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引子·二 ...

  •   【引子】天下煞破

      -

      -

      公元263年。三国纷争跨过整整近三代英豪的更迭,进入到收盘时的尾煞。

      -

      这一年初秋,北方的曹魏政权在平定南方寿春之逆后,对盘踞西南蜀地的刘姓季汉王朝发起一次倾全国之力的猛攻——

      -

      以时局论,时人都觉得这次出征过于冒险。

      虽然“吞并蜀地,击败季汉”对魏国而言只是时间问题——但十年后出征,和眼下就拼命,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

      在此时此境,要展开两地国家决战,总有太仓促之嫌疑。

      -

      -

      曹魏方面,由新晋权贵:大将军【司马昭】对这次决战进行一切军事部署,统一调度。

      正是这位大将军,立排众议,决意伐蜀。

      -

      司马昭如此罗列理由:

      -

      “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今宜先取蜀,……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举大众以屠城,散锐卒以略野,剑阁不暇守险,关头不能自存。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晋书文帝传》

      -

      如此侃侃而谈。

      虽然从结果上看,似乎大多说中。然而其中有很多一厢情愿的演绎,把许多不决的消息只说最好的结果。

      -

      -

      史书上记录:群臣于是信服,不再反对。

      -

      究竟是因为大家赞服他出策略高妙,还是因为司马昭一言九鼎;于是做臣下的其他人再不好反驳,——这就不得细论了。

      -

      -

      司马昭这个决定其实很冒险。

      而其中更危险的信号,是他居然以“自己”的名义断众人口,一意孤行。——

      -

      一意孤行,对于掌权者来说,是将自己逼入最危险绝境的死手。

      若胜了,可谓高瞻远瞩,智勇拔群;若败北,简直可耻可惨得无法想象;

      司马昭从父兄手中接过地位,掌权未久,资本未厚,却上来就这样一场倾家豪赌——实在是凶险之极的玩法。

      -

      -

      沉默的臣子中,不安分地眼睛暗暗冷笑涌动。只有年轻才俊钟会真心附议他。——

      -

      但司马昭并不介意他人的狐疑。既然众人住嘴,他立刻开始展现自己的战略才能。将手下的将领如此部署:

      -

      魏军共分三路伐季汉吞蜀地。

      征西将军【邓艾】由狄道进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武都,——首尾夹攻,以牵制消灭此时屯兵沓中的,季汉最核心的战斗力量:大将军姜维。

      -

      杰出英才将领,他最信任的、年轻有为的【钟会】率主力10万人,准备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

      -

      将克敌首功暗暗押给钟会,算不算司马昭暗中给钟会【支持自己】的奖赏呢?

      -

      总之,三国尾煞的第一大决战由此开始。

      -

      开战后,情势如何?

      -

      先合上史书感叹一下,季汉的大将军姜维真不愧军事奇才。

      ——司马昭严重低估了季汉的防守战能力。

      -

      姜维这位奇男子,利用自身超凡的机动性和蜀地的地形特点,灵活自如、千里长驱。他不但成功地击溃了魏军邓艾方面的包围,又与部下张翼汇合,挡住了诸葛绪的攻击,最后率全军与钟会正面杠在剑阁。

      -

      一人一军,回旋周折,挑破三股攻击。

      勿怪蜀中仅有姜维剑,万夫欲入终不敌。

      -

      ……

      钟会吞吐不得,进攻无望,渐渐逼得魏军呈尴尬之势——

      -

      此时已征战近半年;蜀军三捷,魏军气势不免低落。再持久下去,魏军远征太久,季汉等来吴国的援军,声势必将更旺盛,——最后,魏国此次不免要面对一个退兵的惨淡结局。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好是群臣中唯一支持司马昭的钟会,在关键处与姜维对峙,力战不得。

      这简直就像是要彻底证明这次举国出征的愚蠢一样。

      -

      只怕消息传到后方,当初那些不支持司马昭的臣子,各个都要掩袖哂笑,喟然长叹。

      -

      -

      随着时日延续,离司马昭身败名裂,权利身家倾覆的结局越来越近了。

      钟会虽然急如热锅蚁,面对姜维这块千古难得的硬骨头,恨不得连色诱也用上,却愣是没有半点法子可想。

      -

      -

      可以设想,如果这场战争仅仅发生在姜维与钟会,司马昭之间,后世的结局也许要短暂改写。

      然而,在司马昭和钟会最绝望的时刻;同样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

      -

      如同一柄沉重的玄铁宝剑陡然出鞘;魏军征西将军,吃过败仗后正处于调养待命的【邓艾】,突然创造了另一个奇迹:

      -

      他居然能另辟蹊径,同样以千里长驱的方式,翻山涉水历尽艰险,率领军队另攻绵竹。

      -

      他并非带领主力大军,士卒又沿途跋涉消损;但军队陡然出现在绵竹时,穷凶极恶作亡命斗,亦如一把最锋利的匕首,直往敌方枢要刺来。

      -

      闻讯前来抵挡的季汉方面军,是武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

      不幸的是,这位同样堪称“英才”的青年将领没有挡住猛虎邓艾那凄厉的进攻。

      诸葛瞻带着诸葛武侯这一脉忠烈壮绝的血,陨灭在绵竹的山林间,终成断弦绝响。

      绵竹风寒,啸向成都。

      -

      -

      邓艾率余部,继续挥军西征。他将直取季汉的灵魂心脏。

      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成都城中的皇帝,刘禅。

      -

      -

      我们这个故事,从这里开始。

      -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