拯问道。
      “大人,请看这个。”展昭递过一根驽箭,箭头上闪着幽幽蓝芒,任是笨蛋也能看出淬了剧毒。
      “是什么人?”
      展昭摇摇头:“没看到,人太多了。”
      包拯沉思片刻道:“太师,虞侯,我们上殿如何?”
      二人没有疑议。
      这天一早就发现开封府的气氛不对,包大人那一贯如常的铁面上居然有泪痕,四大校也闷闷不乐,我悄悄拉过来赵虎问道:“今天是怎么了?”
      赵虎叹了一口气道:“天波府的小将杨文广今天要被斩首。”
      “怎么回事?”
      “几天前城隍庙会上,太师庞吉的侄子庞豹在庙会强抢民女,当场打死了那姑娘六十多岁的父亲,正巧被杨将军撞上,杨文广当场劝阻,与庞豹争吵起来,结果越吵越厉害,二人就动起手来,没成那家伙不禁打,杨文广三拳两脚竟把那庞豹给打死了。”
      “你说的庞吉,是不是就是去年被包大人铡了儿子的那个庞吉?”
      赵虎点点头道:“不错,就是他。他紧咬着杨文广不放松,非要给他侄子报仇。结果昨天皇上在金殿之上竟判了杨文广凌迟之刑。”
      “什么?凌迟?就算是死罪,也不用这么狠吧!”我惊叫起来,明明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怎么能落得这么个下场?
      “有什么办法,谁让那庞吉的女儿是皇上的妃子呢。不过还好,听包大人说,判凌迟是为了平息太师心头之恨,但是只判了一刀之刑,一刀毙命,倒也不那么痛苦了。”
      凌迟,一刀之刑?这不是我昨天说的吗,这么巧。“赵虎,你能带我去看看吗?”我急忙问道。
      “杀人有什么好看的,血淋淋的,你一个姑娘家,不怕半夜做恶梦啊!”赵虎瞪起他牛一样大的眼睛看着我。
      “没事,我就去看看,我们是好兄弟,你连这个忙都不帮?”
      “这倒也没什么?反正包大人也要去法场,带上你就是了。”
      我笑了,这四个人虽然武功不如展昭好,但他们却非常仗义,在开封府中我与这四个人交情最铁了。

      法场就设在城郊,但围观的已经是人山人海。“我就不明白,这杀人有什么好看的,竟来了这么多人?”
      “不好看,你怎么还来呢?”赵虎问道。
      “我……”没想到这赵虎还这么牙尖嘴利的。
      “好了!”包拯沉声喝道。
      围观的人传出一声声的议论。
      “杨家将世代忠良,没想到这最后一根独苗也要断送了。”
      “是啊,想当年金沙滩一战,杨家七个儿郎殉国五位,只剩下杨六郎和杨七郎,两郎山之战,杨老令公与杨七郎也死了边关,只剩下一个杨六郎,这杨文广就是当年杨六郎的孙子。”
      “就是,杨家战功赫赫,皇上怎么能如此狠决,竟判了凌迟之刑,唉!”
      …………
      杨家将,我知道,展昭经常给我提起,他是这样说的,边关的百姓可能不知当今皇上,但一定会知道杨家将。无论是辽人还是汉人。
      我仰头看着高高的法场,平台上立着一根粗壮的木杆,木杆上用铁链锁着一个人,不,应该说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一双略显稚姨的眼睛透着无惧,身材偏瘦却很有力,被高高吊起的双手紧紧的抓着粗糙的铁链,整个人看起来很秀气也很有灵气,这样一个人怎么居然就把一个成年大汉三拳两脚打死了?
      他旁边站着彪肥体壮的刽子手,刑台的一角立着一面大鼓,一个大汉操着鼓锤用力擂着,刑台下士兵横起长枪挡住围观的人们。正北面搭起一个凉棚,主位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得意洋洋,花白的胡须,面色奸恶,穿着绛紫色的官服,那应该就是太师庞吉了。
      我抬头看了看天,阳光渐渐毒起来,我希望我的预感是正确的,我不希望这个少年死。
      赵虎深深一叹:“追命鼓,救命的锣啊!鼓响三通就要行刑了。”
      包拯黯然道:“可怜这杨家将,没有死要战场上,却死在了刑场之上。”
      “包大人,怎么没见到展大人?”我四下里看,却没有看到展昭的影子。
      “大人。”一个清朗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来。
      展昭,他什么时侯来的,怎么跟鬼一样啊!我看着他。
      包拯道:“展护卫,你去了哪里?”
