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得成比目何辞死。
一开始,看不懂这句话。
像是七言的诗句,但是缺少上下文,孤零零的七个字,弄不清含义,道不明原委。(只有“比目”二字,似乎还有些牵引,可能联想到什么?比目鱼?这也太八竿子打不着。)
可不知为什么,字面完全不解其意的七个字居然被我长久的记住了,直到最近去书店,翻开一本唐诗选,赫然就有这么一句“得成比目何辞死”,也终于,了解到后面那一句更有名的情话,“只羡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少年时就读过。那个时候,偏嫌古人那种堆金砌玉繁花似锦的写法,何况这一首又可恶的长,闲闲扫过,没有自己喜欢的强说愁的调调,就彻底翻过,不再起意。
却原来,流水般的诗句中,不动声色的将情意道尽。
我读诗,往往便只一句,不计较时间年代背景,不考究人物地点原委,喜欢的,只一句,熨帖安可。如珠如宝的,知道了这句话和它的出处,就像过往的许多次相遇,和一些撞上心头的句子,和一些欲说还休的情绪。也几乎在同一瞬,我突然了悟了那七个字的含义,从《诗经》、从《汉乐府》、从元明清的曲词中,可以找到许多诗文,字里行间,流淌出相仿的情致。
一如李莫愁的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金庸笔下的这个女魔头,亦悲亦恨,让元好问的这句词读出一番肃杀凄艳的味道。
这世间,永远没有岁月可以回头,没有,从古至今都没有。千千万万的人,来来往往的心,相遇、离散。人生如飘萍,而某些美好的愿望,因为奢侈,所以难忘。
比如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倘若一切都未曾开始,一切悲愤,一切怨怼,都不曾成形,我和你,会不会好过一点?
比如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可不可以跳过漫长的数十年光阴,就让我垂垂老矣的时候,含饴弄孙的时候,再把往事拿到月光下晾晒?
梦里不知身是客,时光呼啸而过,我的朱颜,你的鬓角,一晌贪欢的功夫,尘霜扑面。
芸芸众生,都是看客,又都是主角,你方唱罢我登场,急景流年,绿肥红瘦,这世间的情,却越来越短了。谁都懂得对自己好一点,谁都舍不得先爱了,是谁说过,先爱先输?
爱,在这一世,是一场博弈。
曾经有人唱,爱情,是一种宗教。可是,信它的人,是不是能得永生?
如果,梁祝化蝶也算一种永生,那么,我信。
如果,尾生抱柱会是一种世间常态,那么,我不疑。
如果,也只是如果。
只羡鸳鸯不羡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