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回 梦非梦 ...

  •   水,无止尽的水,卷起猛兽般的大口,扑向娇弱之躯。

      她发现自己只是这场大水的旁观者,于是竭尽所能地朝着那边大声喊着,不要,不要,但声音在喉咙里就是发不出来,她急得快哭出来了。

      可转瞬间,她发现自己胸口透不过气,大水不见了,沉重的雪压在自己身上,仿佛要将自己深深地埋掉。

      她伸出手挣扎,口鼻里吸入了大量雪花,下一刻就能窒息而死。

      不……

      不要……!

      宝钗猛地惊醒,坐起身来,胸口微微起伏。

      屋里一片寂静,莺儿在外间熟睡,唯有自己的呼吸声和墙角的西洋自鸣钟轻轻摆动着钟摆的声音。自鸣钟金色的指针借着天边的微光略略折射出一丝光来,宝钗定神瞧了瞧,缓缓抚了抚胸口。

      原来,是个梦。

      宝钗重新躺回床上,柔软的被子让她稍稍得到了些安慰。

      梦里的窒息感使她心有戚戚然,宝钗无意识地扯了扯嘴角,自嘲似的笑了笑,原来相比这种窒息感,生活中的压抑实在是舒服许多。

      此时外面响起了打更声,自鸣钟也铛铛铛地响了起来,原本因那个讨厌的噩梦惊醒的宝钗,此刻反而不想起来了,她窝在被子里没动弹。

      可外间的莺儿似乎醒了,她听到外间轻轻的走动声,又过了半刻,莺儿的声音响了起来:“姑娘,你起了吗?”

      宝钗卷紧了被子,没吱声。

      莺儿又问了一遍,铜壶碰撞的声音窜入耳朵,宝钗大大地叹了口气,掀开被子,道:“起了,进来吧。”

      洗漱完毕,宝钗去母亲处请安,薛母也是刚起,正对着铜镜选簪子。

      宝钗一笑,上前拿起一支翡翠衔珠钗,亲自为母亲插上:“这只钗的翡翠水头足,珠子虽比不上东珠,可也是太湖的好珠子。妈一戴上,咱娘俩儿站一块儿,像是姐妹俩了。”

      薛母被她逗得直笑,站起身来点了点她的额头:“在妈面前就是油嘴。”

      宝钗委屈道:“大早上的还没吃饭,哪来的油?”

      薛母止不住笑,道:“好,好,去吃饭。”

      梨香院里皆是薛家自己带来的仆人,只有外面扫洒的几个仆子乃是王夫人送来的。几个薛家老嬷嬷从小厨房里端来刚做好的早点,宝钗随意用了些,填个略饱就放下了筷子。

      这梨香院只有西南一角门与贾府相通,过去乃是王夫人正方的东院。每次过去还得先向王夫人请安,宝钗心里颇为不愿走角门。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宁国府出殡一事,更是让她对贾府男子厌恶之极。

      只是……

      宝钗看着篮里的绣样,暗暗呼了一口气,颦儿刚扶灵归来,现在定是哀思难断,眼见贾府出了一件大喜事,难保有心人埋汰颦儿守孝。

      于是定定神,她还是拿着绣样往角门走去。

      往王夫人处请安过后,宝钗再往贾母处去,此刻三春姐妹也在里头,贾母被这么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孩儿围着,好不开心。探春刚讲了个笑话儿,贾母拿着帕子抹笑出来的眼泪。

      宝钗稳了稳,进去请安,贾母道:“宝丫头来得巧,这姐妹几个逗我老婆子说笑半日,也拘了她们,你们倒一处玩儿去。今日有族里奶奶来,愿意陪我搓牌。”

      自从元春封妃后,往来荣国府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连扯开八辈祖宗的都有来投靠。

      于是宝钗笑着称是,又道:“前儿我得了个好花样,正想与大家看看。”

      众人便起身向贾母告辞,一同到了后院去。

      这一路上,宝钗方才能窥得黛玉气色,脸庞依旧消瘦,双眉也如烟拢轻柳,愁绪不断,但恢复了些许精神,心下稍安。瞧着她单薄的身体,宝钗忽有一念,仿佛在梦中远远地见过,似乎就是那大水所袭之人。

      她正出神,不料黛玉似乎发现了她的目光,侧头看过来,宝钗此刻收也不是放也不是,听得黛玉道:“宝姐姐这么看我,莫非我今天身上哪里不规整?”