      “大人,一会若有了的官司,请大人助杨家一臂之力。”
      “此话怎讲?”
      “属下与杨家交情非浅,请大人能助杨家留下这一根独苗。”展昭低声求道。
      包拯狐疑的看着展昭,点点头道:“只要不违律法,本府当然愿意能救下杨文广。”
      “属下多谢大人。”展昭抱剑施礼,转身向刑台前挤去。
      鼓响二通,突然人群外响起一阵嘈杂声,随即人群自动分开,一个年过五十的妇人快步走进来,身后是两个年过花甲老太太。
      士兵横枪拦住她道:“法场重地,擅闯者死。”
      妇人停下脚步,一甩斗篷,瞬间散发出一种气度,凌厉强悍,势压千军。
      几个士兵同时拱手道:“参见虞候。”
      “你们还认识本侯?”妇人鬓发斑白,却依晰能看出年轻之时必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
      “穆虞侯,小的们怎么能不认识您,只是您不能让小人为难。”
      “好,认识就好,本侯不为难于你,你速去通报庞太师,就说本侯要祭法场。”
      一个士兵转身走了。
      “这个女人是谁?居然自称侯爷。”我问身边的张龙,宋朝的女人地位很低,而这个女人居然能封侯,绝对不简单的人物。
      张龙的声音有些激动,无比敬重的说道:“这位是原镇守三关杨宗保元帅的夫人,杨文广的母亲——穆桂英。曾统帅三军,大破萧天佐的天门阵,先帝亲封一品诰命夫人,镇国虞侯,是武官正二品。你看他身后那两位老太太了吗?”
      我点点头。
      “这边穿黑衣服的是柴郡主,老八贤王的干女儿,杨六郎的夫人,也是一品诰命,那边穿蓝衣服的叫杨九妹,是杨文广的姑奶奶,一生未嫁,没有封号,但先帝曾亲口许下快刀不杀杨九妹承诺,那可是免死铁令啊!”
      我已经傻了,无法想像,在这个社会,杨家的女人地位居然如此显赫,那是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换来的。
      张龙继续道:“杨老令公生了七个儿子,两个女儿,四个儿子死在战场上,杨七郎被潘仁美所害,杨六郎病死在边关,还有一个儿子在金沙滩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两个女儿,杨八姐死在了天门阵内。他这七个儿子六个儿媳,也有三个死在了战场上,一个病死。但这七个儿子却只剩下杨宗保杨将军一个后代,五年前西夏进兵犯境,死在了葫芦口,如今杨家一门妇孺只守着杨文广这么一根独苗。”
      “那杀了杨文广不就等于断了杨家的根了吗?”
      “可不是。”杨龙小声道。
      再看向那边,穆桂英已经走进法场,来到刑台之上。喧闹的人群突然就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看着刑台上的母子二人。
      “文广——”穆桂英颤抖的声音叫道,小心的一步步靠近杨文广。
      “母亲——”稚气的脸划过两行泪痕,终于露出了孩子气。
      “文广,你——”
      “母亲,孩儿不孝……”
      “不,你做的对,这才是我杨家人男人!”穆桂英紧咬下唇。
      “母亲,孩儿不怕死,但孩儿想死在沙场上!”
      “为娘知道!”
      短短的几句话,人群之中便传出来啜泣声。
      “母亲,只可惜孩无缘看到边关冷月,沙场萧风了。”
      穆桂英无力抚摸着杨文广苍白的小脸,而一个红色的身影已经挤到刑台下面。
      穆桂英转身冲监刑台上抱拳道:“庞太师,小儿失手打死令侄,的确该死,但小儿从小习武,志在报国,只盼有朝一日能纵横沙场,快意边关,无奈今日竟要命丧于刑场之上,望老太师能应允他这最后一个心愿?”
      庞吉微仰头道:“虞侯,他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老太师,小儿之愿,留下他的一绺发髻,埋到边关。”
      穆桂英此言一出,我的心咯噔一下提了起来,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虞侯是想要你儿子的一绺头发?”庞吉的声音沙哑,极为刺耳。
      “不错,请太师恩准。”
      “可如果本太师不许呢?”
