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楼中美人(大修) ...

  •   第一章 楼中美人

      大齐处南,山水环绕之地,历年来美人英杰数不胜数。

      南河一畔有座人人皆知的明月楼中,楼中以有着四位“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的美人而出名。

      这些个花容月貌,沉鱼落雁之色一向是大齐的酒楼馆子里的说书人的谈资。更是那些动辄一掷千金的公子哥儿们闲来无事的消遣。

      然而,若不是朝中明令禁止不许谈那卫氏族人,只怕少不得会有说书人捻一把胡须,拍一把惊堂木,说起一桩旧事。

      昔年风头极盛的卫将军府中,有一位尚未及笄的小郡主卫洛,才是真正的天人之姿。有诗文为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小郡主当年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便已出落得鲜妍美丽,就是比当年名动京中的昭阳长公主还要更胜三分,不可谓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更何况自古虎父无犬女,那小小郡主更具乃父风范,有一股子刚硬的英气在里头,只这一点,便与那些寻常脂粉们截然不同。

      “只可惜啊可惜,那小郡主尚不到二八年华,便因家族之事牵连其中,惨死沙场喽!”明月楼中,几个年轻的公子哥儿压低声音偷偷谈着过往尘事,眼望着这美人珠盏,香烟迷离,脑海中的沙场风云,都成变幻,语气中不禁添了几分感慨之意。

      那青衣少年收起折扇,轻轻地咳嗽了几声,“烟花场所,人多嘴杂,我等还是少谈这事为妙。”

      刚刚畅谈自如的蓝衣少年自知失言,忙停住话,正待重新起个话头儿来时,忽听得堂前簌簌作响,人人不禁探头望去——

      堂上并无动静,反倒是二楼长长的回廊上被婢女们不知何时放下了层层叠叠的帷帐。

      众人正心中揣测间,忽听得一阵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之声,那琵琶起声极高,简直是破空而来,带着三分呼啸的尖利,生生撕开这一派温柔乡里的懒怠之貌。

      众人从未听过如此弹法,不禁眉目一悚,俱是侧耳瞩目。

      而后这声渐渐放缓,由高入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似幽壑潜蛟,孤舟嫠妇,寥寥余烟中而不绝。

      堂中一时鸦雀无声,人人屏息凝气,待这声音缓至低沉处,似有落雁哀鸣之态,众人心中不由得也升起一股戚戚然,几欲落泪。

      终于琵琶声如潮水缓缓褪去,人群这才渐悟过来,不禁纷纷询问这琵琶声何来。

      “倒不知这琵琶声是何人所弹,似怨妇泣歌,又隐隐有股大气磅礴的沙场之势,实在难得。”青衣少年挑眉思索,极有兴致。

      “哈哈,你游学初归,自然不知。这明月楼啊,最近又来了位一等一的美人。”

      “哦?素闻明月楼招徕天下美女,如今有幸听得这一曲琵琶,便知这位女子必定来之不俗。”这青衣少年不免暗地里揣度。

      “说来也是一等趣闻轶事呢,这女子据说只是在寄居于明月楼,和楼里的姑娘可不一样。人家可是正经小姐。楼中老鸨谢三娘说她是西域绮兰国所来,名唤苏长歌,生得一双蓝眸,也不知是真是假。这明月楼得了这等女子,生意可是如火如荼。连平日里的茶水都多备了好几份!”

      那蓝衣少年说的兴起,眉飞色舞,只恨不得把这美人亲手拉来一见才好。

      青衣少年当下了然,不禁抬眼望向二楼,只见那珠帘重叠,帷幔层层,衣香鬓影之间好像的确有个怀抱琵琶的女子,身影飘忽不定,亦真亦幻。

      不少烟花浪子们心猿意马,按捺不住,几乎想要扑上去。

      “苏小姐,我等在此恭候倩影好几天了,不知今日可得花容一见?”底下的公子哥儿们也被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场景撩动的心神晃荡,有几个富家子弟更是不识好歹的起哄起来。

      “对啊,都来了这明月楼,还装什么淸倌儿呢!架子都摆了好几天了,也该出来见见人了吧!”

      “谢三娘呢,今儿我倒要看看这苏长歌是个什么模样!”

      “对啊,对啊,赶紧出来让爷几个见见!”

      人声愈沸,吵吵嚷嚷,青衣少年面带忧色不禁摇头,“这帮人未免也太放肆,明知人家不是这楼里的姑娘,却非要强人所难,不知这苏小姐如何应对。”

      旁边的蓝衣少年哈哈大笑:“兄弟,你莫不是怜香惜玉了吧!”

