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人性之中有一种本能,是对弱势群体的怜悯,所以我在翻开书第一眼看到作者程浩的照片与生平,面对那些平凡的字眼组成的背后故事的时候,油然产生一股心酸与同情。
      于是不自觉地翻到封底“伯爵在城堡”的自我介绍,但随即让人讶然,因为他写道:“职业病人,经营此道二十余载,”“爱好姑娘,女生各种优先,男生各种靠边,特长吹牛……”然而在这调侃的文字下,他自信得令人羞愧,他用诙谐的言语轻描淡写着他饱受折磨却斗志满满的人生历程。
      之后我开始阅读书中的内容。序之前有蒋方舟和程妈妈写的具有怀念性质的文字,我大略浏览了一下没有细看,后来全书读完才去认真看了一遍。因为我觉得,也愈发这样认为,这本书不应是让我如何去缅怀他,而更不想让自己代入他人的情感去审视作者的人生。
      而现在读完全书后,我想我该道歉,为之前所产生的怜悯情绪而道歉,因为程浩根本不需任何人去怜悯,他对生命与自我看得比任何旁人都透彻。写到这,我又深想了一下,怜悯这种情绪大概是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作为肢体与心理健全的人,而催生的带着优越感的情绪。但必须承认,在程浩无声的文字面前,我此时更想用一个平等的姿态,不是对残疾人的同情与怜悯或是励志与感动,而是以一位素昧平生的读者身份,来谈谈我的想法。
      就我的认识而言,在生死之间徘徊的人通常会有两种结局:一种人对死亡充满恐惧,每日数着死神临近的日子而在煎熬中日渐绝望;另一种人看淡生死,从而超脱了俗世对死亡的定义。而程浩,属于后者——“纵然你是一代天骄,坐拥天下,到头来不过化作一抔黄土;纵然你是绝代佳人,艳冠群芳,到头来不过是一具白骨”,“但是难道因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我们就要放弃生命的过程吗?”其实稍微读过一点豪放派大家的作品的人大概都会说出此类豪言壮语,但是真正做到如自己所言一样那么勇敢直白的人,能有几人?我时常会这样想,程浩因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不流于世俗的独特认识与理性,你说,生命是公平还是不公平的呢?
      本书名为《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作者解释为他是站在熙熙攘攘的人世与自我世界的边缘。但事实上,我倒是认为,他是站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边缘。现实里他身体残缺僵硬,而在理想世界,他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命运,所谓命运,不过是一种遭遇,悲喜哀乐俱在其中。在这世上,拥有梦想的人不计其数,几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包括你我。在某一段时间内,就如此时我们全力备战高考,我们都在为梦想而努力着。但是多年后,我担忧着,我们还能在彼此之间找到一丝过程的痕迹?
      其实如果让我来评价本书的艺术价值,我只能说一声抱歉,我尚才疏学浅评价不了。但我能真实地感受到书中每一个字的力量。因此我认为,它就是一本有价值的书。尤其是了解作者程浩的读书观念时,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读书不是读人,读书不应功利主义等等,很难想象这是一位从未上过学、尚且不满二十岁的少年讲出来的。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读书,既是与作者交流见识与认知,也是自我反省的过程。
      我最喜欢那一句,“我希望每个人因为平凡而独特,却不因为独特而平凡。”因为平凡,而专注于自我,不卑微不张扬不平庸不偏执,独特存在于平凡中;却不为追求独特而丧失本性。“隔着喧嚣的人群里,我望着你,如同望着我自己”,我们一路走来,只为完成我们自己。
      少年曾是青衫薄,横吹尺八睇花幽。流云似改旧时步,一苇江水尽千舟。
      浅酌三两,不成文章。最后,祝君好梦,也祝梦想永不停滞。

      2014.4.3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