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张巡死守睢阳城 ...

  •   至睢阳,……有诏拜巡御史中丞。被围久,食尽,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乡,坐者皆泣。巡强令食之,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贼知外援绝,围益急。……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城遂陷,与远俱执。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巡不屈,年四十九。
      ——《新唐书·张巡传》
      至德二年,满目疮痍的睢阳城中,守将张巡刚听闻手下传来的一个消息,向来镇静的他当即面色大变。“援军怕是不会来了……”,尽管他早已料到,但真正听到的那一刻内心仍是恨不得将那个该死的贼臣贺兰进明千刀万剐。但不多久,他便恢复了在将士面前作为主心骨的威严气势。“将士们,我们等待的援军不会来了,现在我们只有靠自己的血肉之躯与逆贼作战,城中粮食已尽,但粮食没了我们还可以吃鸟雀,鸟雀没了还可以吃树皮,实在不行我们就吃马肉,吃人肉。只要我们多熬一日,睢阳便可多守一日,大唐便可保全一日!”“与睢阳同生共死!”“睢阳不死!大唐不灭!”底下的士兵们都是正值青壮年的热血男儿,数万双坚定的眼神注视着他们的首领,摇旗呐喊的壮大声势令听者热血沸腾。尽管多日来被饥饿折磨、被寒夜侵袭、被大漠的风沙摧折,但此刻的他们内心却都有着一腔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们相信只要睢阳多守一日,见到家乡妻儿的可能性便大了一分。
      终于还是到了这一天,残阳如血,带着妖异的美,绚烂到极致,如火般熊熊燃烧,映照着这群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的士兵。血染的城墙,支离破碎的尸体,残骸堆积的沙场,活着的唯有那些仿佛地狱归来的修罗,出于本能般地麻木地噬咬着手中的断臂残肢。嘴角染着血色,身上沾满温热的鲜血,此时的他们如被家乡朝思暮想的妻儿看到,定会成为她们眼中的恶魔。不知道自己正噬咬的是谁家的妻儿,也不知道睢阳城还能守几日,事到如今他们唯有相信张大人的话,只要自己活着,便多一分希望。即使大唐抛弃了睢阳,他们也绝不后退。
      还记得那日,张巡大人第一个带头吃了他心爱的小妾,看着小妾惊恐的眼神,他的眼中流露过一丝不忍,但随即毫不留情地挥剑刺向她的心头。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张大人,与在敌人面前的狠辣不同,这样的决绝更令他们畏惧。张巡义正言辞地说道:“我知道这些天来,兄弟们都饿得不成人形,但你们对大唐的忠心不曾减少半分,我张巡恨不能以身饲众,怎能因顾惜一小妾而坐视大家挨饿呢?今日我张巡纵是背上千古骂名也无悔。将士们听着,从今天开始,杀战马,吃人肉,朝廷若有什么罪责我张巡一人承担!”也许就是从这一刻起,他成为了这支睢阳军的灵魂,成为了士兵们誓死效忠的对象。
      初尝人肉的滋味的确是不太好受的,酸涩得令人难以下咽,但在张大人的强迫下,他们只好忍着一阵阵上涌的恶心感强咽下去。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许人在绝境中的确能激发出无限的潜能,他们就靠着城中老弱妇孺的血肉,勉强维持着自己的力气与敌人顽抗。吃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正如杀人一般,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种本能。渐渐地,为了生存、为了家国大义他们抛弃了所谓的道德与良知,吃人在他们眼中已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城中的百姓也许是思念在外征战的儿子的老母,也许是日日期盼着丈夫归家的妻子,但此刻在他们的眼中也不过是砧板上的肉,而他们就像是时刻准备着猎取尸体的秃鹰,浑身散发着腐朽的死亡气息。
      被疾病和饥饿缠身的士兵终究还是挡不住逆贼的铁蹄,十月癸丑,睢阳城陷,守将张巡被俘。面对着那些同他一道出生入死,此刻满脸戚容的士兵们,张巡的脸上只有视死如归的平静,他一如往常般地安抚众人:“大家安心,没什么可怕的,我早已猜到会有今日,死于敌手是我的命数,与睢阳共存亡是我的使命。睢阳能撑到今日也离不开兄弟们的坚守,我张巡今日即便是死也无憾了。”说着,他突然抽出身旁士兵的长剑,在众人都未来得及反应时猛然刺入胸口,含笑着缓缓倒地。如多年后史书记载:“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巡不屈,年四十九。”
      为守一城而屠尽千万百姓,出于家国大义而造万千杀孽,是负隅顽抗亦或宁死不屈,是彪炳千秋亦或遗臭万年?是耶非耶,千百年后,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张巡死守睢阳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