      不好,不好,这老家伙好狡猾,我忍不住看向展昭,他的额头上也渗出了水珠,不,不是,是汗珠。
      “太师,我杨家将世守边关,为保大宋死伤无数,眼看杨家最后一根根苗就要断送,桂英不求饶他性命,只求留下他一绺发髻,太师难道也不应允吗?”
      庞吉缓缓的站起来,慢慢的从监刑台踱上行刑台,他紧紧的盯着穆桂英道:“虞侯,你想要你儿子一绺头发,可我的侄儿呢,豹儿临死连句话都未能与本太师说,皇上虽说判了他凌迟,但还是念你杨家有功,只判了一刀,依老夫这意,就是判五千刀都不为过!”
      “太师大恩,桂英没齿不忘。”穆桂英再次施礼。
      “本太师不会答应!”庞吉冷冷的说道。
      “老儿,你不要太过份!”随着一声沉喝,几个大汉飞过人群直冲上刑台,个个手提钢枪,火红的枪樱迎着烈日,好似滴血,寒光闪闪的枪尖直指庞吉,一旁的兵卒也横枪相向,一瞬间刑台上剑拔驽张。
      “孟斌,焦阳,你们等退下。”穆桂英沉声喝道。
      “虞侯,末将等与杨家都是几世之交,不能眼看着杨将军唯一的儿子冤死!”叫孟斌的大汉叫道。
      “退下!”穆桂英再一次喝道,声音不大,却极为严厉,几人慢慢的退了几步,但仍在刑台上。
      老庞吉轻轻的舒了口气,看样子被吓够呛。穆桂英道:“老太师,桂英治下不严,请太师恕罪。”
      庞吉看了看这几杀气腾腾的大汉,不满的说道:“罢了,本太师不与这些草莽计较。”说完转身便要走。
      “太师,穆桂英求您,求您能应允小儿这最后一个心愿。”穆桂英再次求道。
      庞吉顿了一下,转过身来,定定的盯着穆桂英道:“穆虞侯,老夫没听错吧,你在求老夫?”
      穆桂英点点头:“不错,穆桂英求您!”
      “母亲,不要求他,姓杨的不是软骨头,孩儿不怕死。”杨文广叫道,铁链被挣着咯咯直响。
      啪!一声脆响,杨文广头斜向一边,蓬乱的发髻挡在脸上,穆桂英骂道:“小畜牲,事到如今,你竟还不认错。”
      “我没错!”杨广文再一次倔犟的抬起头来。
      “闭嘴!”穆桂英抬手又是一巴掌,杨文广的唇边滑下一缕鲜红,不再出声。
      此时庞吉得意之色,溢于言表。穆桂英道:“老太师,小儿年口无遮拦,求您看在穆桂英的面上,就应允了他吧?”
      庞吉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穆桂英,镇国虞侯,你就这么求老夫吗?”
      穆桂英紧咬下唇,颤抖的双手紧紧的握住,沉默片刻,突然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庞吉面前。
      “母亲,您起来,求您了,别给他跪下,母亲,孩儿左右是一死,您不要求他!”
      “虞侯!”几个大汉同时跪下,只是那血红的眼睛却紧紧如一柄柄利刃刮向了庞吉。
      “老太师,穆桂英求您,太师的大恩大德,穆桂英铭感五内!”说罢深深一叩到底。
      庞吉看了看穆桂英,又看了看孟斌焦阳等几个大汉,再看向台下,一片鸦雀无声,但一双双眼睛却紧紧的盯着他。他慢慢的动了,接过刽子手手中的短刀,来到杨文广面前…………
      割啊,割啊,我的心已经快跳到嘴里了,快,快,不要犹豫,不要了……我的手心已经全是汗水,粘乎乎的。
      庞吉一把抓起杨文广的头发,恶狠狠的说道:“小子,今天就看在你娘求老夫的面上,就留下你一绺头。”说罢手起刀落,一绺黑发迎着利刃落在他手中。
      啊……我长舒了一口气,便近不急待的看向展昭,似乎他也舒了一口气。
      “穆桂英,给你!”庞吉缓缓的把黑发递到穆桂英面前。
      穆桂英颤抖的把那一绺黑发捧在手中,泪水如决堤一般涌出来,她一点点的站起来,把黑发举在手中高声道:“各位可都看见了吗?这是我儿的发髻,我儿杨文广的发髻。”
      催命鼓响过三通,午时三刻已到,庞吉恶狠狠的命令道:“时辰已到,行刑!”
