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校长来了 ...

  •   题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育水高校,建校七十年来,一直成绩显著争优争先,完全可以与重点高校相媲美。
      但最近几年,事故频出,从上到下风气不正。先是一起严重的打架斗殴事件,致使两名学生死亡;接着校长贪污受贿,被抓落马;随之教导主任猥亵女学生,不雅视频曝光;最后今年的高考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令全体师生家长集体进入了冷夏。
      几十年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才取得如今的辉煌。没想到短短几年就毁得声名狼籍,江河日下。
      育水瘫痪,形式严峻,岌岌可危。急需一人能扶育水之将倾,焕育水之一新。重铸昔日辉煌,更上一层楼。
      日薄西山,育水老气横秋的半大开着铁门。从里面延伸出错落交织的车胎印子,还有抖落的碎石泥屑。墙边的小草被毒辣的太阳晒了一天,耷拉着脑袋。绿色的叶子上布满厚厚的灰尘,显得毫无生机。
      此时,一辆风尘仆仆的轿车駛来,缓缓停下。车门先后打开,从里面下来两人。
      一个四十来岁,身材高大挺拔,头发油亮,仪表堂堂。一位五十多岁,秃顶凸肚,八字眉下绿豆眼,大鼻子上带了一个金边眼镜,大嘴厚唇。脸上明显是一个囧字,看起来滑稽可笑。
      两人都是衬衣西裤皮鞋装束,但四十来岁的远比五十多岁的穿的光鲜亮丽一些。
      四十来岁的,是学校分校的校长,姓郑。郑校长,首先肯定一点不贪,为人有他的原则。所以校长贪污风波之中,唯独他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没有受到波及。
      五十来多的,是走马上任的新校长,姓朱。朱校长能力很强,领导有方。郑校长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百闻不如一见,但一见之下,人不可貌相,这相貌确实一点也不敢恭维。
      郑校长虽然听起来‘正’校长,但是是分校的校长,级别还不如本校的主任高。因为顶层出了丑事,本校各领导面上无光。所以,接待新校长的任务就交给了他。
      朱校长抬头看向‘育水二高’四个大字。夕阳残照里,失去了它往日的光彩。  朱校长悲叹一声,郑校长摇了摇头。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旗台,铁杆顶端五星红旗在微微飘动。日晒雨淋的,鲜红的颜色褪色严重,朱校长瞻仰一会儿。
      前面是一块工地废墟。几个工人光赤着脊背,大汗淋漓,热火朝天的把工地上的垃圾往三轮车上装。
      以前这里是教师办公楼和高三复习班,是78十年代的建筑,红砖黛瓦,花树盆栽,古色古香,幽静宁人,是学校最漂亮的地方。
      现在已被拆毁,准备盖一栋恢宏气派的教学楼,响应教育扩招的方针。
      郑校长带朱校长往右手边走。门卫室,似乎看大门的都是一位老大爷。接着是一间小卖部,仅此一家,学校里的小卖部生意天天火爆。一段低矮的红墙,女贞植的行道树,里面可停放车辆。与之对面是理化生实验楼。路的两旁队列着电话亭,可随着手机的悄然流行,它已经被停用,面临着拆除的危险。
      前面一个转口,路的东侧。从南往北,依次是餐厅(餐厅一共五层。一层二层是做饭卖饭;底下一层是学校的图书馆;四层是学校召开重大会议和演出的场所,四五层平时多用来考试用。)女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前面是水管池,东侧是锅水房)男生宿舍楼(男生宿舍楼后面是一片林地)。
      路的尽头是教学楼,楼梯口转侧是办公室。别小看这一间普普通通的教室,最多的时候,一间教室里挤有一二百号学生。
      继而往西,从台阶而上,是学校的操场。斜坡,边角,疙落处种着花草,有红花酢浆草,鸢尾,海桐等等。顺着沥青跑道,逆时针走,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红色大字至善。多是篮球架,一长排草地,一架铁台。草地上有两个沙坑。西北角是乒乓球案子,梧桐树下一些健身器具。一颗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国槐,围砌着转台,重点保护起来。过了两个排球网,就到了拐角处。
      朱校长和郑校长下了操场,顺西侧的路出去。朱校长慌不择的从口袋中掏出半截烟头,跑到角落了大口大口吮吸了起来。本来郑校长有幻想自己可能会被调到本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正校长。可他一来,郑校长的美好幻想彻底破灭。看他吸烟跟大烟瘾犯了一样,心里不禁鄙夷。
      朱校长踩灭烟头,捡了起来,左右找不到垃圾箱。把手背在后面,烟头捏进手心里,毫无痕迹的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两位校长马不停蹄来到分校。分校在三环以外,校园里长满了草,教育设备简陋,比初中还要差。那种白墙绿漆的教室,教室里还是刷着红漆的课桌。刀划刻写的痕迹,年久日深,变成了一种特色。
      朱校长转完两个学校,沉默不语。郑校长深知,现在育水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朱校长上任,压力巨大啊!
      过了一会儿,郑校长说:“朱校长,咱们到现在已经看完了两个学校,您一路辛苦。这滴水未进,中午您也没吃好,我们晚上一起好好吃顿饭去吧。”
      朱校长‘啧’了一声,摆了摆手说:“两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它的利弊也很明显。本校没有封校,外面超市,饭店,网吧,娱乐场所等很多。学生们的自控力不强,面对着很大的诱惑。分校,条件基础很差。学生们清心寡欲,这样也有利于学习。”
      郑校长骄傲地说:“我们分校的学生很争气,有几个明显的成绩,比本校的学生都要优秀。”
      朱校长点了点头,说:“三天之后通知各位老师,我们要召开一下会议。”
      郑校长说:“我们围绕什么主题?”  朱校长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招生,高考依旧是两个重项,我们还有一个就是建筑施工。”
      作为老一辈人,郑校长深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问题要放在实践中去,点头大赞朱校长的想法。一时感慨,蓦地一想,怎么没有围绕我分校做点事情来?是以,黯然叹气。
      (说到校长,想必现在大家都知王校长王思聪。话转正题,我想校长第一人首推的应该是蔡元培蔡校长,作为北大校长,能披荆斩棘大刀阔斧的革新教育,解禁思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