      谢三娘急急忙忙的从二楼赶了下来,一双凃着鲜红豆蔻的手甩起罗帕,见人便是三分笑意。

      “哎呦!众位爷,不是三娘今日不卖你们的面子。但苏小姐只是寄居于明月楼,并非我楼中的姑娘。若是诸位想要我楼里的姑娘,那是要多少有多少!哪怕你们要我楼里的头牌,那也是呼之即来!”

      带头闹事的吏部尚书家的小儿子不禁哂笑:“我倒是头一回听见这个新鲜话,进了明月楼的门还能立起个牌坊出来!说到底,不过是想捡个高枝!明人不说暗话,你就说想要什么!只要我黄家有的,一定双手奉上!”

      “对对对,跟了我们少爷,可是荣华富贵全都享尽了!”底下一帮乌合之众立马附和。

      谢三娘心中暗自呸了一声,面上却摆出三分谄媚之色:“黄公子家财万贯,跟了公子您自然是一等一的好。这样吧,既然大家盛情难却,苏小姐也早与我说了,只要按着她的规矩来,一切好说。”

      黄毅皱眉,“什么规矩?”

      谢三娘笑面如春风拂柳清:“自古声色之地都离不了‘风花雪月’四字,苏小姐乃是异域人士,初来大齐,心中疑惑,烦请诸位回去为她解一解这四字真谛。若是解得好,苏小姐定当亲自接见,奉若上宾。”

      一个浪荡公子听完不禁嬉笑不止:“三娘,我们这不就是在‘风花雪月’嘛!”

      堂中人听得一愣,随即哄堂大笑。

      黄毅面有恼露之色,“风花雪就就是风花雪月!这还如何解?!”

      全京城上上下下都知道他黄毅不精于学,这苏长歌还来这一套,这分明是瞧不起他!

      软的不行来硬的,他还怕了不成!

      正欲动手,底下一个精明的小厮儿赶紧劝住,眼扫了扫四周“爷,今儿太子厉王的人都在,要是闹起来了恐怕不好看。再说了,我们回去找人代笔一番就成,又何必要急在这一时呢。”

      黄毅环顾四周一看,果然如此,不少达官子弟都在这里,太子和厉王的人也不少,只得将满心的怒火咽下去。

      堂中一时私语不止,皆在讨论这“风花雪月”四字。

      谢三娘笑眯眯的说道:“如此大家就回去好好想一想,想好了就寄往我明月楼,苏小姐一定会认真观看。”

      “‘风花雪月’?这解得好与不好,还不是全凭这苏小姐一人定夺,谁胜谁负,不过在鼓掌之间。”青衣少年看得通透,不禁对这女子的聪慧起了几分敬佩之意。

      “那仁兄你可有兴趣解上一解?指不定就成为了这苏姑娘的座上宾了呢!”蓝衣少年笑的开怀。

      青衣少年连连摇头,“我?还是算了吧,我父亲可不许我与烟花之地有牵扯。倒是子意你可以一试,你家中管束向来宽松,对你倒是美事一桩。”

      蓝衣闻言亦是大笑:“我倒是想,这可惜胸中无文采,只怕唐突了这位苏小姐!”

      两人相视一笑,朝那堂中观望。只见衣香鬓影,杯盏重重,喧闹不止,然而任凭如何声沸,那帷幔之中的身影定定,丝毫不受干扰,仿佛立成了一尊雕塑。

      谢三娘依旧笑意嫣然,端的是八方玲玲之态。

      更多美貌的女子鱼贯而出,软言细语的抚慰着这些家财万贯权势滔天的烟花浪客们。一时之间,声势倒是平歇了不少。

      众人软了声音,又各寻欢场去了。只是还有些人不免心中纳罕,这明月楼到底是打得什么如意算盘,究竟是奇货可居,还是取个噱头?