      刽子手挥刀向前,穆桂英突然大喝一声:“慢!”
      庞吉微微眯起一对三角眼道:“穆虞侯还有何事?”
      穆桂英浅浅一笑道:“穆桂英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太师?”
      “讲!”
      “皇上判小儿何罪?”
      “凌迟。”
      “多少刀?”
      “一刀,一刀!”庞吉突然惊道,直直的瞅着穆桂英手中的那绺黑发,双唇发抖,一句话说不出来。
      “太师,如果你行刑,就是两刀了,可是犯了欺君之罪。”穆桂英不急不徐的提醒的道。
      庞吉脸色苍白,慢慢的踱回到监刑台,他猛然抬头,血红的三角眼凶光四射:“弓箭手听令,杨家欲行不轨,抢劫法场,按律格杀,射!”
      一声令下,弓箭手团团将刑台围住,眼看就要万箭齐发。突然一个红色的身影,长身一跃立在台前朗声道:“开封府展昭在此,不许轻举妄动!”
      这一抹红色的身影立在烈日下,炫的人眼花缭乱,而那清朗却充满威慑力的声音,让执箭的兵卒缓缓的把绷紧的弓松了下来,似乎这个挺拔的人立在台上就是一座山,无法逾越的高山,无论是在开封府或是在刑场上。
      “展昭,你擅闯法场重地,该当何罪?”庞吉叫嚣着。但我想他还不敢把仁宗亲封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射死在台上。
      “太师,杨家世代忠良,穆虞侯功高盖世,太师何故要乱箭将其置于死地。”展昭的话不卑不亢,清清楚楚。
      “穆桂英带人欲劫法场,本太师依律治罪!”
      “太师,你说穆虞侯欲劫法场,却不知是何人所见?”说罢深深的黑眸扫向台下,台下一片寂静。
      “我没看见!”一个声音叫起来,几乎所有能看到这个声音源头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是我吗?居然是我,是我叫的,看什么看,我叫就叫了,总之得有人来响应展大猫,不是,是展大人一声嘛!
      “我没看见。”我一边说一边往前挤,却发现包大人那一脸无奈的表情。“你们谁看见了?”我提起胸中气,再一次高声喝问道。
      “没有,没看见!”
      “都没看见!”
      ……
      台下人群像沸了一样,呼喝声一浪高过一浪。我得意的瞟了一眼展昭,正好看见在笑,他在对我笑,我的心在狂跳,怎么这么热,天啊!我浑身发麻,是太热了吗?我分明看见那一对黑眸中闪出来一道电光来…………
      庞吉已经无法控制局面,这时包大人出来收拾残局,提议到皇上面前,请皇帝做决断,庞吉此时保命要紧,只好应允。
      可就在杨文广即将被放下来的一刹那,只见展昭突然长剑出鞘,在杨文广身后织出一片剑影,人也如展翅大鹏一样向人群中掠去,不一会又飞了回来。
      “何事?”包拯问道。
      “大人,请看这个。”展昭递过一根驽箭,箭头上闪着幽幽蓝芒,任是笨蛋也能看出淬了剧毒。
      “是什么人?”
      展昭摇摇头:“没看到,人太多了。”
      包拯沉思片刻道:“太师,虞侯,我们上殿如何?”
      二人没有疑议,一行人直奔皇宫而去。

      我没有去皇宫,而是被张龙赵虎“押”回开封府,理由是展大人的命令。什么命令,不就是怕我出去再惹出什么事来,这次还不是多亏我帮忙吗?我那一声声狮子吼多撑场面啊!我心里愤愤不平,低着头不说话。不对,说到帮忙,怎么这事情就这么巧,我昨天说完的,今天就应验了。不对,那个尹龙一不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居然能说动皇帝帮他救那个杨文广,至少得是个王爷,展昭什么时侯交上了这样一个朋友。还是不对,他还曾提醒我不要和他来往呢?怎么回事?莫非那个尹龙就是……就是……不,不,不可能,如果是他,他居然会吃白食,被人打,好岂不是太没面子了吗?不可能,我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