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大学各部门纳新 ...
-
本来大学应该谈谈军训的,可是我们学校的军训也太无聊了,所以咱自动跳过啊。
大一上学期是迷茫而迷茫的,那几个月感觉人生都是灰蒙蒙的。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每天都是理论性的书本知识。除了枯燥就是无味了(老师们别打我,只是那时候太迷茫了)。而且刚开学,课程少,对大学生活也不太适应,整天缠着学长学姐就问,大学应该怎么过啊,迷茫得开始怀疑人生了。
为了摆脱这些,我选择泡图书馆,选择参加社团。
军训结束,最热闹的就是纳新了。最开始是社团纳新,参加社团是要交费的,所有社团一律统一价格15元,而且是终身制哦。不过,最无语的是所有社团交费都在同一个地方,然后长长的队伍重来没缩短过。像我这种望而生畏的人只好退缩了,我就纳闷了,交钱这种事大家都这么积极干嘛。不过遇到好心的纳新学长学姐,待遇就不一样了。比如我参加文学社时,学姐豪爽的答应帮我交费,然后我就只进了文学社。
对了,额外提醒一下,志工部(志愿者部门)是不用交费的。可怜的我当时不知道,错过了当志愿者的机会。好在很久以后学校招支教的,我又做了志愿者,这个咋们后面再提。
社团纳新完毕,紧接着是学校的各个部门,校级部门和院级部门是不一样的,学校和学院哪个大自己想,实在想不出问度娘,不过她给的答案会有点千奇百怪。
对于部门,我报了创业部和校报,校报是隶属于党支部的。然而我创业部未果,因为面试通知还没发出来的时候,我手机换号了,至于面试结果嘛,上帝忘了告诉我。所以我只进了校报。
那段时间,大多同学都在重复着一件事情,报名、面试、复试。然后欢呼、失望。
其实就算没有面试上也没有关系,后面还是有机会的。
后来过了一学期,学习部团刊差人,我就莫名其妙地被团刊内部人员拉进了团刊。
其实这时候除了校报和团刊,我还做着其他事情。微信公众号,作者,还有前面提到的支教。每天忙着各种事情,还要挤出时间泡图书馆(我计算了一下,由于我读书速度慢,上学期读了16本,下学期到我写这篇文章止读了18本,估计老师知道了我这读书量会哭着说那不是我的学生)。
以前我一直觉得生活要忙起来才充实,可是我身边的朋友们,总是对我的生活感到无语。他们总是说,你做这些有什么用呢。
不可否认,做了这么多事,我还是有收获的。每天我回寝室时,室友们依旧在玩手机,每晚我继续工作时,室友们还在玩手机。
他们可是放假都不出门的主,有的人除了我们出门的人带饭,就是喊外卖送寝室。这些我后面会单独讲,学校的生财之道。
通过这些工作,我成长了很多,也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不过越到最后,我越迷茫。除了忙,我还收获了什么。
后来我决定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多去做一些支教之类的有意义的事,或者和专业有关的事情。我联系上了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是小学,路费、生活费自理,人员由我组织,不过这条路非一时能成。
然后我决定一言不合就辞去团刊工作,不过此事尚在酝酿。