      黛玉又拿“规整”来说话,宝钗毫不介意,微微一笑:“颦儿精神头好了许多,我瞧着心安。”

      宝钗说了句大实话,黛玉一下子语塞,一双含露眼睁圆了,显然有些惊讶,不过她很快垂下眼,看着回廊上的雕花朱栏,装作没听见。

      及进屋后,黛玉再不理睬宝钗,只与探春说笑,宝钗也不多心,只是与姐妹一起描新花样,选线针凿。

      如此一上午倒也这么过去了,晌午过后,黛玉乏了,又要回去歇息,加以今日贾兰小恙,李纨也没过来,众人也就这么散了。

      宝钗正犹豫要不要跟去碧纱橱,耳边响起一声“宝二爷下学了!”,只得作罢,回了梨香院。

      薛母正巧也从王夫人处出来,两人一同走。待进了屋,薛母打发周遭小婢去烧水,对宝钗道:“我儿,你姨妈可给了个大消息,你入宫之事全得依仗她啦。”

      一听入宫之事,宝钗心内只余烦闷,可又不能多说些什么,只是道:“妈,此事全凭天意,别白费了心思。”

      “怎么能这么说呢。”薛母有些不悦,“你大姐姐刚封了贤德妃,让你姨妈托娘娘说几句好话,入宫的事不就妥当了么。再来,你姨妈最是精干,她做事定是稳当的。”

      宝钗叹气,道:“我家本就式微,哥哥又那样……妈,别平白往我身上花许多流水钱。”

      薛母以为她是感怀家业不振,遂抱住她,抚摸着她的发颈道:“有宝儿一个,顶上十个蟠儿,妈定不让你委屈了。”

      宝钗心里酸酸涩涩的,也只得按下不提,倚在母亲怀里不做声。

      次日,莺儿便告诉宝钗,薛母又往王夫人处送银子了。宝钗咬了咬下唇,脸上神色如故,挥手让莺儿出去拿新制的竹绷子。

      莺儿前脚出去,宝钗的拳就重重地击在墙上,皮肤泛起一片红色。

      贾府如今兴建省亲园子,正是缺银子的时候,王夫人怎会在自己入宫之事上安好心?

      想到薛家现在还是要借着贾府在京城的关系行事,宝钗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重新拿起纸,不让待会儿进来的莺儿察觉到自己的异样。

      往后几日,她推脱身上不爽,寸步不离梨香院,让莺儿去煎了黄柏汤和着服下冷香丸。

      不出门的几日倒落得安静,宝钗也绣好了新花样,就差打个细巧络子挂上。这日正和莺儿挑络子线,忽来人报,说林姑娘来了。

      宝钗一讶,手上的络子线乱了顺序,她也不在意,忙命人请进来,又叫人备茶点。

      黛玉慢悠悠走进来,不等宝钗说话,尤自说道:“你这里倒是清静,今日也没烦人。”

      宝钗心下一笑,知她指的是上回宝玉来访,最后还大醉,回去时大闹了一场,把一个丫头撵了去的事。于是道:“我身上不好,你来看我,倒是费心了。若不介意,往这里坐来。”

      黛玉坐上炕,宝钗见她素色衣裳衬着一张脸愈发雪白,忍不住伸出手去抚:“怎么脸上这样凉?别招了寒气。”

      莺儿端上茶点,宝钗将一盅茶捧与黛玉,又道:“这是八宝茶,最是暖身。”

      黛玉手上略缓,还是接过了茶盅,轻轻抿了一口,也不说好坏,只是道:“进来时看宝姐姐在打络子?”

      “素日无事,我就把上回的花样绣了,正想着拿什么颜色的络子线来配,可巧你就来了。”宝钗拿出绣好的帕子,素绢镶着一圈月白的缎子,右下角绣着一弯新月,几缕轻烟似的云,月下的荷花虫草也选了极淡雅的颜色来,瞧着很是赏心悦目。

      黛玉忍不住赞道:“好精细的手艺,那云彩是如何绣的?”

      宝钗听她这么说,心里欢喜,又努力让这份欢喜不蹦出来,遂细细说了针法,再道:“万事俱备,只欠一根好颜色的络子,你且瞧瞧哪个色配得上?”

      黛玉放下茶盅,没有拒绝,认真地在放着络子线的木盘里挑选,宝钗瞧着她低下头专注的模样,那一弯白皙的脖颈仿若是王羲之养的白鹅正曲项低吟,不由得又出了神。

      黛玉挑了半晌,选了喜欢的颜色出来,两人说了说打什么花样,黛玉想着这样的绣花,得配个穿柳花样方才好看,可又生疏了手法,忘了怎么起手。

      宝钗指着莺儿笑道:“这里有个行家,我凡是生疏的或是不会的,都靠这位行家来帮忙。”

      莺儿自笑了,口上说着:“姑娘折杀我了,哪里称得上什么的行家。”一边另取了线,教两人打穿柳。

      经莺儿一点拨,黛玉很快就打好了络子,衬着帕子颜色正好,她遂道:“今日我过来倒帮你做了活计,你该怎么谢我?”

      宝钗柔声道:“颦儿的手艺给我这活计增色不少,不如就将这帕子赠予你,作答谢之礼如何?”

      不知黛玉如何回答,且看下回分解。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回 梦非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