      经此一晚,众口相传,京中人人都知道了这第一等风流之地寄居了一位擅弹琵琶,无人得窥其貌的异域女子,只有解得这“风花雪月”四字的,方能见上一见。

      一时之间,人人好奇不已,这几日各方的酒楼茶馆竟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情,明月楼也因此更加的声名大噪。

      “小姐,这江水我已经搅动起来了,水里的鱼儿也有不少蹦跶出来了。”

      此时的明月楼一间雅阁中,平常巧言欢色的谢三娘此刻却一脸的恭敬肃穆之色,低首对帘中一道人影说道。

      半晌珠帘被一双素手挑开,露出一个俏生生的小丫头脸蛋出来,小丫头欢快的拿了谢三娘手中呈上来的一叠叠纸稿,递进帘中。

      谢三娘悄悄抬起头来瞄了几眼,只见珠帘中,几缕香烟袅袅飘起,一袭素色衣裳的女子信手翻开纸稿,眉目颜色俱看不真切。

      只有那头如泼墨如挽云一样的乌发在余烟中如水一般轻轻晃动,漾起动人的光泽。

      偶尔几声咳嗽,那女子也是压低了声,像是琵琶弹到低沉处的呜咽之声,竟是别有一番楚楚风约,叫人心中蓦地一动。

      饶是谢三娘在风月场上跌打摸爬这么多年,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未见容颜,便已有三分折倒。

      谢三娘心思婉转之际,帘中女子淡淡开了口,“三娘,拿走吧,这些都不是我要钓的鱼儿,还得有些时日呢。”说罢似有浅浅笑意晕染开来。

      于是小丫头又将那叠纸稿递了出来。

      谢三娘双手接过,帘中人又低低的咳嗽了几声,谢三娘不免关切道:“小姐可还好?要不然我去请个大夫来看看?”

      “不用了,这是陈年旧疾,我来时便叫相思带了药在身上,不必再兴师动众了。”说着便站了起来。

      那名唤相思的小丫头赶紧上前搀扶着,扁了扁嘴有些不满,“小姐,要我说,你还是看看吧,这都咳嗽了多少日子了也不见好。若是门主知道你这个样子,苦的可是我呀!”

      相思不由得摆出一副苦脸。

      女子似嗔似喜,摇了摇头便起身,“你啊你,真是我的克星。罢了罢了,三娘,你去请个大夫吧!”

      谢三娘赶忙应了一声。

      两边侍女将水晶帘拉开,女子已上前来,似是香风移动,莲波轻漾。谢三娘抬头望去,一时怔住。

      堂上女子着着月白色的对襟羽纱长裙,身量纤纤,不堪一握。

      肤色格外的白,几近透明,一看便知有不足之症。容貌瑰丽非一般女子所能及,更妙的是那一双盈盈秋水一般的眼睛,透着微蓝的光泽,似有星波流转,日月穿行。

      谢三娘心跳如鼓,真恨不得腻死在这双勾人心魄的眸子里才好!怪不得门主让她好生照应,一切以这女子马首是瞻。似这等绝色女子,定是门主心尖尖上的人物呐!

      “长歌寄身于明月楼中,是福是祸难以道明,三娘可不要嫌弃才好。”苏长歌眸中流光溢彩,笑意微微如春日桃花明艳却不及眼底。

      谢三娘心内却是一惊,这莫不是在试探自己?

      忙恭恭敬敬的低头行了一礼,“苏小姐言重了,既是门主所托,小姐就是我的半个主子。不论小姐意欲为何,明月楼自当倾尽全力,襄助小姐!”

      苏长歌虚扶了一把,脸上笑意依旧不减,十分怡和的模样。

      “三娘真是太客气了,如此,长歌就先行谢过。”

      谢三娘哪敢托大,不禁胸口出了微汗,没想到这位苏小姐年纪不大,笑意盈盈,看起来与人为善的模样,怎的有这身气质?

      温婉之中寒意尽显,一双眼睛,横波流转之间,竟有隐隐的锐然之势——她禁不住悄悄的抬头一看——

      苏长歌端坐于桌前,面容娴静,桌上是一本大齐国志载录,风吹过来,一时之间书页翻腾而起,苏长歌竟也不管不顾。

      等半晌风平浪静之后,那书页已被吹得有些发皱,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无比——

      大齐四十二年秋,西北邻国大月氏举兵入侵境内,情势危急。

      大将军卫林受命,领兵远赴前线,其幼女卫洛尚未及笄,亦随父征之。

      同年冬,卫林深入西北蛮荒,击退敌军,大月氏拟求和书送至燕京。龙颜大悦,召卫林归之,卫林抗命。
      骠骑将军归京,秘禀卫林暗中收下大月氏黄金万两,里外呼应,意欲图谋不轨,并呈罪证。上震怒不已,命人率兵剿之,于长门关厮杀,一举击毙罪臣卫林。

      长门关内外,血流成河,十多万将兵,皆陈尸于此,以雪覆之,史称“长门战役”。

      ---------《大齐国志第四卷第十五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楼中美人(大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