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九尾 ...


  •   九尾是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人物。九尾狐曾经是夏朝第一代王夏禹的妻子。野史记载,夏禹治水经过涂山,听到有白狐歌唱(正史记载的是涂山氏族,可能这个氏族是以九尾狐狸为图腾的)“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家成室,我造彼昌。”,于是在涂山成亲,并果然在九尾的帮助下建立了夏朝。也有说九尾是灾难的象征,封神演义中的苏妲己就被看成是九尾狐的化身。

      《南山经》注释
      【原文】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译文】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日本分类
      空狐:活了三千年以上而升天的狐狸。
      天狐:活了一千年以上而升天的狐狸。
      金狐:金色的狐狸,是太阳的象征。隶属佛教。
      银狐:银色的狐狸,是月亮的象征。隶属佛教。
      白狐:白色的狐狸。传说安倍晴明的母亲葛叶是白狐的化身。
      黑狐:黑色的狐狸。被视为北斗七星的化身。
      赤狐:红色的狐狸。隶属神道教。
      善狐:善良狐狸精的总称。
      野狐:邪恶狐狸精的总称,也被称为地狐、中狐或宙狐。

      相关记载
      中国
      相传妖狐的尾巴是储存灵气的地方,当妖狐吸收了足够的灵气,尾巴就会一分为二,到最终裂变成为九条尾巴。当妖狐拥有九条尾巴之后,就会有不死之身。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中,妖狐有九条生命,九条尾巴。这在《封神演义》等一些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与小说中有提及。
      夏朝时期的妖狐传说
      夏朝鼎盛时期,夏第七代君王予(名字也作杼或季杼)。在位17年。
      予在位期间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
      《竹书纪年》记载:予初期的都城是原(今河南省济源西北),后来迁都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另载东征后获得九尾狐。
      《封神演义》中的妖狐故事传说
      《封神演义》中商纣王的妃子妲己,将其化为“九尾灵狐”。据估计妲己应该和妹喜差不多,都是超级美女,进宫之后纵情声色,导致国王们不理朝政且严重肾虚,同时国家的各种矛盾在当时恰巧又非常尖锐,最后导致国家灭亡。纣王其实据说原本还是很有本事的,据说他力大无穷,刚刚当王的时候很有进取心,东征西讨,打仗很厉害。可惜误入歧途,身败名裂,国破家亡。
      《周书》以及《太平广记》中妖狐的记载
      《周书》以及《太平广记》传说九尾妖狐为天界派遣来的神兽,是迎接平安世间的吉兆,被描绘成作为带来幸福的象征。
      《聊斋志异》中妖狐的记载
      《聊斋志异》中的狐狸描述较为正面,作品中常叙述善良的狐仙与凡人相恋的故事。
      日本
      玉藻前的故事
      鸟羽天皇宠爱的才女“玉藻前”,善魅惑,夺取天皇精气使其病卧床榻。后来被阴阳师安倍晴明视破,才晓得她是来自天竺的千年妖狐,用计将其收伏,结果妖狐的怨灵化为杀生之石,误触者必死无遗,经由高僧念经超渡才让怨灵得以成佛。
      传说这名玉藻前全身都是金色的,而且还有九条尾巴,金碧辉煌。而这名玉藻的祖先,有说来自中国、印度,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来到日本,借由真言宗的荼吉尼天信仰,与稻荷神社结合,而增加了许多妖力。
      见解差异
      中日两国
      对妖狐的侧重不同
      由于受中国影响,日本的妖狐传说也很普及,甚至将它们视为稻荷神的使者。不过与中国稍微不同的是,在中国传说里很少见的狸猫,在日本民间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其他妖狐。
      朝鲜
      妖狐故事由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后,在韩国被称为九尾狐狸。
      埃及
      要注意的是,虽然人们都叫他们妖狐,但传说里他们当中有部分其实不是从狐狸变化而成的妖怪。他们原先有些是山神,只不过后来因为长时间与许多动物产生合体,而变成野兽的姿态而已。在日本人看来,他们刚好长得很像狐狸。同样的这种妖怪,而在埃及人看来则像山羊一样,他们称之为“撒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